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越走越近,特朗普試圖離間徒勞無益
最后更新: 2019-10-17 10:21:14【文/周波,譯/觀察者網(wǎng) 周枝萍】
去年9月,3200名中國軍人參加了俄羅斯近4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東方-2018”。但更讓西方感到緊張的應該是今年7月23日中俄在日本海和中國東海上空進行的首次聯(lián)合空中巡邏,執(zhí)行任務的包括兩架中國轟-6k轟炸機和兩架俄羅斯圖-95MS戰(zhàn)略轟炸機:這不是演習,而是一次聯(lián)合行動。
然而,盡管戰(zhàn)略理論家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曾提出美國必須警惕“中俄大聯(lián)盟”帶來的危險,但《經(jīng)濟學人》雜志卻建議西方保持耐心。該雜志認為未來的俄羅斯總統(tǒng)終歸會再次向西看,西方等得起;它還提出“橢圓形辦公室的主人應該效仿尼克松訪華——但這次去莫斯科”。
這聽上去有點《等待戈多》的意味(在這部荒誕劇中,戈多始終沒有到來)。中俄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自2013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已經(jīng)會晤了近30次。
2016年,俄羅斯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預計到2024年還會再翻一番。普京在2024年將結束他的第四個任期,屆時,他的繼任者應該也不至于想要改變中俄關系的大好局面。
6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發(fā)展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加強當代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的聯(lián)合聲明》,并見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既便想象力再豐富,也很難想像有什么能撼動中俄關系的基石。當前的中俄關系不再以意識形態(tài)為基礎,而是建立在日益增長的相互需要之上。從前部分俄羅斯人擔心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會逐漸被中國移民占領,但現(xiàn)在這種擔憂已不復存在。相反,現(xiàn)在是俄羅斯人越過邊境到中國來尋求工作,俄羅斯游客成群結隊地涌向海南島的海灘。莫斯科方面固然將中亞視為其后院,但中俄兩國已經(jīng)設法彼此適應、相互容納?,F(xiàn)在,兩國在共同致力于推進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俄方的歐亞經(jīng)濟聯(lián)盟。
布熱津斯基曾斷言,中俄之所以會團結是因為它們對西方懷有“互補的怨忿”(complementary grievances),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中俄兩國雖然都希望建立多極世界,但出發(fā)點不一樣。中國是現(xiàn)行國際秩序的受益方,只希望對其進行改良;而俄羅斯則對當前秩序感到怨恨,尤其是在2014年俄羅斯兼并克里米亞遭到西方的制裁之后。
如果中美兩國夢游般地滑向新的冷戰(zhàn),俄羅斯會站在美國一邊嗎?至少目前來看,所謂新冷戰(zhàn)仍有浮夸之嫌,而俄羅斯在美國問題上的立場比中國更為強硬,至少后者仍在尋求一種健康的雙邊關系。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冷戰(zhàn)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首選很可能是根本不介入。俄羅斯在南海問題上沒有明確支持中國(中國也沒有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明確支持俄羅斯)。俄羅斯的首要安全關切是防止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脫離其影響范圍,加入歐盟和北約。
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俄羅斯更有可能與中國保持較為密切的關系,原因有二。在政治上,只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存在,莫斯科方面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擁抱西方。對這個跨大西洋安全同盟而言,來自俄羅斯的威脅仿佛氧氣一般,既是北約存在的理由,也是它一有機會就擴張的原因。
北約的每一次擴張都是針對俄羅斯的,當然也就必然被俄羅斯視為威脅。在經(jīng)濟上,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獲得的教訓十分慘痛,當時其政府的整體計劃是轉型成為西方式市場經(jīng)濟體,結果釀成了國家民族的災難。
俄羅斯未來的希望在東方。從地理上講——除非俄羅斯進一步開發(fā)占該國領土75%以上且人口稀少的東部地區(qū)——否則俄羅斯比中國更像是全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
誰最能幫助俄羅斯開發(fā)其遠東地區(qū)?只有中國。如果未來15年內中國真的成為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體,俄羅斯應該能從中國的繁榮中獲益。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存在難以調和的軍事、地緣政治和戰(zhàn)略沖突,但它與中國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對中俄關系的觀察十分準確:“每當美國和西歐讓俄羅斯感到痛苦的時候,中國都對其給予了關懷?!?
