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語道破:愛潑斯坦文件,是特朗普的一場大型對內(nèi)“服從性測試”?
【視頻/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沈逸】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美關系。
先說特朗普最近的情況。首先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美在倫敦談框架協(xié)議時,新華社發(fā)的那張照片:美方三個談判代表、中方三個談判代表站成一排拍照。
這張照片有個大彩蛋:盧特尼克(商務部長)和貝森特(財政部長)在打架。境外已經(jīng)傳過一輪,我覺得關注度不夠。拍這種集體照,正常情況下胳膊不會碰到一起,碰了也會自然分開。但照片上,盧特尼克和貝森特兩條胳膊是疊在一起的,沒有縫隙,而且不是直的,是彎曲的、單側向外發(fā)力。貝森特明顯后仰,盧特尼克往前頂,就像美式電影里小男孩打架。這時候該有蘇西·威爾斯跳出來喊“Grow up!”了。貝森特據(jù)說在八角籠訓練過,據(jù)說馬斯克在白宮就是被他一個肩撞,眼角青了,還說是兒子打的。大家懂這意思吧?
這張照片可以幫我們建立對特朗普執(zhí)政團隊的基本認知。
這是中美雙方經(jīng)貿(mào)磋商團隊,面對全世界拍照的正式場合。雙方各自代表國家利益進行國家級談判。你看《慶余年》里辛其物的談判,“大國自有雅量”,慶國和北齊代表會互相打嗎?北齊代表會自己先打一架嗎?就在這張照片前,日本傳出消息,貝森特、盧特尼克和格里爾跟日本談判時,把日本代表晾在一邊。不是像當年萊特希澤扔紙飛機羞辱人,而是他們?nèi)齻€自己先吵起來了,吵美國的談判方案是什么。日媒報道說日本代表的表情,就像動畫片里烏鴉在頭頂飛過,頭上三條黑線——你們?nèi)齻€自己都沒談好方案,就來跟我談?
特朗普政府團隊在重大議題上的談判議價能力,由此得到經(jīng)典體現(xiàn)。這種體現(xiàn)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它的草臺班子成色。對這個草臺班子提出的要求,哪怕自稱是“大棋黨”、有深遠考量,大家也要主動去魅降噪。首先克服“皇帝新衣”陷阱,洞穿表面浮夸詞藻,掌握本質(zhì)。
第二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方的能力。
最近兩條報道:第一條,路透社說中國稀土材料構成的永磁鐵出口同比增長600%多(當然比去年低);緊接著第二條消息,即稀土中最重要的兩種軍用材料(比如銻),出口量同比下降了90%。這意味著中國的戰(zhàn)略礦產(chǎn)出口管制體系正在精細化。我們構建了梯度管制列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產(chǎn)品,適度根據(jù)規(guī)則和對方反應,決定電動汽車和純民用領域產(chǎn)品的出口。讓體系嚴格服從服務于中國國家利益訴求。
中美戰(zhàn)略競爭博弈,相當程度上是政府治理能力和體系的博弈。不能只看紙面,尤其要避免把紙面寫的東西等同于實際效果。這些案例幫我們構建更有效的研究指標,洞穿詞藻,看到本質(zhì)。這對理解把握今天的中美關系非常重要,因為不確定性、表演性和花樣性太多。
回到特朗普本人,他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兩個特征越來越明顯。
第一,美媒描述的“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他的談判博弈策略,最終收尾就是“特朗普贏學裝飾下的TACO”。他有一套“特朗普永遠勝利、永遠正確”的邏輯。做任何事都是他贏,數(shù)據(jù)、事實、勝利張口就來,他想得開、心胸開闊、樂觀開朗。只要他樂意就是贏,你永遠無法戰(zhàn)勝他,因為即使你贏了,他也會說“我用臉攔截了你的子彈”。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就是他贏。
當年特朗普崛起時,一個顯著特點是與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群體的緊密關聯(lián)。他曾說:就算我在紐約第五大道當街開槍殺人,我的支持者仍對我不離不棄。當時大家沒當真,覺得他自我感覺良好,但好歹知道分寸。結果最近愛潑斯坦文件這事,特朗普的態(tài)度和敘事經(jīng)歷了一種“難以名狀的低語”。他突然說文件是編造的,是民主黨用來騙人的。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愛潑斯坦案前期和總統(tǒng)選舉中,特朗普及其核心支持者對案子的標準描述是什么?有名單,有深層國家,是民主黨阻礙調(diào)查、拒絕發(fā)布名單、拒絕追責、袒護權貴、犯錯遮掩。選特朗普上去,“我告訴你真相”?,F(xiàn)在他上來告訴你說真相是“Nothing”,全是假的,沒有客戶清單,不存在爭議。他甚至說整件事是民主黨編造虛假文件騙共產(chǎn)黨人。
特朗普此時對MAGA眾的想法就是:“嘿,我是你們的神,我說什么你們就信什么,忘記過去,覆蓋記憶?!蹦壳皼]有證據(jù)證明他有特殊原因(比如可能發(fā)現(xiàn)卷入更深而投鼠忌器),我更傾向于特朗普自戀型人格過度膨脹,踏空失控了。他有點膨脹忘乎所以,甚至可能想用這種方式對核心支持者做服從性檢驗:“看,我這樣翻轉事實,他們?nèi)詿o條件支持我,我多有魅力、多能干!”
