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情加劇,臺“經濟部長”:生產生活用水能撐到5月
-
李煥宇力量與榮耀
最后更新: 2021-03-09 10:56:58【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
2021年已過去了2個月,可一場讓汽車巨頭們被迫停產的全球“缺芯”危機卻仍未見好轉,雪上加霜的是,部分重要的芯片產地又接連發(fā)生了天災。
繼美國暴雪和日本地震之后,臺灣島的旱情正日趨嚴峻,供應臺灣三大科學園區(qū)的許多水庫均處于低蓄水量,全球晶圓代工巨頭臺積電已在2月23日宣布將啟用水車來協助滿足代工廠的用水需求,世界先進和聯華電子同樣簽署了水車供水合同。
彭博社3月8日報道稱,作為全球晶圓產能最高的地區(qū),臺灣當局已受到來自美、日、歐等汽車大國的多方壓力,要求確保芯片的穩(wěn)定供應。臺“經濟部長”王美花出面表示,預計在5月底季風到來前臺灣都有足夠的水供生產生活使用。
她補充說,到目前為止,干旱并沒有對臺積電和其他公司造成影響。
王美花 臺媒圖
目前,一場56年來最嚴重的干旱正席卷臺灣,讓晶圓廠等吃水大戶面臨停產風險。臺“經濟部”水利署3月9日的數據顯示,供應臺灣三大科學園區(qū)的許多水庫正處于低蓄水量,這當中供應新竹科學園區(qū)的寶山與寶山第二水庫蓄水量百分比僅20.4%與12.13%,供應中部科學園區(qū)的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蓄水量百分比分別為15.3%與9.94%,而供應南部科學園區(qū)的曾文水庫蓄水量百分比僅剩15.23%。
臺灣個水庫蓄水狀況 圖表來源:用數據看臺灣網
臺“聯合報”報道稱,為不耽誤生產,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在內的臺灣半導體大廠已從2月23日起先后宣布啟動水車供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臺積電在回復彭博社的郵件中確認,公司已經開始削減用水量。
這場干旱來的很不是時候。據彭博社報道,目前由于全球深陷“缺芯”危機,通用、大眾等世界知名的汽車巨頭不得不停產來等待芯片到貨,預計虧損將達到數十億美元??稍诹硪贿?,包括臺積電在內的各路代工廠也已接近滿負荷運轉,好滿足新冠疫情爆發(fā)后猛增的芯片需求。
看到自家車廠因為缺芯被迫停工閑置,美、日、歐等汽車大國已官方出面敦促臺當局盡其所能確保芯片的穩(wěn)定供應。
臺科技廠商應對水情吃緊的策略 圖表來源:聯合報
3月7日,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表示將竭盡全力,確保供水。
據臺“中央社”同日報道,臺科技廠商主動向當局提出鑿井取水,“經濟部長”王美花稱,科學園區(qū)或工業(yè)區(qū)可鑿井取水。她還表示,臺灣芯片制造商已經開足馬力生產,以滿足全球需求。
臺灣水利局副局長王一峰還表示,最近當局采取的保護措施,包括休耕部分農田,已經幫助節(jié)約了7.01億噸水,這將確保臺灣在5月底之前有足夠的水,還能多一個月的緩沖期。王局長稱,臺灣每年用水量約為160億至170億噸。其中約70%的流向了農業(yè),工業(yè)用水僅占20%,其余部分則用于住宅和商業(yè)。
荒唐的是,為了保水,臺“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竟然在7日與大甲鎮(zhèn)瀾宮合辦祈雨法會,令前“外交官”介文汲高呼“回到民國前”。
臺中市長盧秀燕(前排左七)昨率市府五位局長,全程參加鎮(zhèn)瀾宮祈雨法會 臺媒圖
據臺“聯合報”報道,臺灣缺水其實早有信號。臺每年的《工業(yè)總會白皮書》都會提醒臺灣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卻未徹底改善,直到今年因為旱情再度引爆。
其實從自然條件來看,臺灣地處季風帶降雨充沛,但是,由于降水時間分布不均,再加上地形陡峻,水資源不易蓄存利用,以及人口稠密的因素,臺灣每人每年能分配的降雨量為4000噸,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
