-
BBC中國總編輯:中國民眾的受害者心態(tài)
關鍵字: 里約奧運會傅園慧南海仲裁案霍頓中國體操【昨日,BBC中國總編輯凱瑞·格雷西(Carrie Gracie)女士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題為“里約奧運:中國民眾的受害者心態(tài)”。她作為一位駐華30年的BBC“資深記者”和“中國總編輯”,以“專業(yè)”視角“深度”解讀了中國人的“奧運受迫害妄想癥”,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獨具“創(chuàng)意”地聯(lián)系到南海仲裁等問題,并將“中國人不會反思”的原因歸結于“中國缺少言論自由”。】
里約奧運會賽程過半,中國的愛國者抱怨連連。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0%以上的中國人認為里約奧運會的裁判對中國有偏見
首先,很多中國觀眾認為,奧運會裁判對中國運動員不公。在所有奧運會場館使用的中國國旗都不正規(guī),上面的小五星的角度不對。
在一場比賽中,中國和美國的運動員并列銅牌,但升旗時中國國旗處于美國國旗下方。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和法國的兩名游泳選手指控中國運動員使用禁藥,并拒絕向其道歉。
中國觀眾抱怨,中國體操選手“被黑”,中國舉重選手“被黑”,中國游泳選手也“被黑”。
中國沙灘排球隊也差點“被黑”,靠選手們勇敢面對“欺負人”的瑞士隊才贏得比賽(你沒看錯,一個8百萬人口的小國欺負了一個人口14億,比自己多出175倍的國家)。
這種臆想的根源是什么呢?
在里約奧運會的第一天,中國中央電視臺在微博上發(fā)文說:“當我們的心態(tài)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懂得欣賞比賽,能坦然地為對手鼓掌,凸顯的是大國的自信和包容?!?
但愿如此。
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贏得金牌和榮耀
從表面上看,中國公眾有足夠的理由去展示“自信和包容”。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贏得許多金牌和榮耀,同時,中國的政治領袖正準備在杭州歡迎參加G20峰會的大國領導人。
但是,央視如果相信“自信和包容”應該成為奧運會的主旋律,那么它確實需要努力把這種精神傳達給觀眾。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0%以上的中國人認為里約奧運會的裁判員對中國有偏見,只有16%的人認為其他國家和中國一樣可能遭受誤判。
上周四晚,官方《中國青年報》發(fā)表評論,試圖扭轉這種大眾心態(tài)。評論指出:“縱觀現(xiàn)代奧運百年歷史,誤判的爭議此起彼伏……不僅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也都有遭遇不公裁判的時候?!币虼?,“對于誤判,不加區(qū)分地認為全都是‘別有用心’,就有點情緒化了?!?
但是,中國的官方媒體實在不應該去責怪別人,因為中國民眾的受害者心態(tài)就是它們制造出來的。
“裁決無效”
奧運會開幕前一個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作出裁決,認為中國對南海海域沒有“歷史權利”。中國官方發(fā)動輿論攻勢,公開表達憤怒。這種憤怒至今仍然影響著民眾的情緒。
“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這是南海仲裁結果發(fā)布后在微博上流傳的一張圖片
當時的主流論點是,這個國際法裁決與中國的立場不同,因此無效。仲裁庭法官要么愚蠢,要么收了對方的錢,甚至可能二者兼有。
如果中國政府可以選擇性地對待國際法裁決,那么中國民眾采用同樣原則對待體育裁判,又有什么值得驚訝的呢?
