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穿共享按摩椅的“躺賺”謊言
關鍵字:作者 | 范向東 編輯 | 李清樂
自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各種共享概念層出不窮,這些項目披著“共享”的皮,卻干著租賃的事,但最后大多數項目都是鬧騰一番后“掛掉”。
今天,我們要說個“異類”——共享按摩椅,它也曾熱鬧一時,但在共享經濟退潮后卻沒有涼掉,相反,公共場所的共享按摩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這個被稱為“躺賺”的生意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
偽共享“躺賺”之坑
雖然稱之為“共享按摩椅”,但市面上的共享按摩椅平臺并非將閑置按摩椅進行共享獲利,而是定制采購后進行市場投放,本質上還是“分時租賃”,且必須是固定的場所進行消費。因此,相比共享單車,共享按摩椅沒有了押金門檻,金融屬性相對要弱一些。
當前,共享按摩椅的消費場景分別(如圖):
按摩椅被主要投放在購物中心、機場、電影院、游樂場、KTV、酒店等各種休閑娛樂場所或公共出行場所。其在人流量越大、停留等待時間越長的場景中,被用戶使用的概率就越高。
一般共享按摩椅的收費都不太高,最常見的階梯定價分為:10分鐘10元、15分鐘13元、20分鐘16元、30分鐘20元。除了基礎按摩服務外,還可以一些多元化收入,例如在平臺APP、公眾號中植入商城,鼓勵用戶在賬號中儲值,在按摩椅提示板、電子屏幕上做廣告位服務等。
綜合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人的看法,按摩椅的優(yōu)勢有三:
第一、售賣變租賃,以前按摩椅廠商都是把產品賣到用戶家中獲利,受眾有限;現在移動互聯網提供了讓按摩椅分時租賃的模式得以成立。
第二、高毛利,用戶按摩從過去一小時50、100元變成一次5元、10元,但一個人工一年的成本是一個按摩椅成本的20倍。
第三、回本快,平均一臺機器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其中,租金占成本大約30%-40%,單機回本周期在6~10 個月。
某些投資人認為,“共享經濟賽道中,自助按摩椅是一個被低估的品類,按摩不僅是消費升級,在等待的場景里也是剛需。”
而共享按摩椅“躺賺”的立足點,則是在等待場景中,人們需要休息的方式,投放共享按摩椅,就能被高頻使用。一臺按摩椅有3~5年的更換期,不到一年就能回本,此后就是凈賺期。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偽共享下的按摩椅打著“躺賺”的旗號,實質上掩埋了一些問題,簡單舉仨:
安全隱患
首先,共享按摩椅號稱“微SPA”,有偷換概念之嫌,消費者在理療店里按摩跟在按摩椅上按摩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按摩椅只是消遣、休閑、身體放松的一種運動器械。光明網上一篇題為《公共按摩椅并非人人能用》的文章提到,按摩椅使用硬物通過機械擠壓、沖擊、頂壓來模仿人手按摩,容易損傷筋膜。
今年5月,杭州一名女子在使用火車站按摩椅時發(fā)生故障,長頭發(fā)被機器夾住,消防人員趕來才獲救脫身。此外,還有按摩椅一旦開始按摩,不到規(guī)定時間就不能停止,如果強行脫身,也可能產生安全隱患。
衛(wèi)生問題
如果投放在公眾場所,能夠保證共享按摩椅更高的使用率,但同樣人魚混雜,尤其是夏天穿著少,出汗多,按摩椅直接接觸人的皮膚,也不可能做到一人一消毒,如果要按摩,暴露在外的胳膊、脖子、腿要被皮套裹住,可能存在衛(wèi)生問題。
虛假繁榮
如果共享按摩椅不開機使用,也發(fā)揮作為椅子的功能性。而越是有停留、休息需求的場所,越需要椅子的功能,只坐不開機的人也很多,按摩椅往往在人流高的地方投放,得到的可能會是大量的“假流量”。針對這一問題,有的按摩椅會在閑坐一定時間發(fā)出聲音提示,但這種設定在公共場合顯然有些尷尬。
