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額爾瑾:清末一場鼠疫,讓東北人民付出沉重代價
最后更新: 2019-11-16 11:29:55導讀11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qū)網(wǎng)站發(fā)布公告,稱當天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jīng)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疫情的控制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guān)注。 作為需要嚴格控制的甲類傳染病,鼠疫的傳播與控制往往與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相關(guān)聯(lián)。一百多年前我國東北地區(qū)突遭鼠疫肆虐,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是如何在日俄包夾的縫隙中,完成這場自救運動的?【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額爾瑾】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中國爆發(fā)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鼠疫,先后波及了69個縣市,死亡人數(shù)達六萬多人。疫情僅發(fā)生一個多月,吉林、黑龍江就有近二萬人死亡。并且繼續(xù)擴散,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阻,放眼望去,尸橫遍野,景象慘不忍睹。
1910年夏,俄國境內(nèi)西伯利亞由于旱獺傳染發(fā)生鼠疫,中國男子張萬壽恰值此時到鼠疫源地招募華工,10月初數(shù)名華工突然死亡,俄方驅(qū)逐染疫中國華工,使鼠疫由俄國傳入中國境內(nèi)。
據(jù)《東三省疫事報告》記載, “俄人知該病之可恐,遂將該棚華工一律逐出。滿洲里與達烏里亞間傳染之媒介,實即被逐之華工,遂釀成此三省最慘最烈之疫癥!”兩名被逐華工來到滿洲里市,1910年10月25~26日,出現(xiàn)疫狀,相繼死亡?
之后疫情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不僅橫掃東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患病較重者,往往全家斃命,參與防治的員役兵警也相繼死亡,一時間從城市到鄉(xiāng)村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
東北鼠疫不僅造成了當?shù)鼐用竦拇罅克劳?,而且還帶來了生存壓力及經(jīng)濟生活的全面恐慌,特別由于交通斷絕而影響了城鎮(zhèn)人民的正常生活。鼠疫出現(xiàn)后,清政府下令各處嚴防。
1911年1月,清政府召集北京所有醫(yī)生在協(xié)和醫(yī)學堂召開抗擊鼠疫大會,商討相關(guān)事宜,并指定協(xié)和醫(yī)學堂為鼠疫防治中心。
運尸隊在搬運鼠疫死亡者的尸體(1911年)
為了控制和消滅這次鼠疫,東北三省治疫事務民政司詳訂章程,分飭各省內(nèi)外所屬州縣迅速成立防疫會,負責本地區(qū)防疫救治等事務。各省官府成立了以醫(yī)官為首的衛(wèi)生警察,負責監(jiān)督清掃城市衛(wèi)生和捕鼠;他們身穿特制的防疫服,深入到街巷,挨戶訪問,把病人搬進臨時設(shè)立的隔離室,對染疫者或有嫌疑的人采取了有效的隔離、消毒等防疫措施,對病人住處采取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
早在1910年夏末,沙俄西伯利亞地區(qū)的斯列堅克斯與遠東地區(qū)的尼克拉耶夫斯克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鼠疫流行的趨勢。
這年10月12日,俄方證實了滿洲里的首個鼠疫感染病例,至一個月后又發(fā)現(xiàn)了158例患者與72具死者的遺體。為了進一步控制病疫的蔓延,沙俄方面在該地實行了隔離制度,有大約3000人被轉(zhuǎn)移至鐵路線上的車廂內(nèi)進行隔離觀察。此舉收到了極佳的效果,至11月28日已基本遏制了鼠疫在當?shù)氐牧餍汹厔荨?
盡管如此,但沙俄政府驅(qū)趕大批華工出境的做法,還有日本方面的種種推阻之舉,最終導致了鼠疫病菌攜帶者大量流動,疫情迅速在中東鐵路、南滿鐵路沿線散播的嚴重后果。
一時間,長春廳、奉天、大連、天津、北京、濟南等鐵路、陸路、海路交匯之地均遭受到了鼠疫病菌的侵襲。此時數(shù)千公里的民眾命懸于一線,如何控止疫情成為了考量此刻已風雨飄搖的清政府的一道“生死命題”。
危急之際,曾在哈爾濱擔任吉林濱江道臺與吉林鐵路交涉局總辦、時為外務部右丞相的施肇基,上書指陳防控疫疾的重要性,力薦三十一歲的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副監(jiān)督伍連德?lián)摲揽厥笠叩闹厝巍?
伍連德,字星聯(lián),祖籍中國廣東臺山,出生于馬來西亞檳榔嶼。1896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維多利亞女皇獎學金,成為繼林文慶之后第二位獲女皇獎學金的華人,旋赴劍橋大學學習,是首位獲得劍橋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1905年,伍連德與“纖細、柔弱,異常美麗且有著文學天才的”黃淑瓊結(jié)婚,與林文慶、吳蔚然成為連襟。黃淑瓊是中國首位在西方出版英文書籍的中國女士,她倡導和支持伍連德回中國建功立業(yè),1907年,伍連德應清政府特別聘請,出任天津陸軍醫(yī)學堂副校長職。
青年時期的伍連德
施肇基的建議很快得到了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那桐等人的有力支持,并終為清政府所采納批準。1910年12月23日,經(jīng)過休整后的伍連德同助手陸軍軍醫(yī)學堂學員林家瑞踏上了去往東北的火車,并于翌日下午抵達了哈爾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日本二戰(zhàn)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guān)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陽首次公布“日軍制造平頂山慘案”歷史檔案
2019-09-19 07:42 國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放預約參觀,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這位“老地下黨”,94歲才恢復黨員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黃傳說背后的上古史實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則成已經(jīng)犧牲!
2019-06-11 22:49 -
升溫10度曾滅絕95%的物種,我們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這個動作羨煞網(wǎng)友
2019-06-03 13:46 暖心聞 -
《切爾諾貝利》熱播,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qū)…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駭人視頻,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戰(zhàn)爭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蕩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軍露宿街頭”照片拍攝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相關(guān)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