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 :CIA還在學中文階段,我們免費奉送一節(jié)課
最后更新: 2021-12-08 12:28:22美國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戰(zhàn)爭的定位是反恐、世俗化、共和化、民主化,但巴拉維妻子德芬·貝拉克(記者,常駐伊斯坦布爾)從阿拉伯文翻譯為土耳其文的書中,最著名的是《奧薩馬·本·拉登:東方的切·格瓦拉》,突出顯示了認知上的南轅北轍。
三重間諜哈馬姆·巴拉維。來源:alchetron
優(yōu)秀的間諜來自人心所向,威脅利誘是不行的。劍橋五人幫、潘科夫斯基都不是為了利而投身對方的。美國在反恐戰(zhàn)爭中,始終沒有贏得人心,始終沒有理解為什么贏不了人心,或者在裝不理解。美國正在中國犯同樣的錯誤。
另一個問題是CIA人員的業(yè)余化,這其實是美國職業(yè)軍官、職業(yè)情報官的通病。美國軍官有輪崗制度,從少尉到將軍只有22年時間,過時未獲晉升的話,就必須退役。這22年里,必須在指揮、參謀、人事、后勤、政府、教學、科研的各級層面都有足夠的經驗,所以每個人都在十分不同的崗位之間跳來跳去,每個崗位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三四年的長期崗位經常要到晉升將軍后才有可能。其結果是中下級軍官的業(yè)余化,經驗成為無源之水,在決策和行動中,要么照搬教條,要么拍腦袋、憑感覺。
情報官也是一樣。軍官好歹還是軍校或者ROTC畢業(yè),CIA人員就不一定了,什么資質都有。比如在查普曼兵營喪生的人中,基地負責人詹妮弗·馬修斯是情報分析官,對秘密行動沒有經驗,不搜身的決定就是她做的,想以此換取信任。巴拉維的上線戴倫·勒邦特是CIA安曼站的,跟著巴拉維部署到阿富汗。他高中畢業(yè)后參軍,加入游騎兵,退役后在伊利諾斯當縣警察,然后加入美國司法部下屬、為聯邦法院和聯邦監(jiān)獄干活的聯邦警察(US Marshals),然后在紐約FBI干了一段反犯罪集團,2006年加入CIA,2009年喪生的時候才35歲,每個崗位上都是蜻蜓點水,談得上多少情報專業(yè)的經驗?同時喪生的伊麗莎白·漢森是學經濟的出身,2005年才加入CIA。
大名鼎鼎的愛德華·斯諾登也是高中畢業(yè),盡管他是NSA的,不是CIA的。
愛德華·斯諾登。來源:Wikipedia
實際上,多諾萬也是半路出家的。他在組建OSS之前,有秘密外交的經驗,但沒有情報活動的經驗,有可能他的情報活動知識也是在BSC集訓最初OSS人員的時候獲得的。
高強度短訓是可以迅速掌握射擊、密碼、格斗、跟蹤等技巧的,但情報局最重要的任務是從收集的情報中提取對決策有用的依據,這只有深刻理解對象才能做到,業(yè)余化是不行的。
反恐是美國從“歷史的終結”跌落到充滿挫敗感的二十年。還在反恐的中后期,美國已經吃驚地發(fā)現,中國已經崛起到不認識了。在某種程度上,反恐的匆匆結束是中國崛起后的被迫之舉,再猶疑不決就為時太晚了。美國情報事業(yè)在沮喪和驚訝中匆忙進入“中國情報局”時代。
情報界"轉向中國"
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崛起對美國是比珍珠港更大的震動,而且更動搖美國國本。盡管中國對世界開放,美國的情報赤字困境極大地加深了。
伊斯蘭世界畢竟經濟和科技水平較低,對美國的威脅不超過恐怖襲擊。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問題。不僅中國文明博大精深,中國已經成為制造業(yè)方面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世界的供應鏈可謂條條大路通中國,中國經濟實質性地全面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并不遙遠。中國的科技水平也在迅速趕超。還有很多關鍵的短板,但也有引人注目的超越,如高超音速、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冠疫期中國生物醫(yī)藥科技也顯示了強勁實力。
美國對中國科技的實力和后勁開始認識。中國在貿易戰(zhàn)中出乎意料地堅決抵抗,在亂港問題上出乎意料地重拳打擊,在科技突破中出乎意料地突飛猛進,在臺獨切香腸時出乎意料地反切香腸,都使得美國決策層和民眾大感震驚。這極大地加深了美國的情報焦慮,因為情報的最基本任務就是把出乎意料變得少少的,把意料之中變得多多的。