當初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都曾拿出過“高頻、剛需”的說法,但資本的潮水退去后,只留下一地雞毛。共享按摩椅“躺賺”,分明是忽悠人的套路,卻已有上市企業(yè)、知名投資機構入場,并且市面上的小共享按摩椅平臺也在持續(xù)增多,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大玩家“新瓶裝舊酒”
如果挖一下共享按摩椅平臺的背景,很容易發(fā)現背后有上市公司的推波助瀾。
在虎嗅整理的表格中,我們能看到現在共享按摩椅的主力玩家們有一個共性:基本背后都與按摩椅制造商關聯,或與按摩椅制造商達成戰(zhàn)略合作,例如,樂金健康、榮泰健康、奧佳華都是上市公司。
這些玩家都選擇直營、聯營兩種方式運營。直營以租金向物業(yè)換取點位投放,按摩椅品牌方拿取全部收入。聯營則與物業(yè)共同負擔成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例如物業(yè)負擔全部成本,品牌方提供運營抽取8%的收入,或者物業(yè)只提供場地即可,按一定比例抽取按摩椅收益。
除了上市公司,這些大玩家背后也有資本在推動。投資人不傻,肯定不會被“躺賺”忽悠,那到底這個生意賺不賺錢呢?我們看一個披露了業(yè)績的玩家。
摩摩噠由榮泰健康通過子公司上海稍息創(chuàng)建,通過在線下鋪設按摩椅拓展業(yè)務盤活產能,并且在APP和公眾號內接入網上商城,銷售摩摩噠品牌及其他商品,目前有直營和加盟兩種運營方式。
據榮泰健康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摩摩噠累計鋪設共享按摩椅 72787 臺,而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摩摩噠鋪設了 52584 臺,也就是說2018上半年,摩摩噠共享按摩椅新增 20203 臺。
從榮泰健康披露的數據看,2018上半年,上海稍息營收2.03億元,凈利潤1444萬元,凈利率7.1%。按摩椅被算入固定資產折舊,雖然不可能短期回本,但共享按摩椅還是可以盈利的。
再看榮泰健康2017年的財報,其“體驗式按摩服務(即共享按摩椅)”的毛利率為42.04%,還是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其他與制造商合作的共享按摩椅平臺則可能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畢竟制造商親自下場,中間會少一個采購環(huán)節(jié)。其硬性成本主要來自制造成本與投放成本,運營成本相比共享單車要低不少。
不過,與2017年同期12.4%的凈利潤相比,2018上半年上海稍息的凈利潤降至7.1%。對此,榮泰健康表示許多新進競爭者加入到共享按摩椅行業(yè)中來,加劇了行業(yè)競爭,提高了場地獲取成本和場地租金費用等,在2018 年將更加注重已鋪設按摩椅的優(yōu)化管理,提升已有網點的經營效率。
國聯證券分析認為,目前按摩椅行業(yè)滲透率不足1%,明顯低于日韓等市場,為何現在就開始競爭?通過觀察,我們認為從點位投放角度看,共享按摩椅類似無人貨架,優(yōu)質點位是有限的。
我們能從榮泰健康的預付款名單一窺端倪。在預付款前五名中,有三名預付了租金,而這三名分別是金逸影視、萬達傳媒、華誼兄弟,旗下都有大量影院。
在2017年,上海稍息與萬達簽署了為期5年的排他合作協(xié)議,合作期間稍息計劃在全部萬達體系下的媒介資源投入3億元以上。
很明顯摩摩噠在重點布局影院點位。這很好理解,影院往往需要等待,而觀影是一個需要久坐的場景,將影院最佳觀影區(qū)的座位換成按摩椅,就能保持較高的上座率。同時影院篩選了消費人群,每場電影放映完畢后會打掃衛(wèi)生,便于按摩椅的維護。
事實上,前面圖中大部分玩家都有影院投放,典型的是碼客街,主要做影院場景。通過總結,按摩椅的主要優(yōu)質點位應該在影院、購物中心、車站、機場等候車場景,尤其是影院,未來會成為,或者已經成為共享按摩椅玩家交火的陣地。
而共享按摩椅能爆火,背后有按摩椅制造商的推動。風口制造了大量產能需求,制造商能通過銷售按摩椅大賺一把,同時降低了按摩椅的使用門檻,起到教育按摩椅市場的作用。同時共享按摩椅確實能夠盈利,可以成為榮泰健康等制造商在銷售之外新的利潤增長點。
