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紹光:他們認為的“民主”,實際上是民主的贗品
美國婦女獲得投票權的歷程也十分曲折。早在1777—1807年間,新澤西州就允許擁有財產(chǎn)的白人婦女投票。過了一百多年后,懷俄明州才在1890年憲法中賦予婦女選舉權。再過30年,即1920年第19條憲法修正案通過后,美國白人婦女方擁有選舉權。不過,白人男性政治領袖的歧視和諸如人頭稅之類的法律障礙依然阻礙著婦女行使投票權。這種局面一直要等到1970年代第三波婦女運動興起后才得到改變。也是在六七十年代民權運動的影響下,1971年通過的第26條憲法修正案才將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
上面我們簡單介紹了美國實行普選權的漫長過程,其它西方國家的情況則大同小異。在20世紀上半葉以前,當歐美國家的選舉早已變成是“自由的”、“競爭性的”時,很多重要的社會團體仍被剝奪了選舉權。選舉是有產(chǎn)者、社會精英的游戲,而其他人由于不是有產(chǎn)階級,沒有財產(chǎn)權,不認得字,在某個地方居住時間不夠長,或性別、種族、膚色等原因,被排除在游戲圈外。英國工黨領袖拉斯基回顧這段歷史時,說了一段話可謂一針見血:“自由派的理想是讓中產(chǎn)階級分享方方面面的特權,而讓無產(chǎn)階級留在鎖鏈中?!?
《被解救的姜戈》劇照
那么當“自由的”、“競爭性的”選舉也變得“普遍”以后,選舉是否就能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呢?選舉是否就不再具有“貴族”、“寡頭”性質了呢?
讓我們回想一下民主的原意:人民的統(tǒng)治。即使由于規(guī)模較大的現(xiàn)代國家不能實行古希臘那樣的直接民主,即使我們接受代議制的原則,即使公民不能人人都擔任公職,直接參與政治決策,民主的原則至少要求所有公民都應有擔任公職的平等機會。在不能實行直接民主的情況下,公職的平等分布本是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
然而,早期自由主義者鼓吹的代議制政府都是建立在對選舉權的形形色色的限制之上的,完全違反了民主的原則。在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其注意力都集中在投票權的擴展上,一直到全面實現(xiàn)普選。那時人們爭取的政治平等就是選舉權的平等,似乎,選舉權平等了,政治平等就實現(xiàn)了。與此同時,當選者的財產(chǎn)資格也逐漸消失。這兩個變化使人們相信,只要政府是經(jīng)過普選產(chǎn)生的,它就是民主的;反之,只要政府不是經(jīng)過普選產(chǎn)生的,它就不是民主的。在此過程中,民主的概念被偷換了:從人民行使主權的政體變?yōu)槿嗣褡鳛闄嗔碓吹恼w;政治平等的概念也被偷換了,從公職分布的平等變?yōu)榱诉x舉權的平等。
有意無意之間,人們忽略了問題的另一面:即使選舉是自由的、競爭性的、普遍的,并非所有的公民都有擔任公職的平等機會,因為與抽簽制不同,選舉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做法,它不可能把所有公民都看作公職的潛在候選人,因而不可能給所有人提供擔任公職的平等機會。
雖然法律并不阻止一般人參與競選公職,但競選必然偏愛“出眾”、“出色”之人,即便不是皇親貴胄、名門望族、社會賢達,也必定是儀態(tài)出眾、辯才無礙的碩彥名儒、干練之士。
例如,在號稱“最民主”的美國,顯赫政治家族掌控美國國家權力在歷史上幾乎從未間斷,亞當斯、漢密爾頓、塔夫特、哈里遜、羅斯福、肯尼迪、洛克菲勒這些家族都曾風云一時。即使在2008年角逐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者那些人中,希拉里是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妻子;麥凱恩是將門之后,父親與祖父都是海軍上將;羅姆尼是前密西根州州長的兒子,只有奧巴馬是圈外人,但是被肯尼迪家族相中。更不要說,小布什、老布什兩代人都擔任總統(tǒng),小布什還有兄弟任州長了。
布什家族
在政治體制幾乎完全效仿美國的菲律賓,獨立后的14名總統(tǒng)中至少12人沾親帶故,國會大部分議員來自100多個名門望族,在250名眾議員中,純粹平民出身當選的只有11人,參議院的24個席位則幾乎全由“貴族”子弟掌控,阿基諾、加西亞、拉莫斯、洛佩茲、馬可斯等名字在國會成員名單上反復出現(xiàn)。因此,在選舉中,人們往往很少關心候選人代表的黨派和他們的立場,而是問:“這是誰家的孩子?”別看在很多國家,選舉花招層出不窮、場面熱鬧非凡,公職的位置實際上被保留給社會的上層階級。
民主本來意味著當政者也應是普通人,與受他們管理的人在生活方式、習性、關切等方面非常接近。以選舉為特征的代議制卻具有貴族制特征,即當選者與一般的選民在社會背景上十分不同。當人們不再關心與抽簽相比選舉能否使公職在公民中平等地分布、不再追問現(xiàn)代代議機構如何分配作為稀缺物品的公職、從而陷入選舉的謎思時,被他們認為是“民主”的體制實際上不是民主的正品,而是贗品。
- 原標題:他們認為的“民主”,實際上是民主的贗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武大老牌坊遭攪拌車撞擊后受損,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網(wǎng)信辦等8部門集中開展網(wǎng)絡直播行業(yè)專項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醫(yī)護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丨聽黨指揮 聞令而動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英雄軍隊
2020-05-28 09:30 2020兩會 -
某法律團體曲解香港國安法,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發(fā)表聲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guī)劃
2020-05-22 10:00 2020兩會 -
多年來,習近平始終惦記著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第一觀察 | 兩會前夕,總書記作出一個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鬧等不正之風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國人喝的雞湯,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應對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從何而來?
2020-05-17 08:34 -
擔心中國或學習中國,是硬幣的兩面
2020-05-17 08:20 這就是中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2020-05-15 16:29 -
虎門大橋今天上午9時恢復交通
2020-05-15 09:18 安全生產(chǎn) -
復蘇,衰退,還是大蕭條?我們講述的故事,影響著經(jīng)濟危機
2020-05-12 11:35 -
廣州一男子持刀與疫情卡點人員打斗,已立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電影局:今年票房損失將超300億
2020-04-29 18:25 中國電影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主演伊爾凡·汗去世
2020-04-29 16:27 -
“修繕”7年卻始終停留在紙上,千年遼塔快塌了
2020-04-20 13:27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