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殷弘:面對美國,中國最好的戰(zhàn)略是什么?
關鍵字: 中國外交中美中國外交政策印度中印中美關系APEC【對北京方面來說,最重要的對外關系,莫過于與美國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如果理不順周邊關系,中國便無法處理好中美關系。APEC上云集了中美和亞太地區(qū)重要國家的領導人與高官,是周邊外交和中美外交的重要舞臺?!?/strong>
中國的外交政策籠罩著一層不確定性。對北京方面來說,最重要的對外關系,莫過于與美國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然而,海事競爭和糾紛使中美關系和周邊關系都遭遇了困難。展望未來,中國將在近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和周邊國家產(chǎn)生戰(zhàn)略競爭和對抗。北京的“修昔底德陷阱”不在陸地上,而在海洋里。
審視中美關系的重要特征,必須記住以下基本事實:隨著全球化的加深和地緣政治角力的回歸,中美關系將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千頭萬緒、層次復雜、動態(tài)多變、意義重大——畢竟,一洋相隔的中美兩國,一個是經(jīng)濟茁壯成長的全球最大發(fā)展中國家;另一個是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發(fā)達國家。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和美國既不是敵手,也不是普通的伙伴。中美關系瞬息萬變,其中既有競爭和對抗的元素,也有協(xié)調(diào)與配合的成分。雙方都需要了解,一旦對方感覺遭到怠慢、或由于誤解與偏見造成重大政策、關鍵利益、實際能力或基本方向被對方誤讀,雙邊關系將落入潛在陷阱并受到傷害。任何一方試圖使用嚴厲手段,通過脅迫制服對方;或魯莽地過度反應,在政治上都是失算的,在戰(zhàn)略上都是愚蠢的。
鑒于這種情況,面對美國,中國最好的戰(zhàn)略是什么?在我看來,北京必須堅決而穩(wěn)妥地行動,向華盛頓施加壓力,使其接受中國的戰(zhàn)略權利;最終使兩個卓越的世界大國迎來一段相互適應、和平共處的時期。在某些情況下,有必要采取堅決的行動;在另一些情況下,應該保持謹慎。正如毛主席曾提醒我們,要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目前中國領導層雙管齊下,一方面“只爭朝夕”,積極采取行動;另一方面明白“欲速則不達”,謹慎地避開陷阱。
中美關系與中國周邊關系密不可分。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如果理不順周邊關系,中國便無法處理好中美關系。針對中美關系間不利因素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的區(qū)域鄰國是中美產(chǎn)生摩擦或困擾的根源所在。北京和華盛頓的利益著眼點不同,在北京看來,華盛頓的行為,煽動、利用或加劇了這些結構性摩擦和競爭。因此,要達到我前面提到的那種長期性戰(zhàn)略適應,不管是辯理還是交利,中國都必須在亞太地區(qū)爭取更多的朋友和戰(zhàn)略合作伙伴,或至少鼓勵這些國家做到公正,不倒向某一方。與此同時,面對敵對鄰國或華盛頓的附庸,北京還必須采用“中和”手段化解威脅。
去年10月中央周邊外交工作會議召開后,中國政府在周邊外交的重點工作中更有創(chuàng)意、更加務實,也更有成效了。然而,由于周邊外交工作目標多樣,國際環(huán)境日益復雜,中國與日本和菲律賓的對峙僵持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已擱置冷卻數(shù)月的中越海事爭議,出現(xiàn)惡化的轉折。繼北京宣布在中國東海劃定防空識別區(qū)(ADIZ)以來,華盛頓就中國南海問題發(fā)布激烈言辭,做出挑釁行為,使情況更加復雜。
這還不是全部。中國和朝鮮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地緣政治和戰(zhàn)略意義,然而它正處于歷史最低點。當莫迪在總理競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后,北京和新德里之間相互競爭或彼此協(xié)作的可能性都增加了。華盛頓和東京都下足力氣爭取印度新政府,欲使其成為遏制中國崛起的合作伙伴。印度總理莫迪似乎將計就計,使地緣政治利害關系更加突出,國際形勢更加復雜。
所以,最重要的是:中國正與鄰國和美國進行著高風險的博弈。雖然堅持方向是很重要的,但我們也需要有新的思維。
首先,中國應坦誠地重新評估其外交政策的優(yōu)先級別。盡管中國的外交利益現(xiàn)已遍及全球,但不可大而無當,片面追求遍地開花;而應有的放矢、重點突破,專注于真正重要的外交關系。
在此,應謹記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它對中國重新調(diào)整美國和周邊政策不無教益:
“面對各種事實和情況,將最緊迫和重要的因素從沒那么緊迫和重要的因素中區(qū)別出來,是很重要的……要確定我們?yōu)榱藨?zhàn)爭需要動員多少資源,首先要審視敵我雙方的政治目標。我們必須對敵人的實力、敵方政府及人民的秉性和能力有全面的評估,并對我方進行同樣的評估。最后,我們必須了解其他國家的政治傾向,了解即將到來的戰(zhàn)爭將對它們造成何等影響。全方位、多層面地進行評估,是一個巨大的任務?!?
換句話說,中國要達成宏偉的目標,關鍵要運籌帷幄、拿捏適度。
(本文于10月30日發(fā)表在香港“中美聚焦網(wǎng)”,觀察者網(wǎng)楊晗軼翻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