即使中俄之間GDP、軍費預算和高科技的差距越來越大,中國仍需要繼續(xù)給予俄羅斯此類關懷。因為中國對俄羅斯一直心懷感激。
蘇聯(lián)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若沒有蘇聯(lián)援助奠定工業(yè)基礎,中國不可能發(fā)展出今天世界一流的工業(yè)。俄羅斯政府讓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建設俄羅斯首個5G無線網(wǎng)絡的決定,是在貿易戰(zhàn)步步升級的關鍵時刻給中國雪中送炭。
當前是跨大西洋紐帶最為薄弱,但中俄關系卻最為牢固的時候,西方怎么可能破壞中俄關系呢?反倒是西方作為一個整體失去了原有的穩(wěn)定。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正在從西方內部動搖其根基,未來無論誰接替他入主白宮,都會繼續(xù)試圖“讓美國再次偉大”——只不過喊的口號可能不一樣。
各式各樣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正在橫掃歐洲。與中俄不結盟的伙伴關系相比,就連北約也看起來不如從前穩(wěn)固了。就在不久前,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不顧美國強烈抗議,從俄羅斯購買了S-400防空導彈。
此外,美國給中俄兩國都貼上了“戰(zhàn)略競爭對手”的標簽,這只會拉近中俄之間的距離。美國怎么能既把中俄歸為同一類對手,又指望在它們之間挑撥離間呢?
(觀察者網(wǎng)周枝萍譯自《南華早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原標題:As China and Russia draw closer, it would be a fool's errand for Trump to try to separate the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晗軼 
-
特朗普致函埃爾多安全文曝光:別像個傻瓜
2019-10-17 09:46 特朗普 -
美國新規(guī)限制中國外交官行動,我大使諷刺
2019-10-17 09:10 中美關系 -
若香港事件重演,李顯龍:新加坡肯定完蛋
2019-10-17 08:51 香港 -
中企承建肯尼亞內馬鐵路一期通車
2019-10-17 08:39 非洲之窗 -
美國再次威逼德國:有華為沒情報
2019-10-16 22:31 華為 -
約翰遜做巨大讓步,脫歐協(xié)議要成?
2019-10-16 20:30 不列顛 -
暗示將模仿京都動畫案對EVA制作公司縱火,日本男子被捕
2019-10-16 20:01 日本 -
說好寫漢服文化 結果CNN“夾帶私貨”引眾怒
2019-10-16 19:29 -
蘇格蘭首席大臣:明年必須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2019-10-16 19:17 不列顛 -
美國等國拖欠會費,聯(lián)合國連扶梯、噴泉都停了
2019-10-16 19:13 -
金正恩騎白馬登上“白頭山”
2019-10-16 19:09 朝鮮現(xiàn)狀 -
美國歌手穿奧黛露大腿 越南網(wǎng)友氣壞:快穿上褲子!
2019-10-16 17:58 明星那點事兒 -
扎克伯格密會保守派人士后,“刪除臉書”成熱搜第一
2019-10-16 16:58 美國一夢 -
詹姆斯“最后一次”回應
2019-10-16 16:53 NBA -
非洲能成為下一個亞洲嗎?
2019-10-16 16:19 中國論壇 -
在伊朗音樂網(wǎng)站,女歌手別想露臉了
2019-10-16 16:07 -
土耳其仆從武裝靠近美軍,美軍派戰(zhàn)斗機驅離
2019-10-16 15:58 敘利亞內戰(zhàn) -
她的死,或將推動“雪莉法”誕生
2019-10-16 15:49 三八線之南 -
中國專利申請連續(xù)8年居首,美國仍領銜境外專利申請
2019-10-16 15:36 科技前沿 -
習近平出訪兩鄰國 看點亮點都在這
2019-10-16 15:31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評論 10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評論 45“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116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特朗普又開火:她必須立即辭職!
-
特朗普竟稱“比比是戰(zhàn)爭英雄,我也是”,美媒:???
-
“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nóng)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wǎng)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