小玩家“畫皮”:微商、理財
不過,像影院、購物中心、交通樞紐這些地方,往往是上面這些有資本助推的大玩家才能入場的地方,其他一些小玩家,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虎嗅采訪到一家杭州的共享按摩椅初創(chuàng)平臺,其創(chuàng)始人林木(化名)表示,“共享按摩椅是個重資產生意”。因為他沒有資源與頭部玩家競爭,想做這塊生意只能將目光瞄向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所以以微商的形式將按摩椅以成本價出售,自己收取運營和技術服務費盈利。
林木提到,他們平臺的按摩椅都來自上述某上市公司工廠生產,并與該上市公司的旗下品牌達成戰(zhàn)略合作,技術架構和售后均共享。林木還表示,大玩家能投放在機場、高鐵站、醫(yī)院這些大場景,如果直營大平臺放到微小場景,維護成本會很高,而小場景就是他們的機會了。
一般在林木平臺購買按摩椅的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會投放在KTV、培訓班、理發(fā)店、酒店等小場景,做到社區(qū)中有等待需求的地方, “小場景投放數量少,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自己沒事去維護一下就行,或者場地方打掃衛(wèi)生順便做維護?!?
據林木表示,每臺椅子的售價為4800元,每天收入10~15元,正常情況下9~12個月回本,一般購買者要給場地方分成30%~50%,購買者和場地方每月分成,他提供后臺技術抽取每臺椅子10%的流水。
另外,林木表示雖然說是叫“微商”,但實際上按摩椅很難像其他微商商品一樣做多級代理和分銷,“按摩椅回本周期太長,真正的微商都不會選擇這種生意”,主要的獲客渠道還是通過一點資訊、今日頭條來做共享按摩椅,做平臺的宣傳。
整體來看,這類小平臺都是用共享按摩椅回本快、穩(wěn)定、門檻低(兩臺起售,不到一萬塊錢就能創(chuàng)業(yè))的特點,吸引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平臺方則轉嫁了設備成本和運營成本,用非常低的風險獲得流失抽成。至于這些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能否真正“躺賺”,林木表示看投放場地和客戶設置的價格而定,但他告訴虎嗅,“如果按一把椅子三年折舊算,目前來看有80%的客戶是能不虧錢的”。
今年有不少小平臺出現,而林木從合作的上市公司的手里獲取設備和技術,很可能不是個例。由于投放場景與大平臺錯位,上游的制造商等可能在扮演產品、技術供應商的角色,以此來做推廣銷售。
同時,這些小平臺在賣椅子的環(huán)節(jié)也能賺錢,據證券時報報道,由奧佳華為爽客設計及生產的共享按摩椅每臺價格為2000元~3000元。林木按摩椅的拿貨價也應該是差不多的價格,而他給小微創(chuàng)業(yè)者的售價是4800元,中間有不小的價差。
除了林木這種賣椅子收技術費的小平臺,還有另一種共享按摩椅入局方式——理財。
“沒想到成了隱形老板,不管不問,每天都收錢!投資人王先生對他的投資組合相當滿意?!笨瓷厦孢@句話像是股票、基金廣告,實際上,這位王先生是買了“幾把椅子”。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悟空單車,采取的就是合伙人加盟——以每輛1100元的價格向合伙人賣出單車的所有權、租金收益權和三年的廣告收益權。當初有一批小單車企業(yè),狂吹貢獻單車的回報率,從而從加盟商手里圈錢。
共享按摩椅也有類似的玩法,一些公司稱共享按摩椅高頻、剛需,而他們有非常好的點位投放,確保按摩椅的使用率,回本極快。
這些公司將共享按摩椅打包成不同等級的投資產品,“讓投資人低門檻進入,高達220%的年化收益,3~6個月即可收回成本。1年期滿,投資人可以選擇以舊換新,繼續(xù)坐享穩(wěn)健收益;或者可以選擇設備兜底回收,現金折舊回收,投資人全身而退?!?
