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停車”產業(yè)生態(tài)閉環(huán):緩解停車難的一劑良方
工作日上下班、周末外出游玩,你有沒有經常為愛車找個合適的庇護所糟心過?緊張而狹小的車位、復雜彎曲的停車路徑、以及不按規(guī)定線位停車的“害群之馬”……自打汽車成為大眾化消費品,停車難就成為了影響廣大車主的最大痛點之一。
而在中國這一問題更為突出,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大的汽車保有量和最復雜的道路交通情況,無論居民小區(qū)還是公共場所,幾乎沒有車主不曾被尷尬的停車問題困擾過。
8000萬市場缺口,何以為補?
停車問題的內因在于車位建設跟不上汽車發(fā)展速度,外因在于停車規(guī)劃、停車支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停車流程,加劇了停車難現狀。
從車位建設上來說,國家發(fā)改委公布數據顯示,全國停車位缺口高達8000萬,目前中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場的停車位平均比例僅為1:0.8,中小城市僅為1:0.5,而發(fā)達國家為1:1.3。車位資源嚴重不足,使開車出門通勤時間中有相當一部分被找車位所浪費。
于此同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配套的停車設施,如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小區(qū)等也越建越大,尋車難問題逐步凸顯。那些缺乏合理規(guī)劃的停車場,單純擴大面積不僅無助于緩解停車困境,反而因停車場內部結構復雜,使得找車如同大海撈針。
在支付環(huán)節(jié),有大量車主表示,許多停車場的二維碼收費存在強行下載APP、繳費程序繁瑣復雜、無法開具發(fā)票、信號不好影響提交速度等問題,由此造成無效排隊過閘,延長支付時間。
不論是找位難、尋車難,還是支付難,這些都是停車場建設不夠智能化而產生的系列問題。然而在現實中,這種場端的缺智能化也對車端的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化程度不高的車輛將加劇停車難,如大量面積狹小的非標準車位,以及不合理設計的車位,對泊車技術有了更高要求。
現實痛點之下,是用戶對于解決方案提出的迫切心態(tài),根據JD.POWER中國消費者自動駕駛信心指數調查發(fā)現,停車場景(即自動泊車)是消費者期待最先實現無人駕駛技術落地的場景?;诖?,從車端智能、場端智能發(fā)力的智慧停車成為玩家的新構想。
打通端口的“智慧停車”,泊車場景的新式構想
據預測,到2025年,智慧停車場滲透率(即新建智慧停車場數量占新建停車場比例)將達96%,覆蓋率(即智慧停車場數量占總停車場數量比例)將提高至99%。偌大的市場空間,玩家該如何布局?
思考之下,呈現出三大類:首先是車企本身,主要借助APA掛擋泊車,RPA遙控泊車,從車的角度解決泊車技術難題;其次是部分停車場服務商,通過藍牙物聯(lián)網技術對停車場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車位的空忙閑智能管理和自動化停車費結算;第三類則寄希望于車場協(xié)同,以互聯(lián)網科技公司作為等智能泊車技術方案提供商代表,主要為合作伙伴提供AVP無人泊車,路測泊車,高位視頻泊車等技術解決方案。
然而,盡管新賽道上的玩家眾多、各具路數,但都有一個核心問題:單一維度。用戶從進入停車場到最后取車離開這一整體過程的智能化體驗,并非單純依靠車端智能或者場端智能即可實現。二者之間必須打通,以數據互通實現功能轉化,最終形成體驗閉環(huán)。這既是解決停車難問題的核心所在,也為智慧停車打開新的想象。
多維度協(xié)同,智能駕駛的新賽道
生態(tài)閉環(huán)的關鍵,在于整體的智能化體驗,涉及車、場、用戶三方的多維度協(xié)同,即智能汽車、智慧停車場和移動支付。只有當智能的車進入智能的場時,才能真正實現智慧停車。顯然,這非單一車企、停車場運營商或技術公司能夠包攬。
在三方協(xié)同中,智能汽車堪稱智慧停車體驗閉環(huán)的核心,技術難度最大、壁壘最高,同時,智能汽車上承用戶、下接場地,處于閉環(huán)的中心位置,智能汽車無法撐起體驗,則整個智慧停車的閉環(huán)將無從談起??梢?,只有車企能在車、場、用戶三方中主導生態(tài)建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汽車智能化技術更是行業(yè)發(fā)展的基石與企業(yè)的壁壘。
同時,移動端的快速迭代,直接促成智慧停車發(fā)揮實效。功能層,移動端的雙向連接能夠在不影響車端與場端智能化的前提下最大化發(fā)揮兩端智能優(yōu)勢;用戶層與品牌層,目前大部分用戶仍保持使用手機的習慣,APP的加入既符合用戶使用習慣,而且借助手機這一載體能夠提高APP出現頻率,進而深化品牌印象。
