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宿:美國的疫情數據是真實的嗎?
最后更新: 2020-04-09 08:18:52【文/元宿】
“美國的疫情數據是真實的嗎?”
先說結論,美國疫情數據的增長趨勢較符合實際,但是具體數據(確診量和死亡量)必定比現有的更多。
這情況不只在美國存在,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醫(yī)療系統在疫情中過載的國家,數據模型都與實際存在差距。
大多數西方國家增長軌跡相似,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在具體數量上還是有很大差別。(圖/FT)
所謂的“真實數據”,主要受三方面影響。
1.檢測量
檢測量既影響了確診量,也影響了病死率。
檢測量這一點,美國一開始就不好,甚至可以說恰恰是因為一開始的檢測量沒跟上,才白白錯過了一個多月的窗口期。
2月初,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德國設計的測試模型被美國疾控中心(CDC)拒絕,它覺得WHO提供的測試精度不高,于是想自己做測試,結果失敗了。美國的檢測開始得太晚,后來又太少,以至于無法控制這種新出現的流行病規(guī)模。
直到二月底華盛頓州出現美國首例新冠死亡案例,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才公告指南,私營實驗室可以自行開發(fā)檢測試劑,而同一時期證實病例的韓國早已經開始。
CNN獲得的內部資料顯示,直到3月25日共32萬個訂單,依然有一半——也就是16萬——檢測訂單積壓。最近幾天逐漸減少,目前每天測試3萬例,平均所需時常是4-5天。加上還會受到運輸時間的影響(都需要醫(yī)院送檢)。
龐大的檢測量和跟不上的檢測速度,導致大量患者還沒在醫(yī)院確診就死于社區(qū)中。
檢測量影響確診量我們很好理解,那么檢測量如何影響病死率呢?
前面我們說的是確診上的差異,現在我們要說死亡人數上的差異。
你可能這段時間經??吹揭粋€術語:“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這是死亡人數除以確診病例數后的結果,當媒體們談論“死亡率”時,他們通常指的就是這個數字。假設一個國家有1萬確診病例和100例死亡,那么該國的粗病死率為100/10000,即1%。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甚至可能與我們想要的相差甚遠。我們想要的是“感染致死率”(infection fatality rate, IFR),這是死亡人數除以實際患病人數。
對這種疾病檢測呈陽性的人數可能只是患病總人數的一小部分,因為只有一小部分人口真正接受了檢測。
很明顯,IFR很難準確地確定。唯一接受測試的人將是病情最嚴重的人,而你的分母受檢測量限制,實際上可能要比你現在的分母大得多,所以你的IFR可能比CFR低得多。
以韓國為例,檢測能力強的國家分母數值更接近于現實中的總感染數,而醫(yī)療系統被擊穿的國家——以意大利為例——它的粗病死率在媒體上被放得很大,就是因為分子太大而分母小。
所以,病例數與感染數不同,如果一個國家對每個人都進行了檢測,發(fā)現了所有的病例,那么它的IFR和CFR會盡量趨于一致,也就是剛剛假設的1%,但如果它只發(fā)現了10%的患者,那么你的1萬例確診病例只是10萬人的冰山一角。
包括目前英國的統計數據也是不準的,它只是簡單地統計那些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后死亡的人,但在其他一些國家,即使沒有進行檢測(“疑似”而非“確診”),如果有癥狀,也會被記錄為死于Covid-19;而另一些國家,醫(yī)院外的人沒有接受檢測,因此也沒有記錄。
檢測條件十分有限的國家,無法檢測輕癥患者,目前的確診案例會遠低于人群中的總感染數。
2.醫(yī)療系統的承載力(體現在ICU床位等)
要達到對患者“應收盡收”的原則,很大程度上取決當地的床位等醫(yī)療資源,如果新聞報道床位已經出現供不應求,那么必定會出現“醫(yī)療擠兌”。
“醫(yī)療擠兌”造成的結果是當醫(yī)院人滿為患,病人就會被要求呆在家里,直到出現最嚴重的癥狀,許多人會死在自己的家中或養(yǎng)老院,除非尸檢,否則可能不會計入統計。
以下圖為例,圖中的虛線代表醫(yī)療系統的承載力(最大負荷量)。在這條線以上,治療冠狀病毒患者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都變得更具挑戰(zhàn)性。
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醫(yī)院的承載能力和醫(yī)務人員的數量、床位數以及醫(yī)療設備數等有關,若突破醫(yī)療承載力(虛線以上),則出現病例數暴發(fā)式增加,流行曲線快速攀到頂峰。超過了醫(yī)療系統承受能力,就意味著有一部分病人無法得到有效治療。
德國就屬于醫(yī)療系統還未被擊穿,患者數還未突破最大負荷內的。盡管德國也很危險,但是它始終在努力壓平曲線,預防和延緩病毒的傳播,這樣大部分人不會同時生病,給醫(yī)療機構減輕救治壓力。
不論是意大利還是現在的美國,都有這個情況,當然,意大利是因為后期醫(yī)療系統被擊穿所導致,而美國還有來自一開始的檢測速度。
- 原標題:元宿:美國的疫情數據是真實的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駐西班牙使館:擬為確有需要的留學生開通臨時航班
2020-04-09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拿大媒體惡毒污蔑中國是病毒源頭 我使館駁斥
2020-04-09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國的“人民富豪”將如何走向世界?
2020-04-09 07:26 -
西班牙新增6180例確診,累計達146690例
2020-04-09 07: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球確診病例超150萬例
2020-04-09 06: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之子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2020-04-09 06:2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以中國為中心?世衛(wèi)回應
2020-04-08 23:48 特朗普 -
德國遇上口罩詐騙,付款后“亞洲供應商”失聯
2020-04-08 23:2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多個州醫(yī)院抱怨:聯邦搶我們物資,連聲都不吱
2020-04-08 22: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這節(jié)骨眼上,這州初選投票照常進行
2020-04-08 20:33 美國政治 -
美國房貸延期還款申請激增近2000%
2020-04-08 20:3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鏖戰(zhàn)16小時也沒談攏,法財長:為歐洲感到羞恥
2020-04-08 20: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羅斯新增1175例,累計8672例
2020-04-08 18: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法唯一航母也中招?
2020-04-08 18: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新加坡疫情升級:境外輸入降至個位,本土非關聯病例猛增
2020-04-08 18:03 新加坡 -
加拿大副外長確診
2020-04-08 17: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特朗普稱郵寄投票“舞弊”,記者:你上個月才這么干
2020-04-08 16:22 美國大選2020 -
美國防部向以色列軍方捐100萬只口罩,稱購自中國
2020-04-08 15:49 美國政治 -
美國巨頭企業(yè)跨界生產防疫物資 部分原料和生產能力來自中國
2020-04-08 15:47 美國經濟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19“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3“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