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昌平告別新聞行當 稱因舉報劉鐵男事件可選機會不多
關鍵字: 羅昌平劉鐵男新聞記者調查記者紙媒貪官反腐記者節(jié)傳媒帝國羅昌平2001年出道的時候,剛剛21歲,中國的調查報道正風起云涌。13年過去,他最終選擇在第15個記者節(jié),正式作別新聞調查行列。
移動互聯(lián)網將成為他新“棲息之地”。
11月7日,他對澎湃新聞說:“我趕上了報刊最后一個黃金十年,當然也就錯過了門戶的上升期,現(xiàn)在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大風口,能不能趕上不好說,但可以試試?!?
30年前,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也曾困擾著德國人。其時,柏林的一名記者創(chuàng)立了主打消費品檢測的德語雜志《?KO-TEST》,深受德國人歡迎。
受此啟發(fā),羅昌平準備將這一測評體系引入中國。
羅昌平告別新聞行當 稱因舉報事件可選機會不多
按照羅昌平的描述,他的新項目正籌備組建一支資訊運營團隊,以移動終端切入,打造一個責任消費的生態(tài)體系。羅承諾,將匿名隨機采購消費品,不接受任何企業(yè)邀請,并且所有檢測全都在海外獨立完成。
在過去10年,羅昌平這個名字始終和中國的腐敗官員“掛鉤”。他所做的反腐調查報道主角包括過去十年的政壇出局者以及與這些出局者勾連的諸多商界人物。
2012年12月6日,時為《財經》雜志副主編的羅昌平通過微博,向中央紀委實名舉報時任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稱其涉嫌學歷造假、有作風問題以及與商人倪日濤結成官商同盟。
2013年5月12日,這場發(fā)酵5個多月的公開實名舉報有了結果。那天上午,羅昌平正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課,微博正在傳播一則令他“不敢相信”的新華社消息:“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2013年11月26日,羅昌平被免去《財經》雜志副主編職務,調往同為“聯(lián)辦”下屬的財經研究院任職。當晚,羅昌平正在參加網易2013英雄盛典,并獲得傳媒領域英雄大獎。
從實名舉報到劉鐵男落馬,羅昌平說,這期間最大的困難是心理上的,其實看“戲”的人很多,真正關心的不多,大家的時間都被社交媒體撕碎了。
“這是一段下坡路,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完成,同時,已從中歐EMBA課程畢業(yè),決定開始另一段事業(yè)。”羅昌平說。他還透露,因為實名舉報這事,其實可選擇的機會不多。他跟幾家網站都談過,自己不太想再坐在火山口,想做些不一樣的東西。
在決定轉型之前,他籌備資金,帶領一支攝影團隊走訪湘鄂豫遼粵渝,行程萬里,歷時數(shù)周,還原一名湘籍女子的傳奇軍旅。這是他第一次以微紀錄片的方式進行新聞調查,完全顛覆了過去的文字報道?!八闶歉鎰e吧!不能發(fā)表也沒關系,只有我自己清楚有多愛這份職業(yè)?!绷_昌平說。
在11月8日記者節(jié)這一天,羅昌平發(fā)出團隊招募令。
他在團隊招募令中說,如果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分別?
對話羅昌平:
“做調查報道,覺得很來勁,但其實改變不了什么”
澎湃新聞:從《財經》雜志離職之后,你的工作內容從新聞轉到了學術,并在鳳凰視頻開了一檔《羅昌平對話》的節(jié)目,能談一談這方面的進展嗎?
羅昌平:我已經從工作8年的財訊傳媒離職,這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過去一年,我大多數(shù)時間在運作微信公眾號(iNews-),兼做一些反腐題材的研究。現(xiàn)在正式籌建一個移動互聯(lián)網項目,自己擔任CEO。新聞與學術仍是我關注的領域,但更多的精力可能放在新公司的運營上。
澎湃新聞:什么時候離開了財經研究院?《羅昌平對話》的節(jié)目還會繼續(xù)?
