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時評: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關鍵字: 王詩齡課程表學生減負曾經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王詩齡課程表”,最近再次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為此,光明網-時評頻道12月29日刊載評論文章《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在知名主持人李湘女兒王詩齡的課程表上,從周一到周日,鋼琴、大提琴、油畫、書法、瑜伽、國際象棋甚至織毛衣,各種學習安排擠滿了她的課余時間。對此輿論不吝贊譽,還不忘一個勁地給其他家長和孩子們打勵志雞血:“王詩齡課表曝光,你是985都輸她”,“看吧,比你聰明、條件比你好的人,還比你拼命十倍!”
王詩齡的課程表
假如這張課程表不屬于王詩齡,而屬于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輿論未必還會如此友善。長期以來,在圍繞學生負擔而展開的討論中,焦慮的家長一直是輿論的眾矢之的——父母憑借手中對于家庭教育的主導權,無視孩子本該擁有的快樂和健康,肆意向孩子轉移自己內心的焦慮。
同樣一張滿滿當當?shù)恼n程表,在普通家庭父母那里可能備受質疑,到了名人李湘和王岳倫那里卻獲得贊譽。有人還拿出更“成功、大牌”的英國王室來說事。英國小王子、年僅5歲的喬治,在他一年級的課程表上,就排滿了數(shù)學、英語、法語、科學、歷史、地理、計算機、戲劇、藝術、體操、游泳、擊劍、高爾夫、陶藝、芭蕾等十幾門科目。觀點還是一樣——他們出生時就在羅馬,卻仍比你努力。
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輿論意見,其實都屬于同一套話語體系——成功學的話語體系。只不過,因為普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不夠成功”,所以人們還有探討和質疑成功標準的勇氣。王室、名人“足夠成功”,甚至直接定義了何謂成功,跟他們探討、對他們質疑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變成了一面倒的贊譽和倡導。
孩子適合怎樣的教育,父母給孩子選擇怎樣的教育,這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情況都不一樣,很難簡單套用一個標準去評判。但是對于成功的定義,卻對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家庭中都有探討的必要。在這種討論中,哪怕貴為王室名流,也不擁有天然的豁免權。喬治小王子同時學習十幾個科目,王詩齡課余時間被各種輔導班占滿,這是否就是“未來成功人士”的定義呢?其他的家長和孩子,是否就應該“見賢思齊”呢?未必。
在成功學的這一套話語體系里面,最大的要害并不在于“鼓勵勤奮還是縱容懶惰”,而是否認、抹煞人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消弭人的主體性,套用簡單、量化的指標對人進行物化和對象化。這是一種注重外在、忽視內在的評判角度。擁有多少財富、獲得何種社會地位、贏得何種聲望,是成功學里面最主要的指標。以此觀之,王詩齡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能,所贏取的各種獎項被反復援引、津津樂道。鮮見有人從內到外去觀察、審視這個孩子,關注她的內心是否快樂,心智是否健全,這樣的學習安排是否符合她的潛能發(fā)展,能否幫助她成長為一個更加豐富、更加完善的人,成為一個獨一無二、具備主體性地位的個體。
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的教育,都跟勤奮、吃苦并不互相排斥。在一種符合孩子天性、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中,孩子同樣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潛能充分挖掘,成為現(xiàn)實的才能。只不過,這種學習和成長的動力來源于內在的啟發(fā)和激勵,這樣獲得的才能也更具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相反,一種基于成功學的學習教育,則可能來源于自外而內的驅動力——為了達到某種“成功”的標準,驅動孩子去苦學苦練。不可否認,這種路徑也有可能通往成功、快樂和幸福,但是一種基于功利、有時候不惜淹沒天性的學習教育,確實不應該成為現(xiàn)代文明社會所追求的成長路徑。
在相當長的時間段里,那么多人都為育兒問題爭論不休,那么多家庭都為孩子的教育成長焦慮不已,甚至彌漫成為一種全社會的焦慮。要不要“王詩齡的課程表”,要不要喬治王子式的苛刻教育,恐怕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形成共識。也許首當其沖的,是家長和全社會都應該反思一下價值觀問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何為健康的成長;對于一個人來說,何為成功?
(文丨封壽炎)
- 原標題: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 責任編輯:連政
- 最后更新: 2018-12-29 14:47:20
-
《知否》首播,或許會是出不一樣的大女主戲
2018-12-27 17:33 中國電視劇 -
“藝氣風發(fā)”攝影文獻展開幕 珍貴照片見證時代變遷
2018-12-26 13:33 以藝術之名 -
中國“打壓”圣誕節(jié)?這鍋不背
2018-12-26 11:03 節(jié)日談 -
“網信局”不許網民發(fā)微信慶祝圣誕?云南網警回應
2018-12-25 10:41 節(jié)日談 -
譚盾將出任美國頂級音樂學院院長
2018-12-23 12:17 中美關系 -
翁同龢后人無償捐美183件文物引爭議
2018-12-23 10:26 中美關系 -
真在乎文化自信,就不應只從傳統(tǒng)中尋找支撐點
2018-12-21 07:35 -
這部橫掃美國大獎的美劇,第二季口碑又炸了
2018-12-18 18:03 -
帝王將相?這就把二月河“落霞系列” 看得太低了
2018-12-17 09:23 -
外國人學中文太久后,會有哪些改不掉的習慣?
2018-12-13 18:24 觀網看片 -
《紅海行動》《戰(zhàn)狼2》等獲華表獎(完整名單)
2018-12-08 22:21 中國電影 -
人類文明“四長老”齊聚北京:打破沖突論 構建共同體
2018-12-07 11:04 -
《三體》成資本估值神話,我們恐怕等不到電影面世了
2018-12-07 07:19 中國電影 -
21歲柯潔打破李昌鎬最年輕六冠王紀錄
2018-12-06 19:31 -
“影帝制造機”曹保平
2018-12-05 13:40 中國電影 -
村上春樹又陪跑了
2018-12-05 08:25 -
144名中國婦女被騙赴新加坡賣淫 兩國聯(lián)合破案
2018-12-04 16:38 -
2018十大流行語官宣:確認過眼神,是“錦鯉”沒錯
2018-12-03 15:01 網絡熱詞 -
他親手寫就“中國人民銀行” 昨天紀念館開張了
2018-12-02 10:49 -
《法制晚報》明年休刊 全力做新媒體
2018-12-01 17:07 再見紙媒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