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不到敵人令“腦死亡”的北約垂死掙扎
最后更新: 2020-01-07 11:13:24【文/周波,翻譯/觀察者網(wǎng) 凱莉】
如果今后還有人記得2019年12月初在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的話,那多半不是因為2019年恰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70周歲生日,而是因為它證實了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關(guān)于北約已經(jīng)“腦死亡”的評價。
那場峰會不但沒有展現(xiàn)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jié),反而將公開紛爭、政策分歧和戲劇效果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多國領(lǐng)導(dǎo)人調(diào)侃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一段視頻被曝光后,特朗普將特魯多形容為“兩面派”。
扎堆調(diào)侃特朗普的視頻曝光后,俄媒戲稱北約國家領(lǐng)袖為“緋聞男孩”
自1989年柏林墻倒塌以來,北約一直玩著一石擊雙鳥的把戲,即把俄羅斯描繪成威脅,以此確保北約的生存和聯(lián)盟內(nèi)部的團結(jié)。特朗普不是第一個對歐洲“搭便車”感到惱怒的美國總統(tǒng)——這詞是奧巴馬發(fā)明的,但特朗普比奧巴馬成功的一點在于他不惜以古怪挑釁的行為方式敲打北約成員國,讓其履行義務(wù)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2%用于防務(wù)支出。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一方面恨不得特朗普趕緊消失,另一方面又害怕美國斷然轉(zhuǎn)向印太地區(qū),逐漸減少其承擔的北約大部分開支,把歐洲安全問題甩給歐洲人自己。為防范這樣的風(fēng)險,歐盟于2017年啟動了“永久結(jié)構(gòu)性合作”計劃,希望有朝一日組建一支歐洲軍隊。
北約真正的問題不是預(yù)算、俄羅斯或恐怖主義,而是它沒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在冷戰(zhàn)最緊張的時刻,英法兩國的防務(wù)開支都超過了GDP的5%。要是真正面臨威脅,任何北約國家都會毫不猶豫地把2%以上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用于國防。
北約的《倫敦宣言》繼續(xù)把俄羅斯列為頭號威脅,可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每年防務(wù)開支之和是俄羅斯的三到四倍。另外,把恐怖主義列為僅次于俄羅斯的威脅,恰恰證明北約沒有重大威脅??植婪肿雍茈y同時對29個北約成員國發(fā)起攻擊。而且,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手段面前——比如一夜之間讓沙特阿拉伯石油產(chǎn)量減半的無人機襲擊——北約根本無法迅速做出反應(yīng)。
有趣的是,北約峰會提到中國帶來的所謂“機遇與挑戰(zhàn)”。美國既然將中國定位為自己的頭號戰(zhàn)略競爭對手,它肯定希望北約追隨自己,共同應(yīng)對中國帶來的“挑戰(zhàn)”。
北約2019年12月的《倫敦宣言》沒有將中國定義為“威脅”
但首先,存在著英文所說的“地理的暴虐”(tyranny of geology),中國和北約成員國在地理上沒有接壤。其次,大多數(shù)北約成員國也是歐盟成員國,而中歐關(guān)系正在升溫,這不僅是因為世界的重心正在朝東方轉(zhuǎn)移,也是因為中歐雙方都愿意通過多邊方式解決氣候變化、伊核政策和世貿(mào)組織改革等問題。
中美關(guān)系越糟,則中歐關(guān)系越好。中國的“一帶一路”在中歐、東歐和南歐都很受歡迎。如果中美脫鉤,中國一定有更多的貨物、資本、人員和技術(shù)流向歐洲,使其坐收漁利。
