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駐京記者再受性侵指控被停職 曾任在華記者協(xié)會主席
關鍵字: 美國記者在華美國記者洛杉磯時報【觀察者網(wǎng) 綜合報道】今年1月因被指控性侵,《洛杉磯時報》北京記者站站長喬納森?凱曼(Jonathan Kaiman)被迫辭去北京駐華外國記者協(xié)會主席職務。本月15日,凱曼再收同行性侵指控。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洛杉磯時報已于15日宣布,凱曼因遭到不當性行為指控,決定暫停其北京記者站站長職務。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據(jù)報道,凱曼的一名美國媒體同行費利西婭·桑莫茲(Felicia Sonmez)于15日致信駐華外國記者協(xié)會,指控凱曼曾在去年9月兩人的一次接觸中對自己行為不軌。
桑莫茲在信中描述說,凱曼在未征得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對自己動手動腳,并將自己推到墻邊迫使她發(fā)生性行為。
作為駐華外國記者協(xié)會成員的桑莫茲寫道:“即使晚上的部分時間是雙方自愿的,但凱曼卻不斷越界?!彼€表示,自己如何與凱曼結束性行為,當時酒精模糊了自己的記憶。
桑莫茲曾作為《華爾街日報》記者在北京工作,后來回到美國。對于桑莫茲的指控,凱曼說:“我的看法與桑莫茲對那晚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雙方自愿的。”
《紐約時報》16日稱,凱曼在《洛杉磯時報》工作前,曾在《紐約時報》實習。桑莫茲稱,自己對駐華記者協(xié)會處理凱曼的問題表示失望。不過桑莫茲和勞拉都對《洛杉磯時報》調查凱曼感到高興。桑莫茲說,“不管發(fā)生在美國還是在國外,性行為不檢都不能為任何新聞機構所容忍?!?
據(jù)觀察者網(wǎng)此前報道,今年1月,正值全球掀起“Me too”反性騷擾運動,凱曼當時遭一名女性指控性侵,隨后凱曼辭去在華記者協(xié)會主席一職。
1月11日,一位名叫勞拉·塔克(Laura Tucker)的女性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稱,凱曼2013年曾對她實施“不當性行為”。勞拉表示,當時在酒后,她被迫和凱曼發(fā)生性關系。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東堯
- 最后更新: 2018-05-17 12:06:38
-
美國務卿給員工打氣:就是要頤指氣使
2018-05-17 11:59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回應“朝鮮取消會談威脅”:咱走著瞧
2018-05-17 11:43 朝鮮現(xiàn)狀 -
美參院情報委員會認同“俄干涉美大選”的評估結論
2018-05-17 10:31 特朗普 -
環(huán)時:若特朗普最新推特才是真心話,那就別浪費大家時間了
2018-05-17 09:32 中美關系 -
特朗普竟稱“有些非法移民就是畜生”
2018-05-17 08:18 特朗普 -
叫板達沃斯!他發(fā)起新論壇討論中國崛起
2018-05-16 17:54 中美關系 -
安理會就加沙流血沖突召開會議 美國這么說
2018-05-16 17:16 觀網(wǎng)看片 -
芝加哥街頭現(xiàn)“共享槍支”了解一下?
2018-05-16 14:00 美國一夢 -
劉鶴率中方代表團抵美 成員有易綱等
2018-05-16 11:35 中美關系 -
抗議谷歌為五角大樓開發(fā)AI技術 十余名員工集體辭職
2018-05-16 11:30 谷歌 -
美國務院有點懵:我們也剛看新聞知道
2018-05-16 08:53 美國政治 -
以色列“大屠殺”已致61死 美國阻止聯(lián)合國調查
2018-05-15 22:58 巴以恩仇錄 -
蘋果CEO:我當面對特朗普說,不該和中國懟關稅
2018-05-15 20:58 中美關系 -
美國安顧問:朝鮮只有把核武器全送到美國,才算棄核
2018-05-15 19:22 朝鮮現(xiàn)狀 -
陸慷回應美國這份學術報告: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2018-05-15 16:12 中美關系 -
“中興”死而復生?把生死簿撕了最重要
2018-05-15 11:55 中美關系 -
護了6年,厄瓜多爾或把他“送給”英美
2018-05-15 10:50 -
美商務部長:將迅速尋求處罰中興“替代方案”
2018-05-15 07:11 中美關系 -
白宮發(fā)言人找到了對付CNN的法子
2018-05-14 19:24 美國一夢 -
特朗普稱正想辦法幫中興恢復業(yè)務
2018-05-13 23:37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