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德華·盧斯:最高法院令美國“民主”正式為1%而設
關鍵字: 華爾街占領華爾街99%1%金錢政治民主制度希拉里布什家族奧巴馬美國一夢觀察者譯文會診西式民主經濟不平等狀況會損害美國民主體制嗎?按照美國最高法院的說法:不會。接下來幾周內,美國最高司法機關可能將掃清水門事件以來的最后一道障礙,從而全面放開競選籌款。
2010年,最高法院移除了最重要的政治獻金限制措施,平等對待商業(yè)機構與個人,認為前者也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如今,最高法院很可能會做出判決,取消個人向選舉候選人與政黨捐獻資金的上限。在一個相對平等的社會,其影響較為有限。但在1%人群占有逾三分之一國民財富的國家,這項判決必將侵蝕富人賴以生存的共和國土壤。輿論為美國的“1%經濟體”深感憂慮。他們更應該擔心美國的“1%民主體”(1 per cent democracy)。
位于財富光譜兩端的美國人都應該關切愈演愈烈的寡頭政治。上周,若干共和黨熱門總統(tǒng)候選人不遠萬里,前往拉斯維加斯拜見億萬富翁謝爾登·阿德爾森。阿德爾森從事賭博業(yè),賭場遍布內華達州、澳門和新加坡。他希望政府禁止網上賭博,因為他覺得這會威脅自己龐大的線下帝國。阿德爾森準備豪擲數(shù)千萬美元,只要有人肯達成他的愿望。主流的候選人,包括前佛羅里達州州長杰布·布什、前威斯康辛州州長斯科特·沃克,已經察覺苗頭不對。這意味著,賭王的這筆錢很可能流向一位基督教保守主義候選人,例如里克·桑托勒姆。后者的政治狂熱情緒將損害共和黨參加總統(tǒng)大選的前景。如果一個人拿著幾百萬美元就能改變政黨候選人,那他輕易就能毀掉整個黨。真正的保守主義者應打起十二分精神。
2011年10月,大批示威者手持海報在華爾街舉行游行,認為自己是被遺忘的99%
輿論還要注意另一位億萬富翁:對沖基金巨頭湯姆·斯泰爾。這位自由派準備拿出1億美元,投給那些允諾著手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中期選舉候選人。斯泰爾政見高下另當別論。他的目的是操縱全國輿論,扭向他所喜好的那一邊,確保奧巴馬總統(tǒng)——他已經為奧巴馬操辦了好幾場籌款晚會——否決美加輸油管道項目。上了年紀的共和黨人可能記得1996年,時任總統(tǒng)克林頓冒著違法的風險,接待大金主們在白宮的林肯臥室過夜。
既然金錢能夠如此輕易地滲透美國最高領導人的官邸,民主制度就該吃苦頭了。令人不安的問題是,美國兩黨都在尋租。無論立場,一切愛國主義者均應深思。
美國本來是為對抗歐洲貴族腐敗而生?,F(xiàn)在,既得利益已經深入美國各個角落,比古老的歐洲大陸更加不堪。常春藤大學的遺贈入學名額本來是美國賢能政治的源泉,如今也遭腐化。
美國政治王朝的僵化程度前無古人。假使2016年總統(tǒng)大選在希拉里·克林頓和布什先生之間展開,沒有哪個美國人會感到意外。過去9次美國總統(tǒng)競選中,布什家族或克林頓夫婦參加了7次。再加上后年的那次,總共是8/10的概率。
這兩家培育了數(shù)十年的關系網絡,從各位金主手中拿到大筆好處。毋庸諱言,金主們也撈了許多好處。還沒完。喬治·P.布什(杰布·布什的兒子)正在競選得克薩斯州的土地專員職位。許多人相信,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也在籌備進軍政壇。
當然,家族帶來的不只是鈔票。在這個名人時代,家族還能提升寶貴的知名度。另外,金錢本身還不足以撬動選舉機器。臭名昭著的科赫兄弟擁有全美第二大私營公司,他倆為了2012年總統(tǒng)大選投入數(shù)千萬美元,最終徒勞無功——和阿德爾森一樣。美國民主體制仍然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奧巴馬2008年異軍突起,頂替希拉里·克林頓成為民主黨候選人。
不過,奧巴馬也許只是曇花一現(xiàn)。他在競選期間承諾消除金錢對政壇的影響。結果無疾而終。奧巴馬表面上禁止說客擔任政府職務,但卻未能阻止最高法院2010年的裁決,任憑政治獻金如潮水般涌來。正是在他任內,美國的不平等狀況重回1920年代《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中的情形。
經濟學家們還在熱火朝天地爭論,這種極端的不平等狀況究竟會不會損害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有人說,大部分收入都流向了金字塔最頂端的1%,降低了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因此不利于經濟增長。另一些人則說,巨額的利益回報將刺激那些敢于冒險的人研發(fā)新技術。
各有各的理,但這場辯論不應該局限于經濟學家。在一個家庭凈財富中位數(shù)是11.3萬美元的國家,國會議員的財富中位數(shù)卻超過100萬美元,這樣的社會能算健康嗎?一人一票制要不要改成一美元一票制?大多數(shù)經濟學家都認為,技術進步與全球化進程將加劇不平等狀況。唯一的反作用力只有政治。
美國民主體制若是甘當極端時代的助推器,而非剎車板,那將釀成一場悲劇。
(本文原載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4年3月30日,原標題America’s democracy is fit for the 1%;觀察者網朱新偉/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