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中民:“9.11”事件20周年,美國輸在了文化上
最后更新: 2021-09-10 10:09:54從冷戰(zhàn)結束30年看“9.11”事件的歷史意義
觀察者網(wǎng):這次美國撤軍使其備受指責,國內(nèi)民意非常低沉?!?.11”事件對美國的影響非常大的,不僅影響了拜登的支持率,可能也會影響這幾屆政府的評價,后續(xù)的印太戰(zhàn)略都會受到影響,您如何看待“9.11”事件20周年?
劉中民:在討論美國之前稍微說兩句,美國為什么甘愿如此狼狽不堪地離開阿富汗,為什么如此急迫地離開阿富汗?大的背景就是印太戰(zhàn)略,對中國崛起的遏制。在撤軍阿富汗過程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南海問題、臺灣問題的同步緊張。
阿富汗戰(zhàn)爭確實是美國的軍事失敗、外交失敗、軟實力失敗。美國離開阿富汗的國際背景,就是從反恐戰(zhàn)爭轉向應對大國崛起,無論是特朗普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還是拜登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都是比較清晰的,所以這方面我們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美國在國際戰(zhàn)略上是應對大國崛起,在國內(nèi)要把主要精力轉向經(jīng)濟建設。拜登現(xiàn)在確實是非常難堪,支持率大跌,從53%下降到46%又下降到41%。從居安思危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國真正擺脫了反恐戰(zhàn)爭的拖累,并且實現(xiàn)了國內(nèi)經(jīng)濟的復蘇,那么是否還會持續(xù)衰落?
“9.11事件”20周年可以追溯到冷戰(zhàn)結束30年,今年是冷戰(zhàn)結束30年。這30年里,美國在中東的每十年可以定為一個階段。
1991年到2001年是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美國在中東確立和鞏固霸權的時期。海灣戰(zhàn)爭確定了美國在中東的霸主地位。美國提出的政策是“東遏兩伊,西促和談”,當時推動巴以和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遏制伊朗和伊拉克也基本成功。當時美國的戰(zhàn)略是相對正確的,麻煩的根源就在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里。
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美國大兵進駐中東的伊斯蘭國家,引起伊斯蘭極端力量和反美主義的盛行。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從過去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跟美國合作反對蘇聯(lián),走向了反美,結果導致“9·11”事件。自此,美國在中東的黃金時期也就結束了。
9·11事件/資料圖
第二個階段是2001年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fā)之前,這個階段美國在中東的主要任務是反恐。美國一方面發(fā)動了兩場反恐戰(zhàn)爭,一方面加大中東民主改造,阿富汗要改造,伊拉克也要改造,這是美國國力受到影響的原因。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霸權呈現(xiàn)出衰落的跡象,奧巴馬看得比較清楚,所以他上臺以后就想從中東抽身,2009年就有了“阿巴新戰(zhàn)略”。
奧巴馬雖然向阿富汗增兵,但是他想盡快解決阿富汗問題,包括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就是想要結束這兩場戰(zhàn)爭,但是都沒有做到。2011年5月,美國完成了清除本拉登的任務,如果那時下決心真正離開中東可能相對好一些,但是美國走不了。2011年,美國大規(guī)模從伊拉克撤軍,導致“伊斯蘭國”的出現(xiàn)。
第三個階段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美國面臨一個困境,美國真的想走但真的走不了。為什么走不了?中東大亂、“阿拉伯之春”爆發(fā)、“伊斯蘭國”出現(xiàn),伊朗核問題談判艱難,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奧巴馬還是特朗普,都要結束阿富汗戰(zhàn)爭和從伊拉克撤軍。
目前阿富汗撤軍完成了,今年年底還會從伊拉克撤軍,現(xiàn)在美國還在推動伊核談判??偟膩碚f,美國的中東戰(zhàn)略呈現(xiàn)收縮態(tài)勢,這是美國加強印太戰(zhàn)略的考慮。當然,美國能不能徹底從中東撤出,我始終認為美國想走,但走不掉,也不甘心走掉,也走不干凈。
所以“9.11事件”應該放到冷戰(zhàn)結束后這30年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中東地區(qū)確實經(jīng)歷了一個從權力頂峰到遭遇恐怖襲擊的“9.11”事件,再到發(fā)動兩場反恐戰(zhàn)爭和民主改造,最后遭遇失敗的過程。
觀察者網(wǎng):您講到我們要警惕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您如何理解美國從中東撤手轉移到印太?
