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絕大部分器件燒蝕銷毀
關鍵字: 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天宮一號墜落【觀察者網(wǎng)綜合】據(jù)新華社北京4月2日報道稱,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經(jīng)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jiān)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qū)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區(qū)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為中國載人航天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它的回歸還曾引發(fā)外媒“驚詫”。隨著天宮一號化為天際無害的流星,所謂“有毒航天器撞向地面”的炒作也不攻自破,留下的只有中國航天人堅定前行的腳步。
與神舟飛船對接狀態(tài)的天宮一號
筑夢天宮
2008年9月28日,天宮一號發(fā)射計劃首次得到披露,但是對大多數(shù)中國民眾來說,認識它的契機是2009年1月26日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當時主持人以自豪的語氣宣布:中國將發(fā)射屬于自己的空間站。
天宮一號模型在200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亮相(春晚視頻截圖)
天宮一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nèi)工作與生活需要。就空間站而言天宮一號并不算大,然而它對中國航天技術的意義十分重大:這是中國發(fā)射的第一個實驗性空間站,正是在天宮一號上,中國突破了至關重要的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它的每一個一小步都都是中國航天技術的一大步。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fā)射成功。打破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蘇美兩國在全世界對載人航天對接技術上近50年的壟斷。
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交會對接模擬圖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xiàn)與無人飛船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實現(xiàn)地面控制下的太空飛行器的自動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8日,與載人飛船神舟九號成功對接,這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器交會對接,28日再次對接。中國突破了航天器自動交會對接和航天員手動控制下的交會對接技術。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隨后,宇航員王亞平在空間站中進行了51分鐘的太空授課,展現(xiàn)了中國軌道飛行器強大的天地數(shù)據(jù)交流能力。
王亞平進行太空授課(央視報道截圖)
截止到2013年9月,天宮一號已經(jīng)走完了其兩年的設計壽命。然而天宮一號卻比科學家預計的更加就“堅挺”,狀況依然良好。隨后天宮一號轉入了發(fā)揮余熱的拓展任務飛行階段。在拓展飛行的一年間,開展了太陽電池翼發(fā)電能力測試、備份姿態(tài)測量和控制模式切換、4b發(fā)動機變軌等一系列拉偏及備份飛行模式試驗,為開展太空環(huán)境探測及對地觀測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2016年3月,我國中止了與天宮一號的數(shù)據(jù)連接,天宮一號宣告“壽終正寢”,進入最終返回地球階段。然而恐怕不會有人想到,這才是它開啟“輝煌新篇章”的開始。
備受“矚目”
從2015年開始,就不斷有外媒宣布天宮一號已經(jīng)“失控”,即將“撞向地球”,而在天宮一號軌道出現(xiàn)明顯下降,接近重返大氣層的2018年初?!疤鞂m一號撞擊地球”,“天宮一號殘骸威脅極大”的報道也達到了一個高潮。
部分外媒報道整理(圖片來源:@環(huán)球時報)
部分“天文愛好者”和“業(yè)余航空專家”還給出了“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區(qū)”,還煞有介事地列出了一個個可能被砸中的主要城市
某外媒渲染的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區(qū),其實就是天宮一號軌道(傾角43°)的運行地面軌跡
由于軌道原因,“天宮一號”在北緯和南緯43°附近停留的時間最長,于是美國網(wǎng)站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網(wǎng)站便宣布“天宮一號極有可能墜落在北緯和南緯43°左右”。
正巧,北緯43°經(jīng)過北海道,一貫秉持右翼立場的日本《產(chǎn)經(jīng)新聞》揪住這一點借題發(fā)揮,大肆渲染“天宮”威脅。
然而,即便是這些帶節(jié)奏的外媒自己也承認:航天器對人類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極小,實際上至今從未有人被回歸地球的航天器砸中過。
歐洲航天局在德國達姆斯塔特設有分站機構,在這里工作的專門研究人造太空物體殘片的專家Stijn Lemmens告訴法新社:“過去60年以來,我們大約經(jīng)歷過6000種不同的失控人造太空物返回地球的情況,大多是廢棄的衛(wèi)星和火箭的上半部分。砸到人身上的情況只有一例,但并沒有對那個人導致多大傷害?!?
美國人Lottie Williams在1997年跟一塊落入地球的美國火箭第二級碎片擦肩而過,并未受傷
Lemmens表示:被天宮一號的碎片砸中的概率是1.2萬億分之一,被閃電擊中的概率還要低一億倍。
實際上,天宮一號自重與神州七號相仿,在航天器家族中并不算大,又是從大氣層以外返回地球,返回過程中受到的燒蝕非常嚴重。它有不同于飛船的返回艙,沒有進行熱防護,基本不可能有殘骸“幸存”到能對地面構成威脅。因此天宮一號給人類的威脅甚至遠不如一個執(zhí)行過任務的火箭第二級。
4月2日,“天宮一號”返回大氣層,外媒并沒有發(fā)現(xiàn)“劇毒”的殘骸從外太空一頭砸下來。在4月2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答記者問稱:據(jù)中方有關部門監(jiān)測分析,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再入地點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區(qū)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據(jù)我了解,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對地面造成損害。
外媒總想把天宮一號描繪成吉翁砸下來的殖民衛(wèi)星
負重前行
蝲蝲蛄再怎么叫喚,也要種莊稼。中國航天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止。就在外媒熱炒天宮一號“失控”的時候,之前作為天宮一號備份的天宮二號于2016年9月15日發(fā)射升空。
由于天宮一號已經(jīng)攻克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天宮二號有幸成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除了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以外,還得以開展一系列航天醫(y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其中不乏一批體現(xiàn)科學前沿和戰(zhàn)略高技術發(fā)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包括空間冷原子鐘實驗、伽瑪暴偏振探測、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等等。
而在天宮二號退役之后,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一艙、夢天號實驗二艙、巡天號太空望遠鏡構成的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正式開建。整體規(guī)模達到100噸以上。中國將有望達成長久不斷續(xù)的空間常駐任務。長期乘航天員人數(shù)2至3人。設計壽命10年。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寶辰
- 最后更新: 2018-04-02 18:54:02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