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樹:日后要是拍科幻片,我們該如何描述這次新冠疫情?
最后更新: 2020-03-18 08:21:00科幻小說的開山祖師瑪麗·雪萊,大家都對她的代表作《弗蘭肯斯坦》很熟悉了,號稱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但是她寫的第二部小說叫《最后一個人》,寫于1861年,講的就是一場瘟疫毀滅世界之后,幾個英國人在廢墟中討生活的故事。可見災(zāi)難題材在科幻小說發(fā)展脈絡(luò)中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它體現(xiàn)了人類的某種預(yù)期。
科幻小說的鼻祖瑪麗·雪萊
這次的新冠狀病毒,雖然不像什么生化武器庫泄露出來的段子聳人聽聞,但和我們目前科技的發(fā)展也息息相關(guān),我們看到,無論是我們的物流的運力,物資的投送包括專家學者對病毒的認識程度,和03年的那場sars相比都進步了很多倍,但是病毒傳播的速度,因為全球化背景和交通設(shè)施的改善也加快了。
觀察者網(wǎng):消極的觀點認為,這場肺炎疫情,考驗我們對人類科技無限進步論的反思程度。目前情況看,病毒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也涉及到了人與自然和諧這個主題。
寶樹:我舉個例子,科幻作家王晉康寫過一些小說,主旨就是人和自然要取得平衡,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類科技進步,病毒的生存能力也跟著會變強,他從來不認為人可以一勞永逸完全消滅病毒和瘟疫,這是我們科幻圈的一個比較典型的觀念。
如果說這件事對科幻造成了什么打擊的話,那就是這些年讀者和媒體把科幻拔高到一個太理想的位置了,很多人都問科幻作家:“你對未來怎么看,50年后人類是怎么生存的?”把科幻當成了一種可以啟發(fā)心智,引領(lǐng)大家領(lǐng)悟未來的文學形態(tài)。雖然科幻小說類型很特殊,和科技結(jié)合比較多,但本身來說,它還是一種文藝,一種文學類型,承擔不了讀者如此高的期望。我們這個圈子還是一個講故事的行業(yè)。
期待過高的話,那么你就會覺得科幻作家們對某些事情失去了預(yù)判能力,很無能。災(zāi)難對科幻圈的打擊,就是大家對這個圈子抱有太多幻想和期許。我們其實就是一群靠講故事給大家?guī)硪恍g樂的人,以及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間,但讓我們給未來指點方向,這就太夸張了,并不現(xiàn)實。
哪怕是它和科學結(jié)合很緊密,科幻文學也擔負不起“未來學”的稱謂。王晉康老師在作品中也寫過恐怖分子把瘟疫散播到全世界,全球變得一片混亂等等,但這不會影響現(xiàn)實決策,一本科幻小說無法指導社會實踐。
頂級醫(y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novel coronavirus)的彩色照片
當然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用,如果前線指導救災(zāi)防治疫情的某個官員平時喜歡看科幻小說,他至少可以比其他人多一份危機意識,多一份戒慎戒恐,對形勢的預(yù)判可能會更周全一些,但短期來看,不應(yīng)給這種文學形態(tài)太高期望。
觀察者網(wǎng):我們可以再談?wù)効苹眯≌f的技術(shù)層面操作的問題。假如說一個科幻作家某個作品的故事線圍繞病毒散播展開的,如果他不懂生物學或者病理學相關(guān)前沿專業(yè)知識的話,肯定會影響他的寫作質(zhì)量,這對科幻作家的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的要求是不是會很高?
寶樹:作品質(zhì)量應(yīng)該會受影響,但恐怕也不像你說的那么嚴重。你可以寫你自己認為很擅長的方面。打個比方,以這次新冠狀病毒為主題寫一個科幻,如果聚焦在病毒的結(jié)構(gòu),基因序列等等,知識儲備不夠是很難寫好的,但是還有一些外界的因素,即可以偏向從社會層面和病毒傳染的過程對人的心理造成的壓力,以及對社會的沖擊層面來談,這就可以把生物學基礎(chǔ)知識的那一部分一筆帶過。
比如可以重點講“隔離”,這就是個社會學的議題了。隔離之后整個社會產(chǎn)生了很多新問題,因為城市處在隔離狀態(tài)下,人的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改變,網(wǎng)上辦公,家庭值班等等,我們可以從科幻的角度設(shè)想一下,如果隔離時間長了,很多人生的軌跡都會有偏離的跡象。
1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隔離區(qū),醫(yī)務(wù)人員進入病房前,穿戴好防護服(@楚天都市報)
當然這個角度也對作家對社會運作結(jié)構(gòu)、法律、經(jīng)濟學問題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無論如何,都可以揀選自己了解的那個領(lǐng)域重點突破。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五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wèi)生檢疫違法犯罪
2020-03-16 20:39 -
明明有分餐制傳統(tǒng),中國人為何最終選擇了圍桌會食?
2020-03-16 07:26 -
【戰(zhàn)“疫”說理】完善社區(qū)治理,彰顯制度優(yōu)勢
2020-03-14 12: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歐洲疫情“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2020-03-13 17:49 歐洲亂局 -
追個星怎么就追成了“互黑互撕”的“宮斗”?
2020-03-11 07:14 -
我為什么想寫下日本主婦的“思秋”?
2020-03-08 09:20 節(jié)日談 -
擔心輿情雜音擾亂“軍心”?怕是擔心錯了地方
2020-03-06 07:1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我們發(fā)掘了兩處史前瘟疫遺址,得出了一些啟示
2020-03-04 07:23 考古 -
洛陽湯館復工,喝出了高考的感覺
2020-03-01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東城出現(xiàn)近日武漢來京病例
2020-02-26 16: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新冠中藥方過多過雜,會讓百姓和基層中醫(yī)師迷茫
2020-02-25 07: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什么是社會進步的標準?
2020-02-24 07:31 -
非常時期,讓我們談?wù)劇暗图壓凇焙汀案呒壖t”
2020-02-21 11:07 -
北大人民醫(yī)院現(xiàn)確診病例 已對142名腎透析患者進行觀察
2020-02-20 18: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警惕“文牘政治”成為滋生官僚主義的溫床
2020-02-17 07:48 -
刻意隱瞞、吐口水致醫(yī)護人員感染,患者出院即被警方帶走
2020-02-15 19: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袁隆平院士的“硬核”支援,到達武漢!
2020-02-14 18:3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澳門采購口罩主要來自海外:不想增加國家負擔
2020-02-14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風月同天”是中國人貼的,龍應(yīng)臺和奧斯維辛又是怎么回事
2020-02-14 07:53 -
《寄生蟲》摘得奧斯卡,韓國電影真成“亞洲之光”了?
2020-02-14 07:31 三八線之南
相關(guān)推薦 -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評論 126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guān)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239“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84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guān)稅壁壘,對抗中國
-
以伊沖突后,哈梅內(nèi)伊首次公開露面
-
俄共通過決議:認定赫魯曉夫關(guān)于斯大林個人崇拜的報告存在錯誤
-
梅德韋杰夫回懟呂特:有件事說對了,你該學習俄語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