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
關鍵字: 美國大選媒體紐約時報媒體報道客觀中立黑特朗普華盛頓郵報媒體立場【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張小寶】
本屆亂象頻頻的美國大選迎來了最后時刻,許多人心中的“尷尬癌”大概終于可以切除了。
大選中美國媒體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鏡,遭到了美國國內(nèi)外的諸多批評。然而,美國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達,積累了許多粉絲擁躉,為其辯護者“理直氣壯”,毫無尷尬,氣勢一點不輸批評者。
筆者最近就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認真研究了一篇媒體界專業(yè)人士的辯護文,果然受益匪淺。
文章在第一部分設問:“美國媒體對希拉里的丑聞視而不見嗎?”
作者隨后列舉了10月28日下午美國主流媒體的首頁頭條,不管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還是被嘲諷為“克林頓新聞網(wǎng)”的CNN,都報道了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重啟調(diào)查一事,以此證明“視而不見”是錯誤的指責。
可在引子里,作者明明還說要討論美媒“失去客觀中立原則”的問題,怎么到正文就變成“視而不見”了呢?中學生都能看出兩者的不同吧。
原來,作者借一個“記者朋友”的口,把問題偷換了,把普遍的對美媒中立性的質(zhì)疑,變成了對“視而不見”的吐槽。這樣的妙招,一看就深得美媒精髓,我可得拿個小本子記下來。
作者乘勝追擊,歷數(shù)《紐約時報》對希拉里負面新聞的報道,給出了十來條鏈接,以證明FBI重啟調(diào)查的報道不是孤例。
可我納悶,任何一個經(jīng)常上網(wǎng)的人,都知道有個鏈接不說明什么問題——頁面上的位置、在網(wǎng)站上放的時間長短、社交平臺上官方賬號推送的時刻等等,都會影響傳播效果,為何這位資深媒體人士閉口不提?
我也知道要跟蹤研究上述因素,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普通人做不到,因此更期待專業(yè)人士的指教。如果專業(yè)人士能力有限,我也可以理解,但為何干脆提也不提這些因素,只是拿出鏈接,是要糊弄人嗎?
在失望之時,我又轉(zhuǎn)念一想,作者現(xiàn)在只需否定“視而不見”,這些鏈接當然足矣。于是我對作者偷換命題的本事,更加肅然起敬,失望感也一掃而空了。
作者隨后又說《紐約時報》不僅“一件(希拉里重大負面新聞)都沒有遺漏”,“還有打頭陣的”,例子是郵件門和克林頓基金會與境外資金之間關系的調(diào)查。
這事實我肯定認,但仔細看了看報道時間,是2015年3月和4月。那時的選情與后來一樣嗎?不同的政治形勢下,媒體的態(tài)度當然可能變化。批評者說美媒不客觀中立,火力最集中的是那些希拉里和特朗普出線后的報道。太早的例子,說服力恐怕會被大大削弱。
作為專業(yè)人士,辯護者除了教我偷換命題外,在第一部分里沒有給出多少有價值的信息,只是總結說“搜一搜就能得出答案”,卻又補了句“當然,我知道,好多國外網(wǎng)站都不太好上”。什么意思大家都懂,這種語言藝術讀者咱要不要也學習一個?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又扯起新聞和評論部門相互獨立的常識。但我想問,新聞和評論部門是不是都拿報社的錢,利益如此密切相關,真能切割開嗎?普通讀者在報紙上接收信息,是更容易根據(jù)所有內(nèi)容,形成對希拉里、特朗普的整體印象,還是一邊讀一邊提示自己,這個是報道那個是評論?
即使是報道,真的就客觀中立嗎?
新浪科技駐美記者鄭峻同樣挑了一天舉例,《紐約時報》確實報道了FBI重新調(diào)查希拉里一事,但從標題和版面位置都是對著特朗普去的。
當然,鄭峻只是發(fā)了個微博,沒有整兒八經(jīng)發(fā)表文章,大概就屬于為美媒辯護的作者口中“中文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那些毫無可信來源的說法”吧,抑或“接收到的信息是被污染的”?
中文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未必靠譜,可美國社交媒體上對特朗普打壓,“希拉里進監(jiān)獄”只有拼寫錯誤才能上熱門,這又如何辯護才好呢?
辯護者在第三部分中接著教育我們這些讀者,“中立客觀絕不等于各打50大板”,“一個人失言了100次,媒體報道了100次;另一個人失言了10次,媒體報道了10次——這不叫偏袒?!?
這邏輯100分,就是說特朗普的負面新聞再多,那是因為你本來就丑聞多;希拉里的負面報道再少,因為她本來就是純潔小白兔。如此自洽的邏輯,我也是大寫的服。
辯護者當然也給自己留了退路,媒體職責遠不止于“客觀中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維護社會規(guī)范”。很好,我還想問問作者,CNN員工向希拉里泄露辯論題目,這是哪門子“社會規(guī)范”?
在學習了作者的專業(yè)技巧后,我自己都知道該怎么答了:這種維基解密的內(nèi)容,當然也是“受污染”的信息,怎么可能靠譜呢?
總之,作者有足夠的理由說服自己,撰寫長文堅稱:“《紐約時報》還是那個新聞做得最棒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也還是那份曾經(jīng)報道水門事件的偉大的《華盛頓郵報》?!?
還是鄭峻先生看得通透,“下次再有人告訴你美國權威媒體是多么客觀的燈塔,別理他”。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