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凱桓:哈里斯興趣寥寥,澤連斯基熱臉貼了個冷屁股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薛凱桓】
一波三折之后,9月27日,正在美國訪問的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終于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特朗普大樓李見到了特朗普,這也是2019年以來兩人的首次會談。
但此次美國之行,澤連斯基走的并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一開局就不利。
9月27日,澤連斯基與特朗普舉行會晤 澤連斯基X賬號
“烏克蘭門”
行程的第一站,澤連斯基選擇了賓夕法尼亞州——這也是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關鍵搖擺州。到達賓夕法尼亞州之后,他乘坐美國空軍C-17飛機抵達斯克蘭頓工廠,陪同他的是民主黨人、賓州州長喬希·夏皮羅,夏皮羅一向被視為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哈里斯的親密盟友。
這番作為自然觸動了共和黨人的敏感神經(jīng),澤連斯基前腳剛從斯克蘭頓工廠出來,由共和黨人詹姆斯·科默擔任主席的美國眾議院監(jiān)督委員會后腳就宣布,要對澤連斯基參加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競選活動并“非法挪用納稅人資金”的行為進行調(diào)查,認為澤連斯基的行為應被視為對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明確干涉”。
澤連斯基參觀工廠后發(fā)文X平臺截圖
針對此事,美國眾議院監(jiān)督委員會進一步解釋說,為澤連斯基訪問提供便利的拜登政府可能面臨濫用職權和不當支出的指控。從法律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的行為確實違反了美國法律,因為彈藥生產(chǎn)在美國受到高度保密限制,外國公民被嚴格禁止進入從事彈藥生產(chǎn)的軍工企業(yè),此舉甚至可能構(gòu)成“犯罪”。
然而,此事的政治色彩遠超過其法律意義??紤]到美國國會內(nèi)部的復雜斗爭和公眾對此類事件的普遍淡漠,該案件很可能在國會的喧囂中不了了之。但無論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何,此事已對烏克蘭在美國的政治形象造成了顯著影響。
經(jīng)此風波,烏克蘭在共和黨的聲譽已經(jīng)跌到了谷底。共和黨高層紛紛要求澤連斯基“管好自己的事”,建議他“立即遠離美國政治”。共和黨眾議員保羅·戈薩就奉勸到:“如果澤連斯基能在自己的國家專注于尋找和平之路,那么美國浪費在烏克蘭沖突上的時間和納稅人的數(shù)億美元就會浪費得更恰當”。
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甚至在25日公開致信澤連斯基,措辭強硬,開頭即寫道:“我要求你立即解職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卡薩娜·馬爾卡羅娃?!彼刚J馬爾卡羅娃組織了這次“偏向性極為明顯”的參觀活動。
烏克蘭駐美國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美聯(lián)社
馬爾卡洛娃不僅擔任著烏克蘭駐美國大使這一烏克蘭駐外大使級別最高的職位,她的資歷也同樣不容小覷。她曾是烏克蘭顏色革命后首任總統(tǒng)波羅申科的部長,也是當前澤連斯基政府中,少數(shù)幾位波羅申科時代的“遺老”之一。今年1月,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曾透露,澤連斯基在2023年底訪問美國期間曾遭遇過“逼宮”,有人逼迫他讓馬爾卡洛娃出任烏克蘭新總理。
鑒于對馬爾卡羅娃的顧慮及個人面子的考量,澤連斯基很可能不會順從共和黨的要求解雇她,但這顯然會進一步開罪共和黨方面。而澤連斯基此次訪美的核心訴求——爭取美國對烏克蘭的更多軍事和經(jīng)濟援助,在共和黨和親特朗普勢力的影響下,其前景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共和黨的抵制和民主黨的懷疑