羅昌平:我是7月4日正式提出辭職的,8年前的這一天進的財經雜志。老板多發(fā)了兩個月工資,我可以很從容地騎驢找馬。
《羅昌平對話》會繼續(xù),大概每月兩期,保持這樣一個節(jié)奏。羅昌平微信公眾號也會繼續(xù),這是一個很好的發(fā)行渠道。不過,接下來風格會有調整,更趨豐富。
澎湃新聞:節(jié)目風格會有哪些變化呢?會和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結合?
羅昌平:和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重合度不高,主要是想拓寬政治、法治、社會之外的其他題材,比如熱門的創(chuàng)業(yè)、移動互聯(lián)網等。其實,之前專訪吳敬璉、張卓元、王利芬等,已經在嘗試了。
澎湃新聞:為什么沒去成熟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而選擇創(chuàng)業(yè)?
羅昌平:2005年以來,我的前同事們先后投身互聯(lián)網,應該說,那是最好的時機。但我一直守著調查報道,想做到極致,用夠空間。我當年一些實習生現(xiàn)在都成了網絡巨頭中的部門負責人,“90后”也起來了。因為實名舉報這事,其實可選擇的機會不多。我跟幾家網站都談過,自己不太想再坐在火山口,想做些不一樣的東西。
“免費午餐”公益項目發(fā)起人鄧飛說過一句話,我們是從一名“破壞者”向建設者轉型。原來做調查報道,覺得很來勁,但其實改變不了什么。如果往下沉,做一些更實用的東西,也許意義更大。
澎湃新聞:你說的“火山口”是指?
羅昌平:火山口,就是新雷區(qū),就是G點,我跟不少機構談過,職務也不低,但職責之一包括對接并處理監(jiān)管關系。這不是我的強項,給再多的錢都覺得沒意思。
2004年,我在新浪開了一個博客,名字叫“中紀委編外新聞官”,那時主要的工作是做高官罪案調查,披露那些大案重案。十年之后,中紀委幾乎每個案件都及時通報了,所以,我原來的那種職能被削弱。
澎湃新聞:現(xiàn)在“老虎”不到一定級別,媒體都顧不過來了。
羅昌平:是的,但是這其實存在一個數(shù)據庫的缺失。當時《財經》雜志的要求是,必須對每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建檔,給歷史一個交代。后來人研究這段歷史,總得要有素材。
現(xiàn)在的媒體平臺與傳播渠道很發(fā)達,但沒有起到這方面的功能。我們的后代50年后來看今天,會發(fā)現(xiàn)大多是空白,不可能讓他們在微博微信中檢索還原一件事情吧?也許到那一天,微博微信早就沒有了。
澎湃新聞:“?KO-TEST”是個什么樣的契機?是什么最終促使你選擇了這樣一個項目?
羅昌平:“?KO-TEST”是一份德語雜志,主打消費品監(jiān)測,“?KO”為綠色、生態(tài)的意思,就是做綠色生態(tài)測試。
這半年我談了很多項目,靠譜的并不多,一是項目本身的商業(yè)模式與可行性,二是與我個人喜好和形象。
澎湃新聞:現(xiàn)在有哪些合伙人?你說,未來幾年,不需要考慮融資,是出于哪些考量?
羅昌平:我們的投資很充裕,既有做測試平臺的業(yè)界大佬,也有資本市場的專業(yè)投資。
這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yè),光是檢測費用每年預算在百萬美元以上,通關、存儲、測試等投入都不小。我們做的是一個慢數(shù)據,時間積累越久越值錢。所以,投資人對團隊的首要要求,就是把公信力與影響力做出來。
“傳統(tǒng)媒體轉型,很可能需要犧牲一代新聞人”
澎湃新聞:移動互聯(lián)網浪潮下,你認為傳統(tǒng)媒體的危機和機遇在哪?
