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燦榮:對青年人來講,你所在的國家是你最大的平臺
最后更新: 2022-05-04 13:38:34對青年人來講,首先就是你所在的國家,是你最大的平臺。然后再是你的公司是你事業(yè)的平臺。咱們這個國家相對來講是往上走,所以,可以說中國青年所在的平臺是比較好的平臺。它意味著機遇多,但另一個方面意味著責任大。
我剛才講了,因為中國處在世界舞臺的中心。很多矛盾往我們身上匯集。于是你就要應對挑戰(zhàn),所以責任就大了。
中國青年可能還要面對一些比較特殊的問題,比如說,改革現(xiàn)在進入到深水區(qū),不太像以前那樣立竿見影。這是一個情況,就是國家發(fā)展會慢一點,不像以前那么快,另外由于美國還有西方國家跟我們關系下降,所以我們往外走就沒有以前順利。
以前我們可以把一部分生產能力,推到國際市場上去?,F(xiàn)在有一部分生產能力就回來了。所以,你看國家發(fā)展速度會慢一點,外部空間小一點。按照網上的說法,就是“內卷”比較厲害。青年人應該講面臨的壓力就比較大,競爭很殘酷。
我跑了不少國家,坦率講我的感覺,中國青年是比較優(yōu)秀的。實際上青年一代內部競爭是非常厲害的。再加上,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越來越多,所以咱們下一代青年人在事業(yè)發(fā)展上,競爭度比我們這一代人應該講還要殘酷一些。
另外,可能還得承認一個東西。咱們改革開放是成功了,綜合國力上升了,但它有個代價,什么成本都上升了。包括房價,生活成本上升。至少在一些大城市,現(xiàn)在生活壓力是挺大的。
我想給大家提兩個角度的建議:
第一,就是別的國家青年一代,其實他們面臨的競爭一樣殘酷,而且可能沒有希望。你比如說一些發(fā)達國家,像美國吧,因為社會現(xiàn)在高度分化,資本力量越來越大,所以資源是往少數人身上聚集,所以相當多的美國青年人他就不抱希望了。
而在中國,雖然競爭壓力很大,但是相對機會還是多,我們的產業(yè)還是在升級,我們國家的競爭力比我們想象的強。比如在上海張江,好多芯片產業(yè)往那里聚集。可以想見,在不遠的將來,那里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這是別的國家做不到的。
咱們國家正在實現(xiàn)大升級,雖然競爭、外部阻礙是挺多的,但是這個態(tài)勢還是往上走的。并且,我們的國際影響在擴大,我們在西方可能會丟一些市場,可是在“一帶一路”沿線,我們的機會在增加。
圖為清華大學土木系2021屆博士畢業(yè)生曹豐澤在朱利葉斯·尼雷爾大壩。作為鍵政圈的知名人士,曹豐澤的實踐一度引發(fā)網友熱議。
我講一個很具體的數據,這個數據最近網上傳的很多,就是過去10年(從2010到2020),世界GDP增長了18.55萬億美元。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中美兩家增加的。美國這十年增加了5.95萬億,中國則增加了8.63萬億美元。所以嚴格意義上講,過去10年只有中美兩個國家發(fā)展了,其他國家地區(qū)近乎停滯。
大家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是有一些新困難,但是不要沮喪、不要躺平。我是反對躺平的,因為你畢竟還是有希望嘛。那么我們看到這些困難,下面應該怎么辦呢?
這個我想有客觀、有主觀,多方面的事情要去做。當然我們要對政府提出要求,我們政府政策要注意,創(chuàng)造條件給青年人機會,不能把資源完全被少數人掌握,要保證社會的基本公平,還要創(chuàng)造發(fā)展機會。
此外,我覺得大家自己有些事情在可控的范圍之內也要做。首先對每個人來講,你還得有一技之長,特別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青年人,要把你的專業(yè)學好做好?!耙徽絮r,吃遍天”,這是中國老人幾千年生活經驗的總結。
另外還得有點看大勢的能力,基本上要跟著國家的大勢走,理解國家的發(fā)展方向,這樣你可以趕上發(fā)展的浪潮,你不要老跟那個浪頭對著干,那就空耗力氣。然后要熱愛生活,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熱愛生活以后你就敢于面對現(xiàn)實,現(xiàn)實永遠是復雜的,有希望,有挑戰(zhàn)。
如果站位要高一點,那除了我剛才講的基本需求,還是要有一點抱負。因為我們整個國家確實在走向民族復興,我們現(xiàn)在是處在近代以來民族復興最好的時候,這是事實。那我們就是要決心在里面做一點貢獻。貢獻大小沒關系,做一點貢獻是一點。
這些是我談的一點一己之見,不是什么標準答案,也沒有標準答案。作為過來人,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我就分享了這么一些內容,希望能引發(fā)大家的思考,如果能引發(fā)你們思考,我覺得我這一趟分享就值得了,就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美國啟動對華加征關稅復審程序
2022-05-04 13:28 中美關系 -
自殺事件頻發(fā),已有260名艦員撤離這艘美國航母
2022-05-04 11:53 美國一夢 -
泄露文件震動美國,最高法、拜登回應
2022-05-04 10:54 美國政治 -
德國總理:支持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2022-05-04 10:48 歐洲亂局 -
俄羅斯樂隊上瑞典總領館“拆臺”去了
2022-05-04 10:34 -
掏75萬美元和解后,特朗普:絕不認罪
2022-05-04 08:35 特朗普 -
拜登提名他擔任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
2022-05-04 07:48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確診71148例、死亡435例
2022-05-04 07:36 美國一夢 -
澤連斯基:恢復領土完整是烏最終目標
2022-05-04 07:31 烏克蘭之殤 -
NASA局長:俄羅斯沒有退出國際空間站
2022-05-04 07:30 航空航天 -
烏官員:利沃夫3日晚遭導彈襲擊,數座變電站被破壞
2022-05-04 07:18 烏克蘭之殤 -
“我要盡我所能,去莫斯科見普京”
2022-05-03 22:56 -
朔爾茨拒訪基輔,烏大使:像個“生氣的豬肝腸”
2022-05-03 22:51 烏克蘭之殤 -
軟硬兼施,歐盟又瞄向了非洲
2022-05-03 22:00 歐洲亂局 -
今天一篇報道攪得美國天翻地覆
2022-05-03 17:22 美國政治 -
扎哈羅娃開嘲:呵,你們美國明星真會作秀
2022-05-03 16:24 -
英國一男子冒充牧師混入女王衛(wèi)隊軍營,和軍官一起吃喝還留宿…
2022-05-03 15:45 -
印度高溫破122年紀錄,小麥減產、停電停課
2022-05-03 15:41 印度驚奇 -
“他曾一邊抱怨抗議者,一邊紅臉大吼:不能開槍打他們嗎”
2022-05-03 15:35 美國政治 -
美國防部:目前仍然沒有俄羅斯接受外國軍援的證據,包括中國
2022-05-03 15:20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3“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