澤連斯基此次訪美有雙重目的:一是為了獲得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的認可,說服美國允許使用西方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二是為了與兩位總統(tǒng)競選者的團隊都建立良好關系,以拓寬外交空間。
澤連斯基在啟程前夕表示,他將與哈里斯和特朗普會面,然而,在“烏克蘭門”事件驟然爆發(fā)后,澤連斯基與共和黨的關系急轉(zhuǎn)直下,甚至一度傳出了與特朗普的會面可能被取消的傳聞。盡管特朗普隨后親自“辟謠”稱他沒有取消會面,但還是指責澤連斯基“惡意誹謗”。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美國政府的三號人物,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邁克·約翰遜的個人立場傾向于抵制澤連斯基、抵制援烏,他也是導致2023年底至2024年初美國對烏克蘭的新軍援法案頻頻難產(chǎn)的關鍵人物。
因而,當記者問及約翰遜是否會在華盛頓與澤連斯基接觸時,他以颶風為由稱不會與澤連斯基進行直接接觸。颶風確實正在逼近美國,這個登陸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沿岸的颶風可能是一年多來襲擊美國的最強颶風。但顯然,這更像是一個巧妙的托辭。面對共和黨已然生硬的態(tài)度,澤連斯基顯然不愿見到共和黨在11月大選中獲勝,因此他更加堅定了對民主黨和哈里斯的支持。
民主黨方面,盡管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所保留,但鑒于澤連斯基已提交“烏克蘭勝利計劃”,他們無法完全忽視這位盟友。然而,多家西方媒體披露,白宮對該計劃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其本質(zhì)上仍是要求更多援助和放寬武器使用限制的舊調(diào)重彈,且缺乏明確的戰(zhàn)略路徑和規(guī)劃。在俄軍于烏東戰(zhàn)場持續(xù)取得進展的背景下,澤連斯基的承諾顯得頗為蒼白。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我使館緊急提醒:暫勿前往黎巴嫩
2024-09-29 08:04 -
美國要求駐黎大使館部分人員撤離
2024-09-29 07:52 -
黎巴嫩:以軍襲擊已造成約100萬人流離失所
2024-09-29 07:23 -
納斯魯拉遇害后,數(shù)千名抗議者沖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2024-09-29 07:02 -
王毅會見韓外長:美國在本地區(qū)部署中導破壞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
2024-09-29 06:48 三八線之南 -
王毅:烏克蘭危機當務之急是戰(zhàn)場不外溢,戰(zhàn)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
2024-09-29 06:46 中國外交 -
黎衛(wèi)生部:以色列28日的襲擊造成33人死亡
2024-09-29 06:36 -
納斯魯拉被殺,中東多方回應
2024-09-28 23:36 巴以恩仇錄 -
以多地防空警報,稱攔截一枚也門導彈
2024-09-28 23:31 巴以恩仇錄 -
石破茂布局新人事,“林芳正留任、財務大臣換人”
2024-09-28 21:56 日本 -
伊朗“圣城旅”副指揮官尼爾福尚遭以色列空襲身亡
2024-09-28 21:34 伊朗局勢 -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機場無線電頻段,威脅“伊朗飛機落地就打”
2024-09-28 20:47 巴以恩仇錄 -
特朗普威脅谷歌:一當選就起訴你!
2024-09-28 20:22 美國大選 -
哈梅內(nèi)伊發(fā)聲
2024-09-28 20:06 伊朗局勢 -
“怕落入中國之手”?韓國最大鋅冶煉商這嘴臉…
2024-09-28 19:20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nèi)伊已被轉(zhuǎn)移
2024-09-28 18:22 伊朗局勢 -
王毅:美國應將扣押的阿富汗海外資產(chǎn)用于緩解阿民生困難
2024-09-28 17:10 中國外交 -
王毅集體會見海合會國家外長
2024-09-28 17:00 中國外交 -
中國與東南亞基建互聯(lián)加速,“最焦慮的是美國”
2024-09-28 16:58 -
以軍稱納斯魯拉已死亡,真主黨證實
2024-09-28 16:11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