劉中民: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印太戰(zhàn)略是包含中東的,從印度洋往西走,就是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往西南走就到了非洲東海岸。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里不是沒有對中東的安排,我們不應該對美國印太戰(zhàn)略進行簡單化的認識。
盡管美國這十年如此不堪,尤其是新冠疫情帶來的致命沖擊,但它的戰(zhàn)略能力依然存在。美國現(xiàn)在搞伊核協(xié)議,推動沙特跟伊朗緩和關系,推動很多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緩和關系,都是用緩和外交來避免中東大亂,說美國完全放棄中東這是不可能的。
從地緣上來說,美國推行印太戰(zhàn)略跟中東收縮不是截然對立的關系,美國仍然會保持中東的影響,因為中東從地緣上來說聯(lián)系歐洲跟亞太,從文化上來說又是伊斯蘭世界這一板塊。
從文化層面講,美國在伊斯蘭世界是輸在文化上,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美國終究是沒有理解伊斯蘭社會和伊斯蘭文明,美國和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在不斷地加劇。
這不是說我們贊成文明的沖突,而是美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做得不好,導致文明不斷地走向沖突,也就是美國在伊斯蘭世界的霸道做法,使文明沖突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而不是文明的沖突導致美國跟伊斯蘭世界的對立。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歐洲首家中國疫苗工廠奠基儀式在塞爾維亞舉行
2021-09-10 09: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安全等條件具備后,中方愿幫阿富汗建設民生項目”
2021-09-10 08:20 阿富汗 -
美國新增確診148937例、死亡1936例
2021-09-10 07:2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日自民黨總裁候選人高市早苗反對福島核污水排海
2021-09-09 22:46 福島核泄漏 -
美媒:拜登被德爾塔打敗了
2021-09-09 22: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白宮:所有聯(lián)邦雇員需在75天內(nèi)接種疫苗
2021-09-09 22: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近平:中國年內(nèi)將再向發(fā)展中國家無償捐贈1億劑疫苗
2021-09-09 21: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我不是穆斯林,去阿富汗要戴頭巾嗎?”塔利班回應中國記者
2021-09-09 20:11 阿富汗 -
“維吾爾特別法庭”又要搞事,趙立堅:鬧劇
2021-09-09 19:16 -
趙立堅用6個對比痛批美國
2021-09-09 17:57 阿富汗 -
-
日本政府批準教科書刪除“隨軍慰安婦”、“強擄”字眼
2021-09-09 16:54 “慰安婦” -
個別西方政客對“支聯(lián)會”成員被捕說三道四,趙立堅回應
2021-09-09 16:54 香港 -
美軍叫囂“自由航行”時間比中國海軍成立還早,胡錫進反擊
2021-09-09 16:19 -
阿塔官員:將禁止婦女參加體育運動,因面部和身體無法被遮蓋
2021-09-09 16:19 -
美國務卿單膝跪地與阿富汗小男孩合影,被嘲諷作秀
2021-09-09 16:12 美國一夢 -
中英雙方在天津舉行氣候變化會談
2021-09-09 16:07 -
“讓我們看看中烏自貿(mào)協(xié)定能不能行,烏拉圭很著急”
2021-09-09 16:04 -
阿富汗新政府擬于9月11日就職?塔利班發(fā)言人回應
2021-09-09 15:51 阿富汗 -
美國重啟“9·11審判”,BBC:主犯已被水刑183次
2021-09-09 15:18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