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揚:看不懂春秋戰(zhàn)國,就看不懂中國和世界——70年對話5000年(7)
關鍵字: 中國歷史春秋戰(zhàn)國西方解讀中國西方中心論第二個進程,是散布于東亞大陸的眾多蠻夷戎狄族群大規(guī)模同化融入華夏族群。
周初封建,在山東北封齊太公,南封魯周公,開始有了齊國和魯國。但齊國和魯國所在地區(qū)的原住民分別是萊夷和東夷,再往南的淮水流域還有淮夷,在建國早期,新移民與原住民相互爭地,殺伐不斷。所以,齊魯兩國的發(fā)展壯大過程,同時就是夷人被同化的過程。及至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救燕國滅山戎那個時期,齊國內部的族群同化融合應早已完成。
晉國始祖是成王幼弟叔虞,始封于河汾以東的太原,該地的原住民是“群狄”,即商周時的獫狁、鬼方、鮮虞及后世的丁零、敕勒、鐵勒、突厥等?!对娊洝ち隆匪浿苄跚惨Α氨》オ濁?,至于太原”[8],《左傳·昭公十五年》所記晉大夫籍談有言“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而遠于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9]等,即反映了晉初周人農民與游牧戎狄錯居雜處、互有攻伐的情況。
及至魯莊公十六年曲沃武公為晉侯時,“謂晉人曰:‘與我伐夷而取其地?!煲詴x師伐夷,殺夷詭諸”[10] 。晉獻公時號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11],大量的狄人部落如皋落氏、驪戎、耿、蒲、屈等,都在這一時期先后被滅國。
再說秦國。與周人東進的方向正好相反,原屬東夷居于曲阜的秦人,在商朝末年從山東穿越中原來到西北,取了周人故地。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秦人贏姓,始祖是東夷白帝。西遷時,贏姓的一支去了山西,成了后來的趙國;另一支去了甘肅和陜西,就是后來為周孝王養(yǎng)馬,并“分土為附庸”的秦贏。秦仲被封為西陲大夫,為周王室“保西陲”,歲歲攻伐,到秦文公五世中有三君死于戎難,歷時四百余年與西戎混居雜處,相互融合。經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戎整體即已全部被秦、晉、趙等國同化?!逗鬂h書》中所記的西戎,只剩青海諸羌。[12]
楚國更不必說,連是否正宗的黃帝世系都大可懷疑,所謂帝顓頊之后、唐祝融之后、夏昆吾之后、殷彭祖之后、周始祖曰熊繹等各種認祖歸宗都是自稱的,無法考證,總之與中原族姓世系有別。建國之后,在南方不斷融合百濮百越“群蠻”,在中原則將漢陽一帶周初姬姓諸封國吞并殆盡。經過數百年同化融合,無論從種族上還是文化上講,楚國整體上還是更接近于荊蠻。也是到了齊桓公稱霸的時期,楚國崛起成為大國之一。
所以,若以齊桓公的霸業(yè)高峰時期為階段標志,如公元前664年率大軍滅山戎孤竹之年,此時距周初分封諸侯過了大約三個半世紀??傮w上看,這一時期的齊和晉,是中原對外擴張消滅戎狄,而秦和楚,則是蠻夷向內同化融入中原。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華夏族的擴張和對蠻夷戎狄的同化。
第三個進程,與種族融合進程相一致且更為本質的一個進程,就是定居文明區(qū)域的同步擴大。
一些學者認為,華夏族與蠻夷戎狄的區(qū)別,并非是種族上的,而是由生產生活方式所決定的。如拉鐵摩爾,他的“移置理論”(theory of displacement)認為,在北方草原地帶過著游牧生活的戎狄部落,實際上是被很早就居住在農牧交界線附近的邊緣人口“推動”出來的,是定居的農耕社會人口和土地不斷擴張的結果。
也就是說,這些戎狄部落不過就是當初邊緣人口中那一部分更能適應大草原自然環(huán)境的人群而已,種族上并沒有根本的差別?!妒酚洝吩唬骸靶倥?,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盵13]也是一個佐證。
現代中國的農牧業(yè)分界線示意圖
周朝以遷居到岐下周原的周人氏族為文明主干,周人繼承后稷、公劉的稼穡傳統(tǒng),推進農耕,發(fā)展農業(yè),所以,當開始實施“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武裝殖民政策后,基于農業(yè)經濟的定居文明就在一個很短時期同步擴大到了各地邊疆。這應該是在那個歷史時期最大的一次定居文明圈的擴展。七十一個諸侯國,就是七十一個定居文明核心區(qū),這應該沒有問題。然而,農民集團在全天下范圍內進行武裝墾殖,這一戰(zhàn)略性擴張行動的另一面,必然是對于全天下先前的采集者、狩獵者、放牧者部落領地的戰(zhàn)略性搶占和掠奪。
對于采集者、狩獵者、放牧者們來說,原本自由自在、居無定所、四處游走的生活,變成了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居住下來,每日在一片固定的田地里耕種,或在一座固定的房子里繅絲織布的生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巨大轉化。究竟有多么巨大?用尤瓦爾·赫拉利的話說:
人類曾有長達250萬年的時間靠采集及狩獵維生,并不會特別干預動植物的生長情形。……農業(yè)革命所帶來的非但不是輕松生活的新時代,反而讓農民過著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狩獵采集者的生活其實更為豐富多變,也比較少會碰上饑餓和疾病的威脅。
確實,農業(yè)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過得更悠閑,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產生一群養(yǎng)尊處優(yōu)、嬌生慣養(yǎng)的精英分子。普遍來說,農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頭來的飲食還要更糟。[14]
蠻夷戎狄融入華夏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這個轉變過程,并無其他。因為一旦定居下來,從事重復的農耕和養(yǎng)殖生產活動,就是一整套的新道德和新風俗,文明發(fā)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城市開始出現,成為定居文明的主要標志。
反映在漢字上,“國”與“野”相對,《說文》段注:“歫國百里曰郊”,“郊外謂之野”;而“文”也與“野”相對,《論語》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其中的含義是,只有武裝邊界之內的國才有定居文明,而邊界之外的野,既可以是農耕也可以是游牧或游獵,處于荒蠻世界。
- 原標題:文揚:看不懂春秋戰(zhàn)國,就看不懂中國和世界——70年對話5000年(7)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4-09 12:58:50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相關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