羅昌平:所謂傳統(tǒng)媒體,一定是相對的,報刊相對于廣電,紙媒相對于門戶,門戶相對于社交媒體等。
傳統(tǒng)媒體轉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兩者基因不同,很可能需要犧牲一代新聞人,以此完成升級換代。
澎湃新聞:有人說陳彤從新浪離職,是門戶時代的終結,你怎么看這種說法?
羅昌平:老沉完成了兩次轉型,一是從論壇到門戶的開創(chuàng),二是從門戶到微博。這已經很不錯了。他離開肯定更好,原有模式沒有太大的周旋余地。
澎湃新聞:技術驅動型的公司,幾乎不生產任何內容,你覺得現(xiàn)在還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嗎?
羅昌平:不要過于沉溺于“內容為王”的表述。內容很重要,但話語權被攤薄了。比如,原來高官貪腐的事情,我所在的《財經》雜志可以壟斷一半,但現(xiàn)在不同了,不是其他媒體跟你競爭,而是所有線人與旁觀者都可以參與競爭,直接搶在你前面發(fā)出來,雖然是碎片,但在網絡大平臺可以合成一張拼圖。比你寫得更詳細,也更精彩。
澎湃新聞:你覺得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自媒體發(fā)展前景怎么樣?
羅昌平:我并不看好自媒體的商業(yè)前景,另外原創(chuàng)內容也接續(xù)不上。自媒體的本質之一,就是嚴肅的內容反而不受歡迎。跟自媒體相比,我更看好“自商業(yè)”,就是本來有商業(yè)資源,通過這樣的一個渠道來推廣,贏利前景很好。
對我而言,我擁有自媒體,原創(chuàng)的內容已經可以順利播出去。再加上這個公司平臺,做事的空間非常大。當然,我現(xiàn)在是公司CEO,要對投資人和團隊負責,我會對我的自媒體主題進行適度的調整。
澎湃新聞:有些公眾號其實是一個商業(yè)團隊在經營,很難說是一個自媒體?
羅昌平:如果是商業(yè)團隊運作,那就不是自媒體了。而且,類似的公司其實存在巨大的風險,錘子手機CEO羅永浩前段反思了他的行為,認為個人影響力與公司發(fā)展產生了沖突,粉絲經濟不可能代表一切,而只是一種商業(yè)形態(tài)之一。
對于新聞調查職業(yè)前景,“我仍然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
澎湃新聞:你心中有傳媒偶像這一說法嗎?
羅昌平:沒有,在中國,那么多偶像都在不斷崩塌。如果要說,就是報道水門事件的兩名調查記者。
澎湃新聞:你對新聞調查行業(yè)的前景樂觀么?
羅昌平:十年前,一稿成名的機會還不少,一篇報道會帶來很大的職業(yè)榮譽以及多重激勵,但現(xiàn)在很難了。行業(yè)的門檻高了,生活壓力也在加大,如果你只是做普通的“掏糞”,完全沒有意義了,你需要做其他社交媒體代替不了的東西。
對于前景,我仍然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就像股市,如果大家都認為跌到這種地步,還有什么擔心的?這時候更是抄底建倉的好機會。
澎湃新聞:在記者節(jié)這個特別的時候,有什么話對仍在路上的調查記者想說?
羅昌平:世界變化這么快,不妨讓自己慢下來。如果愛這一行,就發(fā)揮到極致。只要用心做了,一定會有回報。
澎湃新聞:很多新聞系畢業(yè)生憂愁出路,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
羅昌平:現(xiàn)在比我們當年艱難多了,光是買房這一條就會改變很多人的選擇。我對職業(yè)的選擇基于兩條,一是自己喜歡的,不計成本;二是高回報的,可能并不喜歡。如果兩者能結合,自然最好。我傾向于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這樣更容易成功,半路出家損耗太大。
- 責任編輯:隆洋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11“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65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34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