這件事告訴我們,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核心決策團隊集體處于特殊狀態(tài)的美國政府。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做出正確決策、保守承諾并有效履行的能力,很可能存在超乎預期的巨大不確定性。
第三件間接相關的事:英偉達老總黃仁勛最近訪華。
很明顯他的H20顯卡恢復對華出口,是美方精心設計牌組中的一張。對我們一些頭部企業(yè)來說,可能緩解了急需(急需程度另說)。但很快不出意料,干擾出現(xiàn)了。
第一,美國國會魔怔人(比如所謂“中國問題委員會”)跳出來了,邏輯是“打死不能賣”,只能更強硬,賣了就是幫中國發(fā)展AI大模型。他們還有更順暢的邏輯:過去幾十年你都說出口后中國會如何,那自主產(chǎn)業(yè)怎么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他們沒有長期主義。面對這種必然干擾,
在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穿著唐裝用中文開場演講的黃仁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特朗普有“Always Chicken Out”(總退縮)的特點,他現(xiàn)在對中美領導人峰會或訪華期待很高,可能成了華盛頓決策圈里最不鷹派、甚至是最“親華”的一個體。
但問題在于,結合剛才特朗普在愛潑斯坦案上的表現(xiàn)和他的整個認知結構,如果他關注的是收獲所有場合的短期榮耀,當他覺得“有限度向中國釋放緩和信號,允許恢復某些產(chǎn)品(比如顯卡)出售已是足夠大的讓步”時,他是否有意愿真正管控團隊,讓任何一項對華政策,尤其是表面具合作協(xié)調(diào)性的政策,穩(wěn)定長期落實執(zhí)行?這點值得觀察。
現(xiàn)在最新發(fā)展證明需要強化而非減弱擔憂:據(jù)美媒報道,黃仁勛已明確表示,他的H20不會重開生產(chǎn)線,只是在清庫存。這就微妙了。如果只是清庫存,意味著這是一種向強硬派交代的妥協(xié)。而對特朗普來說,“我已經(jīng)讓他賣給你了,你還能怎樣?”他不會按我們理解去兌現(xiàn)承諾。這進一步給中美關系蒙上一層不確定性。
短期內(nèi)你與他達成的任何實質(zhì)性合作交易,都必須面對這個現(xiàn)實。就像雙方領導人通話時,中方委婉但直接的表態(tài),“中國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泵绹?,至少這屆美國人,不指望他們言必行、行必果,很難按中國預期達到滿足。對此大家要充分認識。
第二點,這不見得是壞事。它告訴我們:盡管中美關系有起落,現(xiàn)在處于階段性緩和,但在中長期,美國基于霸權衰落的預防性心態(tài)、焦慮心態(tài),對中國采取的預防性行動趨勢不會改變。
他的所有政策在美國國內(nèi)政治生態(tài)中,無論名義或實質(zhì)層面,都需要接受“中國威脅論”和“對華強硬”的雙重檢驗。對他而言,國內(nèi)政治結構能順暢出臺的政策,都必須服務于這個大目標。有人寄望特朗普能扭轉這個大目標,我表示謹慎,可以再看。以愛潑斯坦案來說,在特朗普自己塑造的強有力政治生態(tài)面前,即使他個人也難幸免。
當然短期(從現(xiàn)在到年底)我們?nèi)钥捎兴诖?,甚至保持謹慎樂觀。因為關稅導致的輸入性通脹跡象在6月已出現(xiàn)。哈耶克的經(jīng)濟規(guī)律讓我們有理由保持對中美戰(zhàn)略博弈的謹慎樂觀。中長期對中國來說,底層邏輯也愈加清晰。中國發(fā)展、中美競爭相關領域沒有捷徑,一切最終落實到硬實力。
當然,戰(zhàn)術上,短期我們可以與美方博弈,短中長期的合作協(xié)調(diào)也必然客觀存在。但大趨勢主軸——霸權國對后來居上者的猜忌、不信任、充滿焦慮的預防性行動——仍是不以我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這種博弈,有時不僅僅是充滿不確定和不穩(wěn)定,而是充滿隨意性、令人沮喪乃至難以理喻的波折反復,可能是我們必須學會長期共存的一種客觀存在。他就是這樣的領導人,他下面的團隊無法像濾波器那樣濾掉雜波,只會將其放大。當然我們因此也會看到更多自我抑制的東西。有人說我們不需要“戰(zhàn)忽局”,因為美國人自己搞了一個,專門忽悠他們自己的決策核心,最終結果會讓他們付出慘重代價。
