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哲:IS的陰險策略,中國豈能上當?
關鍵字: 伊斯蘭國恐怖主義反恐中國反恐巴黎恐怖襲擊伊斯蘭國殺害人質多元社會民族融合中國優(yōu)勢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一位中國人遭IS極端組織綁架并殺害。這是IS第一次公開將槍口對準中國公民,第一次直接挑戰(zhàn)中國政府。
國內輿論嘩然。也許是聞到了江湖硝煙,一些人立刻拿出鍵盤俠看家本領,一通豪言壯語,曰啟程西征,曰投身決戰(zhàn),曰聯(lián)盟西方或攜手俄國……
政府還是清醒和冷靜的,繼習主席的堅定表態(tài)之后,外交部發(fā)言人再次強調,中國一貫主張打擊恐怖主義應該標本兼治,應該充分發(fā)揮聯(lián)合國的協(xié)調作用,不應該持雙重標準,不應該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宗教與民族掛鉤。
這當然不合偽俠客們的胃口,于是“怯懦”、“低能”、“無力保護本國公民”等等論調應聲而起。無論是親西方還是反西方,各陣營都有熱血戰(zhàn)士們登高遙望敘利亞,好像非要干點什么。
有必要奉勸這些輿論鬧將,一事當前,如果連基本的形勢還沒有看清就跟著起哄,不是過于天真,就是心存故意,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當前需要做的,是分析形勢,根據(jù)IS問世以來的所作所為判明其行為本質和特性,做到知彼知己。
一、知彼篇:IS的進攻策略是什么?
一個誕生剛滿一年的極端勢力,憑著濫殺無辜的“戰(zhàn)績”,就成了國際社會的主角之一,它是怎么做到的?
土耳其G20峰會之前二十天,IS在安卡拉火車站制造爆炸案,造成兩百多土耳其人的死傷。巴黎氣候峰會之前半個月,IS在巴黎七處場所實施屠殺,造成一百多法國人死亡。它根本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但它卻追趕各個國際會議,迫使全球峰會不得不討論它的問題;它也不屬于任何一個聯(lián)盟,但它挑戰(zhàn)各個大國,強使自己成為國際社會公敵。
剛剛過去的一周,幾乎就成了“世界公敵周”。先是就1113巴黎恐襲一事,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宣布法國已經與IS“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兩天之后,就俄羅斯客機爆炸一事,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向IS放出狠話:“我們對這次襲擊的追懲將不設期限,直到將他們全部繩之以法” 。又過了兩天,就中國公民人質被害一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強烈譴責,并代表中國政府宣布: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中國堅決打擊任何挑戰(zhàn)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至此,加上一直沖在前線的美英,五大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空前一致地站在了同一個戰(zhàn)壕里。
而這個極為難得的局面,恰恰就是IS一手造成的。
一般來說,兩面作戰(zhàn)就犯了兵家大忌,歷史上因為這個錯誤而導致失敗的戰(zhàn)例不勝枚舉,所以,像IS這樣四面出擊、八面樹敵,看起來就像是瘋子的自殺行為。然而,IS并非一群瘋子,他們有著整套的理念,也有著長遠的戰(zhàn)略,不容小覷?;仡櫼幌乱了固m極端勢力的恐怖襲擊歷史,會發(fā)現(xiàn)這種看起來非理性的“到處開花”暴恐模式,也并非沒有背后的精心算計。
以今年以來針對法國的恐襲為例,1月7日《查理周刊》報社屠殺案,襲擊者兄弟倆都是法國人,出生于巴黎10區(qū),父母是阿爾及利亞移民。次日打死警察的阿米蒂·庫利巴利,法國人,生于巴黎郊區(qū)的奧爾日河畔于維西,父母是來自馬里的穆斯林。6月26日殺死化工廠老板的亞辛·沙里,法國人,住在里昂市近郊。而11月13日的巴黎系列恐襲案,8人中已確定身份的5人全是法國人,而被認為是主謀的阿卜德勒·哈米德·阿巴烏德則是摩洛哥裔比利時人。
被認為是巴黎恐襲主謀的阿巴烏德是摩洛哥裔比利時人
近年發(fā)生在多個國家的恐怖襲擊很多也都是類似情況,不是外國軍隊入侵,而是本國公民內爆。
也就是說,這種四面出擊不是傳統(tǒng)戰(zhàn)爭那種兵分多路的大規(guī)模遠征,而是通過策動目標國家的內部暴亂達成其打擊目的。而之所以這種通過遙控即可實施的戰(zhàn)略能夠輕易得逞,甚至隨時見效,是因為目標國家早已具備了發(fā)生內部暴亂的成熟條件,眾所周知,就是長期存在于各國社會內部的族群矛盾和宗教隔閡。
先有了這些深埋在適宜土壤中的仇恨和沖突的種子,外部遙控者只要提供足夠的氣候條件,恐怖襲擊的惡之花就一朵朵地競相開放了。而對IS這個恐怖主義大本營來說,這簡直易如反掌,最復雜的操作不過就是派出去一兩個現(xiàn)場指揮者,直接參與暴恐行動;而最簡單的,在自己的營地里殺死某國人質,然后把視頻放在網上。
充分利用了目標國家現(xiàn)有的社會問題,借力打力,這就是IS敢于以小博大、到處出擊、與所有大國和整個國際社會為敵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種策略還具有一種自我加強的“正反饋”效果:一次屠殺事件之后,民眾中的族群矛盾和宗教隔閡進一步加深,仇恨情緒進一步滋長,對于外部策動者來說,這就意味著目標國家發(fā)生內亂的條件進一步成熟,“遙控戰(zhàn)略”更加容易實施。而一旦實施了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都會再次產生“正反饋”自激震蕩,社會嚴重撕裂,進入無法收拾的惡性循環(huán)。
有理由認為,這正是IS的陰險策略,它已在西方國家中見效。一系列暴恐事件之后,所謂的多元文化社會已經瀕于解體。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