而在去年,臺灣一整年都沒有臺風登陸,直接導致全年的降水量只有前一年的一半。臺經濟部水利署表示,臺灣是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qū)中排名第18的缺水地,嚴峻程度堪比撒哈拉沙漠國家。
臺白河水庫(上)、寶山水庫(下)已經見底 臺媒圖
另一方面,臺灣的半導體、面板等主力產業(yè)都是吃水大戶,尤其是半導體制造需要使用的超純水,要用到數倍量的自來水。據臺積電《2019年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統計,該公司在三大科學園區(qū)的用水量,竹科廠區(qū)每日達使用量達5.7萬噸,占竹科每日使用量近15萬噸超過三分之一,中科廠區(qū)每日用水量約共為4.9萬噸,南科廠區(qū)每日用水量達5萬噸,以現在正大量產出5納米制程推算,用水量更高,可能達南科園區(qū)用水量17萬噸的一半。
目前,臺積電全臺廠區(qū)日用水量達15.89萬噸,若全以水車載水,每天要達近8000車次。
盡管臺灣各大廠已面臨缺水的風險,不過業(yè)界仍表示樂觀。摩根大通亞洲科技、媒體和電信研究聯席主管哈里蘭(Gokul Hariharan)表示,目前的水資源短缺尚未對臺灣半導體行業(yè)的生產產生任何重大影響,今年第二季度左右出現的水資源短缺是一種常見現象,因為這與企業(yè)增加芯片生產的時間相吻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李煥宇 
-
大公司早報 | 騰訊為售賣steam離線版游戲道歉 中信國安財務造假被罰
2021-03-09 09:27 大公司 -
“光進銅退”的背后,我國光纖用戶93%的滲透率只是開始
2021-03-08 19:37 F5G進行時 -
華為發(fā)布F5G超級站點,打造數字世界高速入口
2021-03-08 17:25 大公司 -
新一代“秦直道”,如何撬動萬億數字經濟?
2021-03-08 17:25 F5G進行時 -
BOSS直聘:城鎮(zhèn)就業(yè)女性平均薪酬6847元,比男性少四分之一
2021-03-08 16:09 商業(yè) -
京東科技回應或放棄科創(chuàng)板上市:不予置評
2021-03-08 13:52 大公司 -
大公司早報 | 知乎啟動赴美上市 蘋果將停售iMac Pro
2021-03-08 09:00 大公司 -
攜程CEO孫潔:確保為所有員工提供平等的發(fā)展機會
2021-03-08 07:16 大公司 -
招商積余:許永軍辭任全部職務,聶黎明接任董事長
2021-03-06 18:10 -
證監(jiān)會等4部門:進一步規(guī)范人民法院凍結上市公司質押股票工作
2021-03-06 13:19 金融圈 -
鄉(xiāng)村振興|搭電商快車,高郵農戶年銷百萬枚鴨蛋
2021-03-06 10:08 商業(yè) -
海關總署暫停1家美企進口申報:凍雞爪外包裝陽性
2021-03-06 09: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離開弘陽后,蔣達強出任平安不動產總經理
2021-03-05 23:05 中國房市 -
新力服務遞表港交所,近九成物管收入來自江西
2021-03-05 22:13 -
2021兩會 | 許榮茂:讓國寶回家 構建推動海外文物回流
2021-03-05 19:44 2021兩會 -
12.73億收購億達服務,龍湖智慧服務版圖再擴張
2021-03-05 19:02 中國房市 -
“售后包租”麻煩不斷,寶龍商業(yè)要成就怎樣的“長三角前三”?
2021-03-05 18:47 中國房市 -
2021兩會 | 林騰蛟:發(fā)展高質量民辦教育 助力現代化強國建設
2021-03-05 18:47 2021兩會 -
跟誰學去年營收71億,超八成用于營銷推廣
2021-03-05 16:04 大公司 -
蘇寧“放棄”天天快遞:轉型還是關閉?
2021-03-05 15:12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