但美國對華情報在情報收集、情報分析、秘密行動方面都很失敗。情報收集收集包括秘密情報、公開情報、技術情報。
CIA在針對中國行動中損失4名特工 。來源:大河報網
秘密情報最神秘,也最抓眼球。這主要是人力情報。既然牽涉到人,美國就有天然的困難,時代則增加了人為的困難。
美國間諜滲入俄羅斯,在相貌上相對容易,美國也有很多東歐和俄羅斯血統(tǒng)的人。但除了華裔,美國間諜要滲入中國就不容易了,走到哪里都混不過去。即使是愿意為美國效勞的華裔,也只有相貌上能混過去,語言關還是難過。
在語言上,中文與英文截然不同。中國中小學都得學英語,很多家長還花重金把孩子送到有外教的英語班。但美國學生學中文的就很少,能學到聽不出口音的更是鳳毛麟角,即使華人子女都不易做到,第二代還有希望,第三代就基本上面臨和白人學生一樣的挑戰(zhàn)了。
“KSWL,YYDS……”看懵老外
優(yōu)秀的間諜最需要的是人心。劍橋五人幫是在30年代投靠蘇聯的,這也是社會主義思潮在歐洲盛行的時候。英國知識階層甚至貴族階層里本來就有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情節(jié),具有濟世情節(jié)的上層青年知識分子容易在政治上激進,這是劍橋五人的社會土壤。潘科夫斯基的父親是白衛(wèi)軍軍官,死在十月革命后與新生蘇維埃的戰(zhàn)斗中。斯大林的大清洗對蘇聯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赫魯曉夫的全面否定則極大地擾亂了蘇聯人民的思想。在思想混亂年代,出間諜并不奇怪。中國也有過劉連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德國對華態(tài)度,又軟了?
2021-12-08 11:36 德意志 -
澳方宣布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中使館: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2021-12-08 11:03 中國外交 -
阿聯酋:明年起,一周工作4.5天
2021-12-08 10:45 -
-
美國安顧問揚言:采取一切行動確保永不發(fā)生“武統(tǒng)”
2021-12-08 09:38 臺灣 -
立陶宛輸華商品,闖過一關又遇一關?
2021-12-08 09:31 -
視頻2小時!拜登威脅制裁,普京:北約需承諾不東擴
2021-12-08 09:29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確診13.2萬例、死亡1868例
2021-12-08 09: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派對后,西班牙70多名醫(yī)護人員陽性
2021-12-08 09: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卡舒吉案嫌疑人在法國機場被捕,沙特:你們抓錯了
2021-12-08 08:55 疑案追蹤 -
駐英使館:美國舉辦“民主峰會”不過是“內病外治”
2021-12-08 08:13 -
中使館:背負巨量“民主赤字”的國家有何資格充當“民主判官”?
2021-12-08 07:10 美國政治 -
拜登普京舉行視頻會晤:不應忘記二戰(zhàn)時的犧牲
2021-12-08 06:57 -
我赴剛果(金)維和醫(yī)療分隊利用人工智能系統(tǒng)快速有效診斷瘧疾
2021-12-08 06:56 非洲之窗 -
“美國維持烏克蘭緊張局勢只會強化中俄戰(zhàn)略協作”
2021-12-07 23:33 觀察者頭條 -
真鐵桿?美議員辭職給特朗普新公司當CEO
2021-12-07 23:00 美國一夢 -
滾滾:聽說灣灣要拿穿山甲和我pk?
2021-12-07 21:39 -
“自殺膠囊”瑞士過審引爭議:30秒即可平靜死亡
2021-12-07 20:52 -
賊喊捉賊?微軟聲稱中國黑客竊取美國等29個國家信息
2021-12-07 20:16 中美關系 -
俄印武器交易將放棄使用美元結算
2021-12-07 18:30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