以移動端為紐帶、以端口打通為路徑,以一體化停車體驗為目標,以停車生態(tài)閉環(huán)為呈現結果,一幅新興產業(yè)藍圖躍然紙上。當下,AVP自主泊車更與物聯(lián)網技術相整合,打通車端智能、場端智能、移動端智能及相關大數據,進一步使構建泊車生態(tài)閉環(huán)成為可能。
目前,國內擁有多年技術儲備的車企和供應商嗅到了智慧停車業(yè)務的前景,正在躍躍欲試大展宏圖。就在8月初,威馬汽車通過APP正式上線智慧停車服務,最早在9月,用戶即可在試點城市先期開放預約體驗功能;未來的設想是實現自動駕駛、物聯(lián)網IoT、室內高精導航等技術的互聯(lián),打通車端、場端、移動端,實現真正的“無感泊車”。
智慧停車,大有可為
智能化、自動化早已是汽車行業(yè)公認的發(fā)展趨勢。但如何將技術實車落地,以及以何種方式落地,車企們有著不同的思考與理解。一些車企選擇相對動態(tài)的落地路徑,即在相對封閉的高速路況下領航輔助駕駛,進而推進至城市區(qū)域的巡航駕駛;不過就市場反饋來看,巡航輔助駕駛能力作為一項附加價值,并未成為用戶購車的首選因素之一。
相較之下,相對靜態(tài)的無人泊車更加貼近用戶的日常使用場景,為用戶接觸并認可智能汽車服務的首選。而在威馬等行業(yè)先驅的引領下,未來智慧停車功能有望愈發(fā)完善,除停車場內自主泊車、反向尋車和離場無感支付外,還能為用戶提供出發(fā)前目的地停車詳情,以及出行路線智能規(guī)劃與導航,加之離場時的無感支付,完整的泊車生態(tài)體驗閉環(huán)將更好地推動智慧停車產業(yè)前行。
更重要的是,智慧停車也將積極促進智能汽車朝著精深化方向發(fā)展。智慧停車并非單一維度的技術落地,而是聚焦于泊車場景下的技術整合,其涉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支付、IoT、5G等技術。智慧停車生態(tài)閉環(huán)的成型,將大幅度提升智能汽車的用戶體驗,加速智能汽車的普及。
回歸到社會層,智慧停車將城市停車資源拉通,有利于實現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yōu)化,從而有效緩解停車難這一社會難題。同時,也為國內整體的交通整治管理掃除了一大障礙。而無人泊車與智慧停車的發(fā)展,也促進了智能汽車在動態(tài)與靜態(tài)交通的有機結合中不斷進行技術迭代,為汽車產業(yè)的“新四化”變革不斷加速超車。
作為朝陽產業(yè),相信智慧停車將大有可為。
- 責任編輯: 徐喆 
-
聯(lián)動《原神》,一加手機發(fā)布Ace Pro系列
2022-08-10 10:46 產業(yè)萬象 -
花式還債一年,富力難逃違約宿命
2022-08-08 21:14 中國房市 -
AMC巨頭紓困房企,地產行業(yè)解救思路轉向
2022-08-08 21:13 中國房市 -
美的集團諧波減速機項目獲“國際領先”科技鑒定
2022-08-07 21:03 產業(yè)萬象 -
奧美醫(yī)療43名員工中毒入院,專家稱系長期多次吸入所致
2022-08-05 20:58 觀網財經-健康 -
德州扒雞IPO,被時代拋棄的老字號還能有新故事嗎?
2022-08-05 20:58 觀網財經-消費 -
深圳拍地,華潤“獨秀”
2022-08-04 20:04 中國房市 -
周黑鴨上半年凈利降超90%,鹵味能不能定位高端?
2022-08-04 20:03 觀網財經-消費 -
第十六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在揚州成功召開
2022-08-04 18:21 -
生鮮故事如何續(xù)?盒馬選擇回歸零售
2022-08-03 16:54 -
房企美元債償債新高峰到來,央國企優(yōu)勢顯現
2022-08-02 21:50 中國房市 -
年內拿地180億,華發(fā)股份擴張背后維權不斷
2022-08-02 20:41 中國房市 -
趣睡科技今日申購,撕掉“小米”標簽后如何拯救業(yè)績?
2022-08-02 17:00 中國房市 -
小康更名賽力斯,張興海:傳統(tǒng)合資造車已過時,BBA來都不干
2022-08-02 11:50 觀網財經-汽車 -
靠漲價提業(yè)績的涪陵榨菜,又陷食品安全風波
2022-08-01 22:22 觀網財經-消費 -
這家20強房企官宣已無交叉違約風險!
2022-08-01 14:13 -
肝帝董佳寧:一流企業(yè)做標準,為什么這么說?
2022-08-01 12:07 -
美寶蓮進入中國27年后敗退,新國貨從線上進軍線下
2022-07-29 23:26 觀網財經-消費 -
恒大:全力促進境外債務重組,希望2022年內公布具體方案
2022-07-29 23:04 中國房市 -
IDC: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下滑超14%
2022-07-29 21:44 產業(yè)萬象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