在此過程中,除了觀察,我們要做好各種防沖擊準備,同時維持穩(wěn)定持久的心性認知,不要被人像拗鋼絲一樣弄疲憊認輸。認準一條道路,對方愿意有所緩和,在不影響、不改變我們原有大戰(zhàn)略方向的情況下,選擇性地吸納利用。沒必要人為搞僵,更沒必要因階段性變化做之字形折返。相信歷史最終會給出讓大家都滿意的結果。今天就講到這,謝謝大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泰柬邊境沖突,中國駐柬使館提醒
2025-07-24 14:50 -
馮德萊恩:中國8億人口脫貧,令世界震撼并受到激勵
2025-07-24 14:28 -
“萬一哪天我瘋了……”
2025-07-24 13:50 -
饞哭了,菲律賓想反悔:日本才15%,咱能不能也…
2025-07-24 13:3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泰軍稱出動6架F-16,空襲摧毀柬軍兩個指揮部
2025-07-24 12:48 -
“法國第一夫人其實是男人”,馬克龍怒了
2025-07-24 12:45 -
加拿大省長悟了:美國把我們當敵人,我們必須找中國
2025-07-24 12:38 觀察者頭條 -
軟件設計方案新突破!“為中國未來戰(zhàn)機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2025-07-24 11:40 航空航天 -
習近平:中歐都是國際社會中的“大個子”
2025-07-24 11:22 -
習近平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2025-07-24 11:09 -
韓財長都到機場了…美方通知:臨時有事,鴿了
2025-07-24 11:01 三八線之南 -
“不情愿,但大多數(shù)歐盟成員國準備捏著鼻子認了”
2025-07-24 11:0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司法部長早就告訴特朗普:你上愛潑斯坦名單了”
2025-07-24 10:57 -
習近平將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2025-07-24 10:44 -
突發(fā)!泰柬在邊境地區(qū)發(fā)生交火
2025-07-24 10:33 -
特朗普滿嘴跑火車:英偉達是什么鬼,想過拆分
2025-07-24 10:23 人工智能 -
“布魯塞爾意識到了,歐盟防務也靠中國…”
2025-07-24 10:19 -
美候任大使揚言“對抗中國”,阿根廷省長:滾回家去
2025-07-24 09:00 中國-拉美 -
萬斯承認:中國趕上來,是美國領導人蠢
2025-07-24 08:24 人工智能 -
譚德塞:加沙正陷入“人為造成的大規(guī)模饑荒”
2025-07-24 08:20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評論 10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評論 45“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116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特朗普又開火:她必須立即辭職!
-
特朗普竟稱“比比是戰(zhàn)爭英雄,我也是”,美媒:???
-
“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nóng)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wǎng)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