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雙雙手術換掉膝蓋!竟因10年來天天都做這件事
關鍵字: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新聞晨報”(ID:shxwcb)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一對夫妻十年以來每天堅持運動鍛煉10公里。但愛運動的他們,卻雙雙要換膝蓋?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10年前,64歲的路女士患糖尿病,愛妻情深的丈夫華先生陪糖尿病妻子暴走,并且夫妻雙方都密切關心彼此的身體,詳細記錄各項指標。
10年后,,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兩人關節(jié)逐漸出現(xiàn)疼痛、腫脹的情況,且反復發(fā)作,路女士還伴有半月板撕裂。
特別是晨起剛走路以及長時間行走之后更為劇烈,疼痛評分高達10分,相當于女性生孩子時的分娩痛。
病痛阻礙了兩人的旅游夢,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經檢查,夫妻倆的膝關節(jié)均嚴重變形。
經過精心準備,日前,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第一骨科、脊柱關節(jié)外科病房主任田野教授在同一天內為夫妻倆成功實施了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膝關節(jié)置換呢?
中晚期的患者,由于疼痛難忍,保守治療效果也差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膝關節(jié)置換。
其實關節(jié)置換術是一個最終的治療,創(chuàng)傷也比較大。
因為關節(jié)置換的假體是人工材料,這些材料通常使用壽命為20年左右。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早期就做好膝關節(jié)保護。
怎么樣防止膝關節(jié)疼痛?
1.改變活動方式
在考慮手術之前,應積極采取非手術治療,包括消炎鎮(zhèn)痛藥,少爬山、少爬樓梯等及扶拐行走等。
田野提醒老夫妻和更多開春鍛煉的百姓,膝關節(jié)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退變,長期暴走、爬山、過度肥胖等都容易加快關節(jié)的磨損。
想要鍛煉身體的同時保護膝關節(jié),要注意三件事:
1.健身前充分熱身;
2.健身后做些拉伸運動,放松膝蓋;
3.謹慎選擇運動項目,游泳、慢走的沖擊力較?。?
4.籃球、羽毛球、爬樓梯、爬山、騎車等不適合長期不鍛煉或體重過大的人。
2.改變快走運動姿勢
大原則
速度:每分鐘 120~140 步/跑步機速度約 6 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30分鐘左右、每周累計約150分鐘。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傾或駝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雙手輕輕握拳,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后擺動。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jié)奏。
下半身
盡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踏出時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劇烈運動
潛在惡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快步走后甚至可能誘發(fā)心臟病。因此,當你走路后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就該馬上停下來休息。如果癥狀不能緩解,或者持續(xù)幾天都出現(xiàn)類似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排查是否有心臟問題。
另外,一些基礎疾病患者如患有老慢支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骨關節(jié)病、腰椎間盤突出,參加計步運動前,應咨詢醫(yī)生先做評估。
運動前熱身,運動后拉伸。開始運動前最好做伸拉等準備動作,運動過程中應循序漸進,不要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有序增加或減少運動量。盡量不要飯后立即出門鍛煉,一般最好隔1小時左右。
小編經常看到,很多上了年齡的人,跟著暴走團或者過度運動。這顯然是錯誤的!有名醫(yī)生曾經說過:“別看現(xiàn)在走的沒事,過兩年癥狀就出來了!”
做運動,
切記,量力而行!
來源|沈陽晚報
- 原標題:夫妻雙雙手術換掉膝蓋!竟因10年來天天都做這件事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最后更新: 2019-04-09 08:17:00
-
調查:近7成學生稱網游是“帶來幸福生活的能量”
2019-04-09 07:49 -
真的有一種“代替本人承認放屁”的職業(yè)
2019-04-08 17:48 日本 -
習聲回響:不忘先烈遺志 攜手砥礪前行
2019-04-08 09:02 捍衛(wèi)英雄 -
地址隨機,電話不通,外賣騎手收到奇怪訂單驚動警察
2019-04-07 10:25 -
媒體:有人打著“告別革命”旗號丑化英雄
2019-04-07 09:02 捍衛(wèi)英雄 -
唱的6首外文歌,都沒改編權?
2019-04-07 07:44 綜藝政治 -
怎么看美國人權報告?中國外交官曾在日內瓦這樣懟美國代表
2019-04-04 19:55 這就是中國 -
開始打聽《權游》“種子”了嗎?小心黑客攻擊!
2019-04-04 11:37 -
四川叫停某行為不端知名聲樂演員23場次個人巡演
2019-04-04 07:16 -
媒體: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歷史觀
2019-04-04 06:54 明星那點事兒 -
在貧困的國家談何人權?中國用脫貧推動核心人權
2019-04-03 14:37 這就是中國 -
《權游》最新預告片,團滅預警?
2019-04-03 13:22 -
“請爸爸原諒我…”4歲男童深夜遭繼父暴打,哭喊救命
2019-04-03 07:59 -
當中國電視劇引進到日本,譯名又中二了…
2019-04-02 14:21 中國電視劇 -
以《圣經》之名,波蘭神父燒了《哈利·波特》……
2019-04-02 13:51 -
“櫻櫻櫻,曲項向天歌”?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2019-04-01 16:12 -
男生上課拿出一枚錢幣,班主任一查“價值百萬”
2019-04-01 09:39 -
浙大教授撿垃圾年入數(shù)百萬!網友跪服:多讀書果然能賺大錢
2019-04-01 07:53 -
“污點藝人”怎么罰才合理?
2019-04-01 07:49 依法治國 -
治理民主比選舉民主更有價值,基層民主得討論各種實際問題
2019-03-29 11:11 這就是中國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