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德文:又在折騰基層!逼村干部種田,逼群眾砍茶樹,深山老林開荒喂野豬……
【文/呂德文】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整改“進出平衡”問題。過去幾年被占用的非糧化的耕地,各地得想辦法1:1補回來。這個政策主要是為了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守住糧食安全。這個大道理,干部群眾都理解。
但基層干部群眾不理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nóng)村的一項基本經(jīng)營制度,種什么、怎么種,農(nóng)民說了算。農(nóng)民根本就不知道哪塊地是基本農(nóng)田、哪塊地不是,他們耕作,完全是權衡自然條件、市場需求和勞動力配置的理性結果。
在某西部大山區(qū),當?shù)剞r(nóng)民連石頭縫里的土地都要刨出來種油菜和包谷,這是因為,當?shù)剞r(nóng)民還保留有自然經(jīng)濟的消費習慣,包谷要喂豬,油菜要自己吃,管它市場價格怎么波動。
但很多大城市郊區(qū)農(nóng)村,那么好的土地,也拋荒。這是因為,當?shù)厝罕姷募Z食早就高度商品化了,勞動力也是有市場價格的,與其去種地,還不如去打工。
很多年前定的基本農(nóng)田保護制度,是適應當時的時代背景的。比如,當時農(nóng)村勞動力充沛,農(nóng)村的建設也比較少,哪怕自然條件很不好的耕地,也定為基本農(nóng)田。
現(xiàn)如今,退耕還林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很多山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山地根本就不適合耕作,機械不方便,野豬又泛濫,樹蔭多了光照也不足,且現(xiàn)在勞動力嚴重老化了,只能拋荒。
有些田地的確是自然而然退耕還林了,結果上級部門突然發(fā)一個圖斑,劃一個圈圈,非要基層去把耕地種起來。
基層干部都調(diào)侃,當年是退耕還林,現(xiàn)在是退林還耕。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wǎng)
南方某村,去年被上級硬逼著開荒,村里只能花了幾萬塊錢開荒。沒成想,今年任務更多。村干部說,再這么下去,村里就要破產(chǎn)了。
關鍵是,開墾出來后,農(nóng)民也不可能去種啊。沒辦法,只能干部去種,結果干部都成了承包大戶了。
而干部之所以種,前提也是因為村委會必須有補貼,種子不要錢,糧食不要錢,干活有貧困戶。
當然,村干部也沒指望收成,反正是讓喂野豬的,只要上級檢查核驗通過就行了。
很多地方非要把種了經(jīng)濟作物的土地騰出來,群眾很是不理解。
在一些山區(qū),由于人口都搬遷了,土地荒蕪了很多年。地方政府鼓勵農(nóng)民發(fā)展果園,還把國土整治等項目放進去,種植戶也把身家性命都投進去了。
結果,好不容易收成了,現(xiàn)在卻要人家砍樹!這是什么道理?
西部某地,茶葉是很多地方的“養(yǎng)老經(jīng)濟”,現(xiàn)在都是“機采”,平時管理也簡單,老年人每年靠幾畝茶葉有個一兩萬收入,非常舒服。
結果,現(xiàn)在也要人家把茶樹砍了,這真是要老年人的命?。?
基層了解情況,知道強制執(zhí)行會壞了大事。沒辦法,只能想法設法進行。
比如,高產(chǎn)茶園還是要盡力避免,先搞低產(chǎn)茶園。并且,每畝還要給農(nóng)戶一定數(shù)量的補償,還得連續(xù)補償多年,補到農(nóng)民覺得合適了才行。
這些補償,有些地方是縣政府統(tǒng)一政策,財政出錢,鄉(xiāng)村兩級還好做一點。
有些地方,完全依靠行政命令和政治壓力要求村干部去干,也不給有關的政策支持,村干部只能硬著頭皮上。
基層干部和群眾完全不理解衛(wèi)星圖斑是怎么回事。往往是,一整塊地里,只有中間一小點符合“進出平衡”政策,旁邊都不符合?;鶎右阎虚g小塊地整成耕地,就非得同時整周圍的地不可。
群眾就不理解了,怎么只有中間一塊有補償,旁邊的都沒有呢?基層干部就得使勁解釋做工作,但群眾怎么可能理解呢?