這種玩法就是純粹的騙局了,但在共享經濟和按摩椅“躺賺”的誘惑下,也可能有一些貪圖高回報的受騙者。
其實寫到這里,我們能發(fā)現,共享按摩椅的最大受益者,是按摩椅制造商,與低門檻的單車不同,按摩椅領域技術含量更高,通過持續(xù)的研發(fā)投入獲得行業(yè)的話語權,不會像單車一樣被互聯網企業(yè)影響興衰。
仔細想想,共享按摩椅的投放越來越多,但對其的關注與報道卻越來越少。這背后,很可能是因為共享按摩椅模式重、非剛需,產品同質化很嚴重,而主要利潤又被制造商拿走了,外部創(chuàng)業(yè)者殺入缺乏“入場”資源,后來者已經沒有卡位優(yōu)勢,這錢還得換著姿勢圈。
微信公眾號:高街高參(ID:gjgc168)
匯聚新零售、新消費、傳統(tǒng)零售公司轉型升級的實戰(zhàn)案例與經驗。
- 原標題:戳穿共享按摩椅的“躺賺”謊言
- 責任編輯:關文平
- 最后更新: 2018-08-13 09:31:22
-
-
讀完237頁回復報告后,我對360的百億定增案憂心忡忡
2018-08-13 09:18 大公司 -
人類首個將"觸摸"太陽的探測器升空
2018-08-12 16:00 航空航天 -
人類首個將"觸摸"太陽的探測器升空
2018-08-12 15:00 航空航天 -
硅晶圓迎來缺貨潮?中國晶圓廠進擊背后的隱憂
2018-08-12 09:49 IT新浪潮 -
趣頭條回應9月赴美上市:持開放態(tài)度
2018-08-10 16:41 -
盒馬侯毅炮轟零售業(yè)亂象:特有渠道建設造成普遍腐敗
2018-08-10 11:24 大公司 -
從直播到MR,淘寶如何玩轉消費場景?
2018-08-10 10:54 BAT -
三星Note9發(fā)布國行售價7499起 手表音響陪跑
2018-08-10 10:38 手機硬件 -
印度政府否決蘋果妥協(xié)方案:不裝官方軟件仍將被斷網
2018-08-09 21:28 手機硬件 -
上海: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的一面旗幟
2018-08-09 19:16 -
馬云:我曾被30家公司拒絕,別人沒有義務來幫你
2018-08-09 18:44 互聯網大佬 -
CATL動力電池超級工廠的秘密
2018-08-09 18:11 中國精造 -
摩拜女員工舉報領導性騷擾 稱多人受害
2018-08-09 16:40 大公司 -
中國最薄不銹鋼量產后銷往德國:厚度僅0.02毫米
2018-08-09 16:10 觀察者頭條 -
夏普在山東設新公司 生產銷售電子零部件等產品
2018-08-09 15:54 -
景馳內訌續(xù)集:司法機構認定法人簽名、指印均系偽造
2018-08-09 14:06 汽車 -
三星Galaxy Note9今晚發(fā)布 售價要超iPhone X?
2018-08-09 11:36 手機硬件 -
200天的煎熬與等待 誰來拯救金立?
2018-08-09 10:12 手機硬件 -
柳傳志反思:為啥聯想做不成BAT?
2018-08-09 10:06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47“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63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7“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