就在奧運會前,網(wǎng)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官方支持的網(wǎng)絡視頻,讓中國民眾警惕西方搞垮中國、把中國變成第二個敘利亞的巨大陰謀。
如果有外國人在里約奧運會上陰謀搞垮中國,他們真的是太失敗了。到記者發(fā)稿時為止,中國金牌總數(shù)并列第二。中國隊只在2008北京奧運時獲得過獎牌總數(shù)第一。要說里約奧運的裁判有特別針對中國的偏見,恐怕有點牽強。
誠實、熱情、自然
責怪外國裁判也有一個好處——降低中國觀眾的期望值,可以緩解中國運動員肩頭的巨大壓力。
中國奧運“粉絲”們熱衷于在社交媒體上轉發(fā)有關中國奧運選手的信息
但還是有中國運動員因表現(xiàn)不佳而含淚向國家道歉,也有運動員將獎牌獻給國家。比如舉重選手龍清泉在獲得金牌后說:“感謝祖國!這一份力量是祖國給我的。”
不過,最觸動民眾心靈的運動員卻不是這種類型。
中國游泳選手傅園慧得到銅牌就表示大喜過望,還說沒拿到銀牌“可能是我的手太短了吧”。她沒有埋怨對手玩心理戰(zhàn)術,也沒有責怪裁判針對中國的偏見。她說訓練太苦,“鬼知道我經(jīng)歷了什么”。
誠實、熱情、自然——中國真應該鼓勵更多的運動員像傅園慧一樣“做自己”。
傅園慧得到銅牌,在頒獎臺上綻放滿意的笑容
與傅園慧對比,另一位游泳選手孫楊則把自己放置在了軟實力天平的另一端。
澳大利亞選手霍頓指控孫楊服用禁藥,引發(fā)一場紛爭。中國多數(shù)人認為,霍頓的行為粗魯,而且對孫楊不公平。
我對此難以做出評判。但確實有好幾個國家的運動員和教練都對孫楊不滿,因為孫楊多次在賽前熱身訓練中與其他選手發(fā)生摩擦。
自從霍頓發(fā)表上述言論之后,官媒《環(huán)球時報》稱澳大利亞“處在各種文明的邊緣地帶”,曾是“越洋監(jiān)獄”。中國社交媒體上對霍頓的辱罵更是不堪入耳,他被說成是“毒蛇”、“種族主義者”,等等等等。
獲得金牌的澳大利亞選手霍頓(中)和獲銀牌的孫楊(右)站在領獎臺上
羊群心理?
中國的體育迷為什么會那么感情用事呢?為什么他們的意見那么統(tǒng)一,而不是有一系列不同的觀點?
應該指出,中國運動員艱苦訓練,是值得尊重的。也應該指出,中國為打擊禁藥做出了長期而艱難的努力。
但是,為什么中國很少有人愿意提及中國國家游泳隊過去服用禁藥的歷史,以及孫楊本人的不良紀錄?上周五媒體報道,中國游泳選手陳欣怡奧運會藥檢呈陽性,這也許會促使中國開始自省。
如果在禁藥問題上都不能自省,那么還有什么希望讓中國在更危險的國際爭端上反思自己的立場?
我認為,從最深層的角度講,這與中國缺少言論自由有關。在奧運話題上的從眾心理和在南海爭議上的羊群心態(tài)是相通的。
南中國海是重要的航運路線,也是附近各國居民的重要漁場
海牙仲裁結果公布后,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要求中國遵守國際法,尊重航行自由。中國對此表示憤怒。
官方的宣傳機器開足馬力,以激起民眾對相關國家的憤怒。就在上個月底,《環(huán)球時報》把澳大利亞叫成“紙貓”,并警告,如果澳大利亞“來南海蹚渾水”,就將成為“中國進行警告、敲打的合適對象”。
自那以后,澳大利亞和越南都遭受到嚴重的網(wǎng)絡攻擊,日本則抗議中國海警船和漁船船隊進入日本控制的爭議海域。
韓國因部署薩德導彈防御系統(tǒng)而受到中國的經(jīng)濟懲罰。菲律賓代表隊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出場時,中國央視解說員沉默以對,根本沒提該國的名字。
中國媒體和網(wǎng)民十分關注孫楊的表現(xiàn)
在這重重的敵對氣氛之下,不難理解中國民眾為什么會抱著那么重的受害者情結來看待一場體育盛會,為什么會處處提防對手的反華陰謀。
可能傅園慧可以用她的經(jīng)歷為依據(jù),為參加里約奧運會的中國代表隊(以及所有其他代表隊)訂立一個“三不”原則:失敗時不要輸不起;不要陷入偏執(zhí)的群體思維;不要對國際規(guī)則挑挑揀揀。中國加油!
- 原標題:里約奧運:中國民眾的受害者心態(tài)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周順子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6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