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口美食榜:中國外賣如何稱霸世界?
關(guān)鍵字: 外賣餓了嗎美團外賣美國中餐館美國外賣中美文化1.中餐如何興起了外賣潮流?
其實在Misa之前,美國不是沒有外賣的。最開始是20世紀中期,以交通樞紐交界處為主的,即拿即走的三明治。但那個和我們今天知道的外賣還是有距離的。
離我們認知的外賣形式最近的,其實是針對黑人和普通勞工的餐廳外賣。在上個世紀30~50年代,民權(quán)運動開始的前夕,很多種族隔離的餐廳是不允許黑人堂食的。在那會兒,黑人如果點餐,就必須通過外賣的形式打包帶走。
民權(quán)運動前,黑人是不允許在種族隔離的餐廳堂食的
還有勞工。美國的工業(yè)化致使越來越多的勞工需要每天坐很遠的車才能到上班的地方,他們也想中午吃熱的食物,所以在那時,最受勞工們歡迎的就是類似周打蜆湯(Clam Chowder)這種可以再加熱又美味的濃湯。
可以帶走的濃湯外賣30美分一份
但不知為何,所有這些都沒能在更廣大的美國主流人群里火起來。真正點燃美國外賣這個導火索的,還是以Misa為代表的中餐廳。針對這點,美國專欄作家Jennifer Lee有過這樣一個理解:
“派發(fā)菜單”這種廉價好用的推廣方法導致了信息如洪水般地涌入針對人群,然后帶來了蜂擁的抄襲,直到某天惹惱了全本針對的人群,帶來了抱怨。抱怨再升級,最后演變成某一個人群帶來新的推廣方法。
中餐外賣從美國東海岸火到了西海岸
而這個過程,在市場推廣的領域,有一個專業(yè)術(shù)語,叫“信息濫炸”(spamming)。按照Jennifer的理解,Misa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她在“信息濫炸”成為專業(yè)術(shù)語之前,就意識到了它的價值。她的成功從來不是“優(yōu)質(zhì)的服務”,而是這種信息的濫炸,這是一種市場推廣的成功。
2.中國人極度靈活的適應能力
上升到市場推廣成功,老實說,有些形而上學。其實中國餐廳之所以能推動整個美國外賣的行為習慣,主要還是依靠三點:廉價,快捷,風雨無阻。
廉價,快捷,風雨無阻是在美中餐廳的三大關(guān)鍵詞
在美國學習生活過的人都有一個類似的經(jīng)驗,就是無論節(jié)假日,無論幾點,美式中餐廳永遠都在那,靠譜而廉價地躲在一個臟亂差的街巷里。假如凌晨2點,酒醉肚餓,那唯一在街道里還開著門的,就只可能是中餐廳而不會有任何其他店鋪了。假如到了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出門能找到開門的也就只有中餐廳了。他們的送餐是無時無刻,風雨無阻的,而且,12美金之內(nèi)(還包含小費)一定能吃到飽。
和它相比,其他所有外賣,除了披薩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那會兒我在時代廣場附近上班,中午也會經(jīng)常點外賣,也會經(jīng)常點些比較健康、潮的餐廳,但很快我就停止了這項消費。因為假如我11點半有空登陸Seamless(美國外賣app)或者潮餐廳的網(wǎng)站下單,它最早的顯示配送時間也是1個小時以后,而且是平均價格12美金的一個沙拉,這價格還不包括稅,配送費和不可避免的15%小費。有時候一頓飯就要17、18美金,還不見得能吃飽。
美國外賣app Seamless
這也是為什么外國人來到中國以后,幾乎無一例外地發(fā)出感慨:中國的外賣太TM牛X了。不僅30分鐘內(nèi)一定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而且20塊人民幣就能吃得非常好,還沒有稅和小費,配送費有時候也會因為各個app做活動而減免。更夸張的是什么都能送,包括珍珠奶茶和咖啡。要知道這些單獨的飲料外賣在國外,是打破腦洞都想不到可以被送的。
歪果仁研究協(xié)會采訪外國人對中國外賣看法
- 原標題:一大口美食榜:中國外賣如何稱霸世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6-04 09:19:52
-
人民網(wǎng)評:明星片酬為啥屢“限”屢高?
2018-06-03 09:07 中國電影 -
阿富汗珍寶來華“避難” 愛心接力令人動容
2018-05-29 15:15 暖心聞 -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良渚遺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南京,讓你“吃不完兜著走”!
2018-05-26 08:58 吃貨俱樂部 -
最高法:因紅色經(jīng)典產(chǎn)生報酬糾紛 不得判令停演
2018-05-15 13:38 捍衛(wèi)英雄 -
我們該如何為“鬼畜”鳴不平?
2018-05-14 14:00 中國電影 -
銀幕上的大老婆是怎樣被圍剿的?
2018-05-14 10:00 中國電影 -
因為這一幕,中國視頻網(wǎng)站被歐洲合作方取消轉(zhuǎn)播權(quán)
2018-05-12 14:30 -
一本日記,給你看反清復明的秘聞
2018-05-12 09:04 -
對于西方代議制,章太炎這樣懟
2018-05-11 12:00 -
明朝閉關(guān)鎖國,是一種進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讀 -
“上海的演員里頭,丹鳳是事兒最少的”
2018-05-07 11:24 -
中國歷史,至少有三千年與運河有關(guān)
2018-05-05 08:39 -
就因為她穿旗袍,外國網(wǎng)友吵翻了
2018-05-02 16:55 -
元代就有水力紡紗機,卻曇花一現(xiàn)
2018-04-25 10:00 大國工匠 -
當今的人權(quán)運動該如何延續(xù)生命力?
2018-04-18 11:00 -
明清時期開放的兩性文化,讓士大夫們又愛又怕
2018-04-17 14:00 趣讀 -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人家還會跳墻呢
2018-04-17 09:10 趣讀 -
在明朝,麒麟不止是祥瑞,還是外交媒介
2018-04-12 15:30 趣讀 -
這個新加坡人寫了美國版《小時代》還搞了個亞洲人種“鄙視鏈”
2018-04-09 13:56 中國電影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