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德爾:“老大哥”還是“兄長”?印度對尼泊爾無孔不入的認知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5-06-12 09:04:07【文/普雷姆·薩加爾·鮑德爾,翻譯/鯨生】
每一次印巴沖突結束后,新德里總會向全球各國首都派遣高級代表團。這不僅是危機外交,更是印度不斷演進的認知戰(zhàn)策略的復雜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協(xié)調行動塑造全球認知、為其立場正名,并在信息領域獲取戰(zhàn)略優(yōu)勢。
理解該策略需審視兩方面:印度更廣泛的國際形象構建,及其針對尼泊爾等鄰國的具體實踐。
在尼泊爾,歷史紐帶、地理毗鄰和復雜的權力動態(tài)共同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影響力熔爐。
一、塑造全球巨人:印度的國際形象架構
印度追求有利國際形象的動機是多元的,其核心戰(zhàn)略目標包括:作為一個大國(相對于中國)獲得的認可、吸引外資與技術、擴大貿易準入、在反恐議題上孤立巴基斯坦、管理海外僑民認知并反擊負面敘述(如針對克什米爾問題、少數(shù)民族權利)等。其認知戰(zhàn)的工具箱內容豐富多樣:
1. 外交敘事編織:
作為“最大民主國家”:這一核心支柱強調與西方共享價值觀,將印度定位為相對于非西方體制的一種穩(wěn)定、多元的制衡;該敘事在二十國峰會(G20)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論壇中被廣泛運用。
作為“世界導師”與軟實力:推廣瑜伽、阿育吠陀(印度傳統(tǒng)醫(yī)學)、寶萊塢、美食及精神傳統(tǒng),以培育善意并展現(xiàn)文化底蘊。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ICCR)及龐大僑民群體充當了推廣這一敘事的效力倍增器。
2024年底,由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主辦的第二屆印度-尼泊爾文化節(jié)活動在藍毗尼舉行 圖自: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
作為“發(fā)展伙伴”:通過彰顯自身發(fā)展歷程,提供援助、培訓和技術支持(尤在非洲和亞洲),印度正擴大影響力并呈現(xiàn)出相對中國貸款的替代方案。印度技術經濟合作計劃(ITEC)等倡議是關鍵載體。
作為“全球南方代言人”:在氣候談判、貿易規(guī)則及聯(lián)合國體制改革中,以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捍衛(wèi)者自居,并爭取支持與合法性。
作為“負責任的擁核國家”:強調克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承諾遵守全球核不擴散規(guī)范,以消解核擴散擔憂。
2. 經濟外交與互聯(lián)互通:
市場磁石:展現(xiàn)龐大的消費市場與增長潛力,吸引投資并促進經濟相互依賴,使合作伙伴更容易接受其政治立場。
基礎設施與投資:像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STC)這樣的項目或對伊朗恰巴哈爾港的投資,彰顯了印度的戰(zhàn)略輻射力與經濟領導力。
數(shù)字外交:推廣其信息技術實力(如統(tǒng)一支付接口UPI、身份認證系統(tǒng)Aadhaar等數(shù)字公共基礎設施)作為可出口的發(fā)展解決方案,提升其作為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強國形象。
3. 戰(zhàn)略傳播與媒體影響力:
全球媒體參與:主動接觸國際媒體(紙媒、數(shù)字、廣播),確保其觀點得到傾聽,尤其在危機時期。沖突后派遣代表團即體現(xiàn)這一點。
智庫與學術交流:通過資助教席、贊助會議并吸引學者參與,可建立長期學術影響力并塑造關于印度的輿論。
社交媒體主導:利用龐大的數(shù)字網絡(政府賬號、外交官、意見領袖)直接面向全球受眾傳播敘事,繞過傳統(tǒng)媒體的“守門人”。
反制虛假信息:設立專門機構及策略,主動識別并反擊被視為敵對方的敘事(尤其來自巴基斯坦,偶爾針對中國)。
2020年,尼泊爾政府封禁了一批在該國播放的印度新聞頻道
3. 展現(xiàn)全球領導力:
疫苗友誼:印度的新冠疫苗外交雖后期遇挫,卻顯著提升其仁慈、有為的全球角色形象。
氣候倡議: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及在氣候峰會上的強勢發(fā)聲,確立了印度在全球核心議題中的重要參與者地位。
