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紀蘇:青冢
關鍵字: 青冢和親文化大一統(tǒng)【編者按】傳說中的昭君墓,又稱“青?!?,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的大黑河畔。此文從昭君墓說起,歷數(shù)多位和親的漢族女性,以及她們苦澀多艱的人生經(jīng)歷,這是在“大一統(tǒng)”視角下很少顧及并抱以同情的。“中國”是如何形成的?數(shù)不清的青冢書寫了歷史的重要一頁,只有離開漢地來到邊疆,才能感知歷史的沉重和多民族國家形成的艱辛曲折。
【文/ 黃紀蘇】
到達昭君墓,天色已從斜陽向夕陽過渡了,游客稀疏,像是在為胡思亂想清場。昭君墓雖多,但多在內(nèi)蒙古的邊疆地區(qū),說明古人雖浪漫但不胡來。呼市郊區(qū)的昭君墓,聽當?shù)貙<矣梅揭糁v,“根本就是烽火臺”。其實是不是烽火臺關系不大,憑吊史書上語焉不詳?shù)娜宋锘蜻z跡,從來幽情是老大,土堆是老二。聽說考古工作者沒在這兒動過洛陽鏟,說明他們知趣解風情。
最廣為人知的昭君墓位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qū)南郊大黑河南岸。傳說秋冬萬物凋零之際,唯有昭君墓上草木常青,所以又叫“青?!保ㄈ纬?攝)
整個墓區(qū)像個股份制企業(yè),漢代的原始股就是那座“青?!?,歷代不斷參股些碑刻之類。當代股包括白石鋪就的墓道及夾道的石像生。長長的墓道被幾座石頭亭子及牌樓分成幾段,儼然皇家規(guī)格。牌樓上的“青?!倍譃闉跆m夫所題,碑亭里立著董必武的七言絕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倍兰o七十年代末,曹禺先生承其余續(xù)創(chuàng)作了話劇《王昭君》,真不愧戲劇國手,用金針銀線精織巧構,把民族政策落實到歷史上的漢匈關系,他筆下的昭君老讓人覺得是剛從杜鵑山下來、前往北方牧區(qū)開展工作的優(yōu)秀女干部。就這么著,我在中巴車上一直琢磨著“胡漢和親”。
董必武題詩(任超/攝)
“和親”一詞在歷史上的使用有寬有窄。最寬的要數(shù)“百姓和親,國家安寧”;半寬不窄的限于國際關系,如“北匈奴復遣使詣闕,貢馬及裘,更乞和親”,這類“和親”應與“和戎”同義或近義,未必含“姻戎”的意思;最窄的才是家喻戶曉的昭君出塞、文成嫁藏,專指兩國或兩大政治集團間的聯(lián)姻,是要進洞房的。本文所談在最窄與次窄之間。
山河大地,本無中心邊緣,舜帝是“東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后來中原一帶畎畝井然、禮樂閎然,于是“中國”便冒著泡浮出水面,一圈圈漣漪向外擴展并強度遞減,“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相當于北京市的五環(huán)六環(huán)吧,房價比中央核心區(qū)差一大塊?!耙南闹妗币矐\而出。那會兒是小中華,例如“淮夷”在淮河下游,“萊夷”在山東半島。四瀆之間地勢徐緩,交通便利,夷夏能不同到哪兒去?人民的密集交流和文化的持續(xù)傳播,會很快稀釋甚至抹殺原有的差距。將蠻夷視同鳥獸的“夷夏之辨”很可能只是當年意識形態(tài)小圈子里的高調(diào),既跟不上現(xiàn)實的步伐,也不是普遍的共識。蠻夷的一個重要標簽是“不火食”,但蠻夷地區(qū)考古出土的蒸米煮飯的炊器多了去了?!蹲髠鳌防锖苡忻囊黄v部落酋長駒支當眾反駁晉國的范宣子,不但說得有理有節(jié)、亦柔亦剛,結尾還民國大師似的來了首《詩經(jīng)·小雅》中的“青蠅”。
中原指以中國河南省為核心延及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來源:wikipedia.org)
小中華輸出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變夷”當然是事實,但博采眾長“變于夷”也是事實,如穿井之術從南方的“夷”那兒拷貝,騎射之術從北方的“胡”那兒下載。中國“禮失”而求之四夷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東夷天性柔順,異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憚道不行,設桴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有學者因此認為仁道源自夷道。說中國“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也對也不對。把“中國”看作一再更新、不斷擴容的亦實亦虛體,夏中有夷、夷中有夏,就八九不離十了。
真要“夷夏之防”,那最要防的是血緣上人畜亂倫,弄出半人半豺的物種來。可周襄王首先就娶了狄女隗氏為后;姬姓的魯莊公把女兒嫁給了東夷的莒慶;華夏正根兒的晉國,從國君到貴族跟戎狄金梭銀梭地嫁姑娘聘女婿,熱鬧著呢。這樣的和親,固然有政治上的剛需,觀念上想必也不會有多大障礙。觀念上之所以沒多大障礙,根本原因在于實際差別沒“華夷之辨”說的那么邪乎。
后人每每罔顧上述夷夏聯(lián)姻的史實,而將劉邦白登之圍視作“和親”元年,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界定不清、更新不迭的“華夏”或“中國”,經(jīng)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的醞釀,到秦漢大一統(tǒng)終于比較明確并相對穩(wěn)定了。東邊南邊的蠻夷跟華夏已基本混為一談,而“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揚雄),繼續(xù)逐水草而居,隨著寒潮南下牧馬。五服的天下一轉(zhuǎn)身化作長城一刀切的胡漢格局。這個格局賦予了“夷夏之辨”新的歷史內(nèi)容,使得胡漢和親具有了以往政治聯(lián)姻所沒有的意味。
- 原標題:黃紀蘇:青冢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3-05 08:09:57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zhàn):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xiàn)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