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很難劫持北約,使其與中國為敵的原因。相反,歐洲既是歐盟又是北約或能使其扮演一個獨特的角色。據(jù)《經(jīng)濟學(xué)人》報道,馬克龍認為,歐洲確立其全球影響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中美兩只大猩猩之間斡旋。
只有一種情況可能使衰弱的北約得以復(fù)蘇:那就是中俄結(jié)盟。中國和俄羅斯一再強調(diào)它們的不結(jié)盟立場,但有意思的是,這種非同盟關(guān)系似乎比北約扭曲的同盟關(guān)系更為牢固。如果中國必須結(jié)盟,則沒有任何一個盟國比俄羅斯更重要,反之對俄羅斯而言,亦沒有哪個盟國比中國重要。
但中俄締結(jié)軍事同盟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國和俄羅斯都不希望卷入一場新的冷戰(zhàn)。但情況遠不止于這么簡單。被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對國際秩序充滿怨氣,但中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中國誓言要成為國際秩序的捍衛(wèi)者。換言之,即使中國和美國彼此針鋒相對,它們也是在同一個體系內(nèi)競爭。
這種情況和冷戰(zhàn)時期美蘇爭霸完全不同,當年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是水火不容的兩大體系的對決。如果說中俄聯(lián)盟是華盛頓方面最不愿見到的噩夢,那么五角大樓將中俄并列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則是犯下了重大的戰(zhàn)略性錯誤。
早在2011年,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就曾用“不是慘淡也是暗淡”來形容北約的未來?,F(xiàn)在看來,北約的未來只會更加慘淡,即便再吸納幾個北馬其頓這樣的國家也無濟于事。
北約倒不至于明天就死去,但也不會像美國國務(wù)卿蓬佩奧所希望的那樣再活上70年。一個腦死亡的人大限將至,殘喘幾日又能如何?
(觀察者網(wǎng)凱莉譯自《南華早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晗軼 
-
沒有樂隊上門:戈恩大搖大擺坐新干線,最后鉆進這口箱子
2020-01-07 10:55 日本 -
駐伊美軍指揮官寫信稱要撤離?!
2020-01-07 10:13 美國政治 -
文在寅新年賀詞表達改善日韓關(guān)系意愿,日媒:未提勞工問題
2020-01-07 09:52 三八線之南 -
伊朗外長:特朗普,此生見過這樣的人海嗎?
2020-01-07 09:50 伊朗局勢 -
佩洛西出手了:本周投票限制特朗普對伊動武
2020-01-07 09:22 伊朗局勢 -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會見伊朗代表 強調(diào)保護文化遺產(chǎn)
2020-01-07 07:59 伊朗局勢 -
美國擬降檢驗標準 豬肉安全令人擔憂
2020-01-07 07:26 食品安全 -
利比亞國民軍宣布奪取卡扎菲老家
2020-01-07 07:21 阿拉伯之冬 -
他公開反對特朗普威脅炸伊朗文化遺產(chǎn):別犯法
2020-01-06 23:05 不列顛 -
默克爾應(yīng)邀11日訪俄,談中東危機
2020-01-06 22:24 俄羅斯之聲 -
敏感時刻,他又口誤
2020-01-06 22:13 觀網(wǎng)看片 -
為了不讓荷蘭賣光刻機給中國,美國操碎了心
2020-01-06 21:02 觀察者頭條 -
-
澳政府救火不力,消防員怒了!
2020-01-06 20:14 -
平壤舉行“正面突破戰(zhàn)”動員大會
2020-01-06 20:11 朝鮮現(xiàn)狀 -
金球獎主持人開轟好萊塢眾星:別在獎臺上政治演講!
2020-01-06 19:12 明星那點事兒 -
“對現(xiàn)狀深深擔憂”,日本堅持向中東派遣自衛(wèi)隊
2020-01-06 18:28 伊朗局勢 -
“這可能是終止伊核協(xié)議的第一步,我們不能不管”
2020-01-06 17:14 伊朗局勢 -
戈恩出逃,日本首次表態(tài)
2020-01-06 17:06 日本 -
中方批美:強權(quán)政治不得人心,不可持續(xù)
2020-01-06 16:39 伊朗局勢
相關(guān)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