維和貢獻:印度長期作為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的主要貢獻國,鞏固其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形象。
沖突發(fā)生后,印度向全球派出代表團的行動,通過以下方式體現(xiàn)認知戰(zhàn)本質:
掌控敘事權:按印度立場定義沖突的起因、過程與解決方案。
孤立對手:爭取國際社會譴責/制裁巴基斯坦(聚焦恐怖主義議題)。
安撫伙伴:重申印度的維穩(wěn)決心、對“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的承諾及負責任大國地位。
化解負面影響:預先遏止或反擊關于局勢升級風險及人道主義影響的負面報道。
二、尼泊爾的考驗:印度對喜馬拉雅鄰邦的認知影響力運用
印度與尼泊爾的關系獨具復雜性,其特征包括開放邊界、深厚的文化宗教紐帶(印度教、共享朝圣地)、深度的經濟相互依賴、歷史影響力交織,以及尼泊爾追求更大自主權的民族主義興起。相比其全球策略,印度對尼泊爾的認知戰(zhàn)略更加緊密、無孔不入,也更具爭議性。
印度對尼核心目標:
安全:防止尼領土被用于損害印度利益(歷史上涉及他國,當前主要警惕中國)。
穩(wěn)定:阻遏尼國內動蕩外溢(難民、武裝沖突)。
影響力:維持對尼外交政策與經濟選擇的主導權,限制中國“滲透”。
資源獲?。捍_保在跨境河流(水電、灌溉)及運輸通道上的合作。
化解反印情緒:管控歷史積怨與印度干涉指控所激化的負面敘事。
尼泊爾民眾在加德滿都抗議印度修建的邊境公路穿越尼境內
印度在尼的認知工具箱:
1. 占主導地位的媒體與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
飽和度:印度新聞頻道(印地語/英語)主導了尼國內的有線電視,塑造其對地區(qū)及國際事件的認知,且往往反映印度視角。
語言優(yōu)勢:印地語普及助推印度媒體及文化產品滲透。
影響本土媒體:歷史淵源、印度企業(yè)的廣告收入、獲取印度信源的便利性及直接接觸,共同營造了一個使印方觀點更加突出(甚至有時不加批判地被接受)的報道環(huán)境。關于印度間接扶持尼泊爾親印媒體的指控持續(xù)存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特朗普想攪黃AUKUS,有人急了:正中中國下懷
2025-06-12 08:3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又要“膽怯”?
2025-06-12 08:2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韓軍:朝鮮對韓廣播今日停止
2025-06-12 08:25 三八線之南 -
特朗普官宣:“金卡”網站上線
2025-06-12 08:16 美國一夢 -
美國俄亥俄州化學品泄漏,數(shù)百名居民被疏散
2025-06-12 07:14 -
-
普京:新國家軍備計劃應重點關注“核三位一體”力量
2025-06-12 06:43 俄羅斯之聲 -
特朗普這么干,是想避免五年前那一幕?
2025-06-11 23:38 美國一夢 -
一天發(fā)生24起恐襲!中使館:盡快轉移
2025-06-11 23:04 -
被拒后,特朗普:越來越沒信心,但伊朗別想擁核
2025-06-11 22:47 伊朗局勢 -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落實清單
2025-06-11 21:42 中國外交 -
特朗普:不排除和解
2025-06-11 21:21 -
“解放”洛杉磯,特朗普派了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還要多的美軍
2025-06-11 20:58 美國一夢 -
“加拿大得改善對華關系,對沖美國風險”
2025-06-11 20:30 -
俄羅斯:愿意協(xié)助伊朗將過剩核材料運走
2025-06-11 18:41 伊朗局勢 -
“是否視中國為威脅?”澳總理回懟
2025-06-11 18:19 觀察者頭條 -
中非維護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長沙宣言(全文)
2025-06-11 17:33 非洲之窗 -
澤連斯基指責匈牙利覬覦領土:看看你們特工在干什么
2025-06-11 17:32 烏克蘭之殤 -
北約秘書長妄議中國軍力建設,我使館駁斥
2025-06-11 17:22 中國外交 -
詳訊來了!美方表態(tài):將與中方相向而行
2025-06-11 17:06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