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爾·克拉克:對西方來說,講真話有多難?
關鍵字: 切爾諾貝利西方政客西方隱瞞的不僅是非法戰(zhàn)爭的真相,還有許多其他事情。在切爾諾貝利事故發(fā)生三年后,英國發(fā)生了希爾斯堡慘案,96名利物浦球迷被踩踏致死。這是英國體育史上最嚴重的災難。雪上加霜的是,事故責任被全部推卸到球迷身上。默多克旗下的《太陽報》在頭版聲稱,球迷們對著警員小便,并扒竊遇難者的財物。直到近30年后陪審團認定這些球迷是被“非法殺害”的,案卷里的錯誤才正式得到糾正,為96名死者伸張了正義。然而對于那些參與1984年南約克郡罷工——即所謂“歐格里夫戰(zhàn)役”——并受到警察“殘暴對待”的礦工來說,呼吁政府展開公開調(diào)查的“歐格里夫真相與正義運動”仍未等來答復。2016年,時任英國內(nèi)政部長的安伯·拉德表示將不會對此進行調(diào)查。
這哪里有什么公開和透明?
歷史學家形容歐格里夫沖突“仿佛中世紀戰(zhàn)役,包括了攻堅、戰(zhàn)斗、驅(qū)逐、追逃等環(huán)節(jié),是國家合法暴力的殘酷例證”
同樣的手段,也被用來掩蓋當權的那些有戀童癖嫌疑和其他不法行為的高官。直到今年,我們才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曾經(jīng)親自保護過一名據(jù)說“尤嗜童男”的保守黨資深議員。我們不知道蘇聯(lián)高官如果虐童是否會遭到起訴,也許不會;但我們知道,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的確發(fā)生過這種掩蓋丑聞的行為。誰又真的相信今天的英國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呢?
法國哲學家昂利·柏格森和奧地利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將社會分為“開放型”和“封閉型”兩種,但所謂的“開放”的西方社會并不如我們在外界引導下所認為的那樣“開放”。這種開放性不足以讓政客們坦率地承認西方外交政策直接或者間接地資助了恐怖分子,而正是這些恐怖分子把矛盾對準了西方國家的平民。西方國家對這個問題三緘其口,哪怕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案的襲擊者已被查明與在軍情五處掛了號的反卡扎菲武裝有關聯(lián),哪怕突尼斯海灘屠殺案的兇手就來自“被解放”的鄰國利比亞——他在那里接受了“伊斯蘭國”組織的訓練。
西方此類禁忌話題還有太多太多,其中有些我甚至不敢在本文中提及。相比之下,諸如“通俄門”或認為反種族主義的英國工黨內(nèi)部“充斥著反猶主義”等不誠實或缺乏事實依據(jù)的說法,卻大行其道。這些是我們能夠談論的話題,事實上,某些評論員除了這些,其他幾乎什么也不談。
最大的諷刺在于,就在我們被告知HBO的《切爾諾貝利》揭露了蘇聯(lián)“封閉”體制的腐敗的同時,一位真正信仰開放、透明、新聞自由和政府問責制的人,卻在所謂“開放”的倫敦城里頂級戒備的監(jiān)獄中受苦受難,面臨可能被引渡至美國并被判處175年監(jiān)禁的命運。維基解密創(chuàng)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罪行,就是想向我們展示隱藏在幕后的真相,他遭受的迫害絕不亞于上世紀80年代我們時有耳聞的蘇聯(lián)異見人士。
有人說,長期斗爭會使你越來越像你的宿敵,至少越來越接近對方在你描繪之下的形象。回顧冷戰(zhàn),再放眼當下,這種說法似乎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
今天的西方國家缺乏透明度和開放性,撒謊已成為新常態(tài),像極了當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fā)生時它們口中的蘇聯(lián)。
我好奇的是,西方的戈爾巴喬夫在哪里?我們迫切地需要他推出西方版的開放政策。
(觀察者網(wǎng)李翠萍譯自《今日俄羅斯》網(wǎng)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最后更新: 2019-06-21 08:26:51
-
想給貓剪個老虎造型,卻喜提一臺“手風琴”...
2019-06-21 08:16 觀察動物 -
敘外長請求中方協(xié)助打擊伊德利卜武裝分子
2019-06-21 08:02 中國外交 -
伊朗擊落美無人機后,印度在阿曼灣部署兩艘軍艦
2019-06-21 07:32 伊朗局勢 -
西方輿論強烈批評美國:強征關稅破壞規(guī)則擾亂秩序
2019-06-21 06:47 中美關系 -
他離首相之位又近一步
2019-06-20 22:37 不列顛 -
西方制裁這么多要么直接跪了?普京回應,還提到了中國華為
2019-06-20 22:35 俄羅斯之聲 -
習近平抵達平壤開始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
2019-06-20 21:46 中國外交 -
人類的本質(zhì)……果然是復讀機?
2019-06-20 21:26 觀網(wǎng)看片 -
美媒終于注意到:中國“雙管齊下”
2019-06-20 21:14 中美關系 -
空客推新機型 美國航空下50架大單
2019-06-20 20:42 波音危機 -
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
2019-06-20 20:04 中國外交 -
中美經(jīng)貿(mào)團隊G20前是否會面?商務部回應
2019-06-20 19:40 中美關系 -
“梵高自殺手槍”被拍出125萬高價 但問題是…
2019-06-20 18:42 觀網(wǎng)看片 -
馬哈蒂爾:俄成MH17空難替罪羊
2019-06-20 18:13 馬航客機被擊落 -
特朗普從國會拿到46億美元邊境撥款,然而...
2019-06-20 17:32 美國政治 -
FBI問詢章瑩穎案嫌犯錄像曝光:謊言被拆穿后呼吸急促
2019-06-20 17:16 觀網(wǎng)看片 -
美參議員欲強行剝奪華為專利權,中方回應:奇葩
2019-06-20 17:10 中美關系 -
美議員提案禁止華為依美專利法尋求救濟,外交部:奇葩
2019-06-20 16:53 華為 -
“美女是國家品牌”,烏克蘭新總統(tǒng)這句話被罵慘了
2019-06-20 13:55 -
印度報復后,美國對其IT行業(yè)下手
2019-06-20 13:43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78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67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0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0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特朗普再向日本施壓:談不攏,考慮提高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
特朗普威脅后,日本表態(tài)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愿意干,我們快破產(chǎn)了”
-
是否會驅(qū)逐馬斯克?特朗普回應
-
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