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杰·普拉沙德:如果沒有勇氣,歐洲、日本將繼續(xù)陷于附庸地位
【文/ 維杰·普拉沙德,翻譯/ 盧屹】
在2023年5月七國集團廣島峰會結束時,加、法、德、意、日、英、美等七國外長和歐盟高級代表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一份信息量頗大的長篇聲明。在題為“中國”的一節(jié)中,該八位高官稱“認識到與中國坦誠交流、直接向中國表達關切的重要性”,并“承認有必要與中國在全球挑戰(zhàn)以及共同利益領域等方面合作,如氣候變化、生態(tài)多樣性、全球衛(wèi)生安全、性別平等?!?
聲明的外交語氣與這些國家近年來采取的激烈言辭形成了鮮明對比,比七國峰會上使用的措辭更是溫和太多。七國政府首腦在會上妄言所謂“經(jīng)濟脅迫”,矛頭暗指中國。
細品峰會上的各種發(fā)言可發(fā)現(xiàn),七國領導人之間存在意見分歧,特別是在對華以及各自國內產(chǎn)業(yè)政策方面。顯然,幾個歐洲國家對于烏克蘭戰(zhàn)事綿延對國內經(jīng)濟的影響以及可能的臺海軍事沖突感到不安。也許正是歐洲國家領導人的這種不安促使美國總統(tǒng)拜登表示:“我們無意與中國脫鉤,我們希望在對華關系上去風險,實現(xiàn)多元化?!?
對歐洲而言,對華脫鉤的概念是難以想象的。2022年的歐盟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是該地區(qū)第三大商品出口合作伙伴、第一大進口合作伙伴,而且中國進口的商品大部分是高附加值的高端制成品。歐洲各國經(jīng)濟已經(jīng)因為西方拒絕烏克蘭和談而大傷元氣,與蓬勃發(fā)展的中國市場切斷聯(lián)系將是致命打擊。
七國峰會暴露了美國與其盟友(歐洲和日本)之間的嫌隙,但我們不應高估這些利益和意見上的分歧。三大洲社會研究所的工作之一是研究分析美、歐、日合作關系的性質,薩米爾·阿明將這種關系稱為“三角同盟”(Triad)。
二戰(zhàn)之后,美國建立了一個以日本、歐洲對美服從、與美聯(lián)合為前提的國際體系。這一服從和聯(lián)合的進程體現(xiàn)在美國構建的一些軍事機構,以1949年成立的北約和1951年《美日安保條約》為核心。在德、意、日等戰(zhàn)敗國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系統(tǒng),使華盛頓得以擱置任何關于歐洲、日本主權軍事或外交計劃的對話(戴高樂對法蘭西命運的深切憂慮促使法國做出激烈反應,但最終法國并未退出北約,而是在1966年命令該國部隊退出了盟軍司令部)。
美國目前在“五眼聯(lián)盟”國家(即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還加上情報互通的以色列)、在歐洲、在日本擁有408個已知軍事基地。僅在日本和德國的美軍基地竟分別達到120個和119個。須知這些基地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工具,而且代表了政治力量。
1965年,美國國務院情報和研究局的托馬斯·休斯撰寫了一份題為《北約的意義——現(xiàn)在與未來》(The Significance of NATO – Present and Future)的重要備忘錄。休斯寫道,北約“對美國仍至關重要,是美國在歐洲施加政治影響力的完善而管用的工具”,在根本上“對于保護美國在歐利益具有重要作用”。類似體系早已在日本落地,對此美國在其1962年的類似軍事備忘錄中有過詳述。美國在歐洲、日本的軍事基地網(wǎng)絡象征了兩地對華盛頓的政治服從。
《爭奪非洲》英卡·肖尼巴雷(尼日利亞)作于2003年,Yinka Shonibare (Nigeria), Scramble for Africa, 2003.
隨著1951年《美日安保條約》的簽訂,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承認了美日的軍事主從關系,但希望日本能得以專注于經(jīng)濟發(fā)展。歐洲也表達了類似想法。 戰(zhàn)后,美國、歐洲、日本逐步形成了一個經(jīng)濟集團。1966年,雷蒙德·弗農在《經(jīng)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發(fā)表重要文章《產(chǎn)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在文章中說明了大型國際企業(yè)建立的序列結構:商品首先在美國生產(chǎn)銷售,其次在歐洲,然后在日本,最后才銷往世界其他地方。1985年,時任麥肯錫咨詢公司東京公司總經(jīng)理的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三位一體的力量:環(huán)球競爭將要到來的形態(tài)》(Triad Power: The Coming Shape of Global Competition)中進一步揭示了這一布局。大前研一解釋了國際企業(yè)在美國、西歐、日本同時經(jīng)營的必要性。資本密度增強、研發(fā)成本高昂、消費偏好趨同、保護主義興起,使得國際企業(yè)必須在這些國家(他稱為“三角同盟”,或譯“三位一體”)運營,然后再在占全世界人口70%的其他地方尋找市場和機會。
《伊薩和蘇茲的慶典》安德烈·皮埃爾(海地)作于1960年代末或1970年代初,André Pierre (Haiti), Ceremony with Issa and Suz, ca. late 1960s/early 1970s.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袁逸泓 
-
普京:俄不拒絕談判,但西方應先停止供武
2023-06-15 07:03 烏克蘭之殤 -
南非部長將訪華:我們聯(lián)系了其他使館,只有中國...
2023-06-14 23:17 非洲之窗 -
比爾·蓋茨抵達北京,時隔3年半再次訪華
2023-06-14 22:43 非洲之窗 -
“什么最能推動人權發(fā)展?2/3留學生認為教育和能力建設”
2023-06-14 22:40 -
英國外交大臣受邀今夏訪華?中方回應
2023-06-14 22:36 中國外交 -
普京將接待非洲代表團,討論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
2023-06-14 22:22 -
“我們成了美元的奴隸,去美元化運動非常重要”
2023-06-14 21:17 -
美財政部高官訪港,系2020年來首位
2023-06-14 20:56 中美關系 -
經(jīng)中美商定,布林肯將于18日至19日訪華
2023-06-14 20:38 -
中巴關于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
2023-06-14 19:53 中國外交 -
盧卡申科:小兒子在北大讀書
2023-06-14 19:52 -
習近平就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提出三點主張
2023-06-14 18:44 巴以恩仇錄 -
“為什么世界會誤解中國共產(chǎn)黨?一定程度上是語義學的問題”
2023-06-14 18:07 -
11連降!韓國5月ICT出口額同比跌三成,存儲芯片同比銳減53.1%
2023-06-14 17:55 -
張維為:若參照中國模式去做,也許可以消除全世界極端貧困
2023-06-14 17:32 -
中國海軍戚繼光艦抵達菲律賓進行友好訪問
2023-06-14 17:31 中國海軍 -
兩國元首宣布,中巴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
2023-06-14 17:08 中國外交 -
耶倫聲稱中國沒有資格得到世界銀行貸款,外交部批駁
2023-06-14 16:46 中美關系 -
習近平將同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舉行會談
2023-06-14 16:33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將舉行儀式歡迎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訪華
2023-06-14 16:29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23“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7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