搞不好,明年旁邊這塊地也被圈到了,要整改。
自動提取“非糧化”耕地復耕地塊前后時相對比圖(資料圖/新華網(wǎng))
基層真是怕了衛(wèi)星,怕了圖斑,這玩意兒只要下來,只有整改的份,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有關部門的工作真是輕松,把衛(wèi)星圖片的業(yè)務包給第三方,自己只管督查就完了。
第三方也簡單,反正是一個技術手段而言,又不費事費力。
但基層可就遭殃了,圖斑一發(fā)過來,就得限期整改,沒得商量。
有關部門動不動就拿“紅線”“底線”施壓,其殺手锏是,如果進出平衡不搞定,土地增減掛鉤、占補平衡等關系地方發(fā)展要素的政策,就無法執(zhí)行。
基層出于“政治任務”的需要,也出于實際利益要求,就只能硬著頭皮上。
但大家似乎都忘了,實事求是是最大的政治。
人們講政治的結果是機械執(zhí)行上級命令,但浪費了行政資源,脫離了群眾,失去了民心,這個賬得好好算算。
筆者建議,有關部門還是不要太依賴于技術了。技術用好了,是提高效率;用壞了,就是制造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進出平衡”這個政策,有關部門還是要結合各地實際重新反思,不能閉門造車。尤其是在山區(qū),明顯不符合實際,怎么就不自我反思呢?
筆者強烈建議有關部門結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diào)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親自調(diào)查一下耕地的“進出平衡”執(zhí)行中的問題,重新拿出一個適合基層實際的方案出來。
- 原標題:又在折騰基層!逼村干部種田,逼群眾砍茶樹,深山老林開荒喂野豬……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為啥我的流感癥狀比新冠嚴重?
2023-03-21 08:34 -
文旅部:鼓勵各地“村晚”常態(tài)化
2023-03-21 07:14 鄉(xiāng)村振興 -
蘇州警方通報:女子殺夫藏尸冰柜后投案自首,已提請批捕
2023-03-21 07:14 疑案追蹤 -
貴州黔西谷里煤礦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搜救工作結束,6人遇難
2023-03-21 06:56 安全生產(chǎn) -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
2023-03-21 05:08 中國外交 -
民航專家解讀“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diào)查進展情況通報
2023-03-20 22:47 -
拒絕留用險遭強奸女員工?蔚來:因無編制未留用
2023-03-20 21:46 疑案追蹤 -
桂林理工大學回應男生課堂上偷拍女生:已退學
2023-03-20 21:19 -
-
關于“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diào)查進展情況的通報
2023-03-20 19:16 航空安全 -
3名在緬甸失聯(lián)學生找到了,已移交中國警方
2023-03-20 16:49 緬甸局勢 -
-
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23-03-20 15:31 -
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23-03-20 15:23 -
紫光集團原董事長趙偉國被移送檢察機關
2023-03-20 15:17 廉政風暴 -
“你再給我頂一句,立馬讓你走!”公司回應管理人員怒斥員工
2023-03-20 14:06 -
縣鄉(xiāng)兩級不作精簡要求,傳達什么信號?
2023-03-20 14:06 政壇觀察 -
重慶軌道公安:男子突發(fā)躁狂刺傷一女子,已被刑拘
2023-03-20 13:26 -
國際知名民調(diào)機構:中國人幸福感全球最高
2023-03-20 11:16 -
“95后女村支書”爆紅網(wǎng)絡,本人發(fā)聲
2023-03-20 10:58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