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wèi)·布萊特:廢奴150周年,巴爾的摩如此慶祝
關鍵字: 巴爾的摩騷亂美國黑人騷亂美國內戰(zhàn)奧巴馬馬丁·路德·金羅莎·帕克斯林肯《解放黑奴宣言》《我有一個夢想》以純粹的人類損失來計,內戰(zhàn)中北方與南方、黑人與白人的死亡人數織就了一幅厚重的柩衣,世世代代纏裹著美國社會與文化。在一份沿用了一個半世紀的官方統(tǒng)計表里,內戰(zhàn)死亡人數大約是62萬;而在近期一些惹人注目的研究報告上,內戰(zhàn)中死去的戰(zhàn)士可能有75萬那么多,其中大部分是染疾而亡。大約有120萬人負傷,包括3-4萬來自北方的被截肢者(在南方并不能找出相應的數量),而直到19世紀晚期,這個幸存的群體還在生命線與貧困線上掙扎。并沒有一個關于平民死亡人數的合理統(tǒng)計,也沒有數據表明有多少黑人奴隸在爭取解放時丟掉了性命。如今的研究顯示,在當時投奔北方軍隊控制下的“違禁品營地”(觀察者網注:內戰(zhàn)時稱那些從南方奴隸主手里逃脫的奴隸作戰(zhàn)爭違禁品,這些人住在北方軍營地附近,為軍隊干活,并接受軍隊的資助和教育)的奴隸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死在了路途上。單單從軍隊的人均死亡數出發(fā),如果內戰(zhàn)發(fā)生在當今的美國,有著10倍于當時的人口基數,那么犧牲的將士人數就會是750萬。大多數美國人會覺得這個數字難以置信,但19世紀60年代時,他們的先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種情形。每當美國人試圖去了解什么是巨大的損失與痛苦時,比如說,世界大戰(zhàn),大蕭條,9·11,他們就回溯到內戰(zhàn)年代。
也有無數戰(zhàn)士存活下來,他們在南方與北方組織起大型的退伍軍人團體。盡管在公眾眼里,退伍軍人是愛國精神、傳統(tǒng)價值和正直的化身,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樣要承受戰(zhàn)爭瘡疤帶來的劇痛。有一些退伍軍人醫(yī)院和“退伍軍人之家”這樣的組織,卻根本沒有對外開放;同樣的,現今眾所周知的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群在當時也罕有人知。內戰(zhàn)結束后,酗酒、失業(yè)、精神失常和自殺是退伍軍人不得不承受的慢性折磨,直到近幾年,這些問題才進入學者的視野。對許多幸存的老兵來說,內戰(zhàn)的痛楚實實在在是“無止盡”的。
林肯與《解放黑奴宣言》
1865年到1877年是內戰(zhàn)后的重建年代。林肯在戰(zhàn)爭結束前就制定了一個重建計劃,其中提到了黑人選舉權。因為極度憂懼戰(zhàn)爭會復發(fā),林肯對南方諸州極盡寬容,這就引起了“激進分子”的強烈反對。這些黨內外的“激進分子”對如何重建美國有著不同的構想,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他們認為應當給予黑人更多的政治權利。
重建年代同樣留下了一筆血腥的遺產。1866年,孟菲斯市(觀察者網注:在美國田納西州)和新奧爾良市發(fā)生了對黑人的大屠殺,許多自由黑人聚居的社區(qū)被毀。反革命的浪潮漸漸高漲,尤其是在1868-1871年和1875-1877年這兩個時期,恐怖組織三K黨和其仿效者開始進行“復仇”。從本質上看,所有的暴力都源自對種族平等、權利、土地以及自由的不同看法。這些心懷憤恨的南方人對黑人和共和黨人痛下毒手,因為他們輸掉了戰(zhàn)爭,失去了“種族秩序”,感到自己受著政治上的迫害,——黑人實際上就成為了“替罪羊”。重建時期屠殺黑人的事例舉不勝舉,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南方的土地上,內戰(zhàn)并未結束。
在無數美國詩人和歷史學家筆下,內戰(zhàn)是一個懷舊的主題,以某種感傷的筆觸維系著家庭與民族的歷史。但對美國的黑人群體來說,內戰(zhàn)的意義在于公民權,在于自由,但在內戰(zhàn)結束100年后,他們發(fā)現父輩的遺志并未完成。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提醒人們記住,內戰(zhàn)有其沉重意義,內戰(zhàn)尚未結束:
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這項重要法令的頒布,對于千百萬灼烤于非正義殘焰中的黑奴,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100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
馬丁·路德·金
又是50年過去,美國社會又起了許多變化:教育、法律、種族關系,等等。但美國社會實際上仍處于一種無休無盡的循環(huán)往復狀態(tài)。巴拉克·奧巴馬的當選似乎是一頁新的篇章,但別忘了,美國社會中仍有那么一群重要人物,他們對這位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黑人總統(tǒng)心懷怨恨,也根本無法忍受一個黑人家庭住在白宮這一事實。
如同坐在浪尖,美國社會在許許多多問題上的態(tài)度隨著潮漲潮落,變化無常。他們一時支持種族平等,支持黑人總統(tǒng)的當選,支持移民擁有合法權利,支持宗教寬容,支持人生而平等,支持生育自由,支持男女平等享有公民權……一時又全部推翻,似乎平等與自由從來不曾存在過。簡而言之,時至今日,美國人還未能領會到內戰(zhàn)的意義,未能知曉什么是真正的社會平等。
歷史有時會放慢腳步,看起來似乎同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而當我們開始遺忘時,總會發(fā)生某些巨大的危機,迫使我們注目過往。——歷史此時又加速前行,超出了人類的理解。你無法在某個事件發(fā)生之前,就從茫茫歷史中尋出那個關鍵點,而要理解這段歷史,耗費的也許不止是一代人的精力。死于猶太人大屠殺的偉大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觀察者網注:布洛赫是法國年鑒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代表作《封建社會》)說,對歷史的無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們對當代的誤解;但如果對自己所處的時代一無所知,那么就算費勁心力去親近歷史,也是徒然。內戰(zhàn)結束了,歷史卻仍在重演。對美國社會來說,“眾人面前人人平等”,依舊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命題。
巴爾的摩的黑人抗議者
(原文載《大西洋月刊》,觀察者網劉旭爽編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劉旭爽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146“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78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4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61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