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昶睿:作為國民黨代表,我們希望有這樣一位新主席
關鍵字: 國民黨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黃敏惠國民黨改革臺灣大選未來,不論是哪一位當選國民黨主席,我們普遍覺得有4個重要的優(yōu)先事項,是亟需推動,也極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人選來一步步進行改革:
1. 國民黨的未來路線——確立黨的核心精神
國民黨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為何而戰(zhàn),為誰而戰(zhàn)的問題。國民黨主席不是非誰不可,不管是誰來擔任,對于國民黨的發(fā)展我想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唯有確立路線,中國國民黨才可以有效地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目前我們所面臨的是,黨是要繼續(xù)遵循國父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路線,或者要修正三民主義,都可以作討論跟修正。以及國民黨在面臨兩岸關系、統(tǒng)獨議題、或是“國家認同”問題時,我們要有什么樣的論述。例如,選前一晚發(fā)生的周子瑜事件,嚴重打擊到了國民黨長久以來所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則,這是否還能被臺灣民眾所接受,值得討論。
最近,臺灣內部有許多人提到要將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兩個字去掉,試圖更符合臺灣民意,這個問題其實根本毫無意義!一個黨的黨名若改掉后,就可以改變整個黨的精神、主義跟思想,那國民黨現階段就不用談改革了,重點是改變“腦袋”而不僅止于改“黨名”。
因此,我們要去思考什么才是中國國民黨未來要堅持發(fā)展的核心價值,可能是堅持“民主”實踐,可能是堅持“中華民國”主張,也可能是維護“臺灣主體性”。不論如何,我們都希望黨內可以有一場對于黨發(fā)展路線的辯論,期待重新建立價值,并謀求黨內與社會的最大共識。
2. 青年改革——世代交替、新舊傳承
除了核心價值的論述外,目前國民黨最亟需改革和檢討的就是青年政策。因為黨內政治人才長期的不流動,使得政治甄補產生了重大問題,這種狀況除了在政務及民意代表體系發(fā)生外,就連黨務體系內的狀況也相當嚴重。
除了政治甄補外,黨內在青年組織上的疊床架屋常常使得青年政策的權責不明,并且要如何擺脫長期以來青年團背離青年、青工會年紀偏大的問題。例如國發(fā)院下設青年部,青年部又下設青工總會,青年團雖也屬國發(fā)院但卻是獨立機關,青年工作又分為學青跟社青,實在讓人很難分清楚功能跟角色。
首先,我們要想著如何獲取年輕人的支持(這跟第一點黨的路線有關),如何重新找回年輕族群對于國民黨的認同(如何在社會以及校園重新找回我們的支持者)。其次,是我們如何建立政治甄補的管道,可能在各地開始尋找有意參選的年輕人先行蹲點,建立與地方的聯(lián)結,避免以往的空降策略。最后,未來在各地的青年組織,在網絡平臺或是大數據的掌握,要著重在議題的回應以及掌握青年議題的走向,以免黨中央在作成決策時誤判形勢。
3. 黨產檢討——延續(xù)黨務發(fā)展
國民黨的黨產問題,有其歷史的重大因素難以解決,以及面臨到國民黨必須存續(xù)下去的因素,目前并非可以淪為泛泛之談。但有幾個重點是比較沒有爭議的,首先,未來面對《政黨法》的訂定,未來的主席如何去面對這一個重大問題;其次,就是龐大的人事費用,要如何和退休黨工談判退休金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都關系到國民黨未來的存續(xù),是較為沒有爭議的討論。
至于黨產還剩下多少?該如何有效的處理?這恐怕無法由一般的黨員一次可以解釋清楚。這也真正考驗著新任主席的能力跟執(zhí)行力,讓黨產不再成為國民黨每次選舉的負擔。
4. 黨內組織改革——瘦身扁平、學習企業(yè)
未來國民黨改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進行黨內組織的改造。國民黨現在的組織結構,儼然就像是德國社會學家Max Weber所提出的官僚層級結構組織,高度的層級節(jié)制所帶來的就是無效率跟溝通上的困難,這種結構的組織最適合放在軍隊,而不是政黨。未來的國民黨必須向企業(yè)學習,學習企業(yè)化的精神,學習在有效的資源下作最大的利用,將各個組織的功能重新給予分工,采行扁平化組織設計。
國民黨現在看起來就象是一個包袱很重的老舊機關,至于這個機關要如何地被改造,我想這并無法在短時間改造完成,對于內部的組織文化、法規(guī)、以及一百多年以來的沉重歷史包袱,國民黨要重生,就需要大破大立。例如,黃復興黨部的存廢,不分區(qū)“立委”的提名方式、地方黨部主委的產生,我認為這些都可以被提出來討論。
3月26日不管是哪一位當選國民黨主席,都只是一個過渡,一位暫時可以穩(wěn)住國民黨頹勢的一位黨主席,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加速國民黨內世代交替、人才新陳代謝,在短時間可以讓國民黨的老干新枝接續(xù)上。我們要選一個,對于青年政策的重視、黨產的處理、“立法院”的議案、各方勢力的調和鼎鼐,有執(zhí)行力與能力的人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19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