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聯(lián)合抵制俄羅斯索契冬奧會 普京反同性戀成導火索
關鍵字: 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抵制冬奧會抵制俄羅斯冬奧會反同性戀普京俄羅斯之聲烏克蘭隨著2014年索契冬奧會一天天臨近,借“抵制冬奧會”,歐美對俄羅斯人權問題的敲敲打打越來越多。最新加入抵制陣營的是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雷丁,10日她以人權為由,聲稱“絕不前往索契”。雷丁與德國總統(tǒng)高克、美國當紅藝人“Lady Gaga”以及一批歐洲議員等形成的合力看起來聲勢浩大。“索契雪前的寂寞普京”,德國《世界報》以此為題稱,國際社會取消參加冬奧會的聲明“堆積如山”。上屆冬奧會主辦地溫哥華也決定向俄羅斯示威,故意派出一名同性戀議員,而不是市長作為該市的代表去索契。
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季志業(yè)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抵制冬奧會更深層的是反映了歐洲對俄強勢復興的忌憚。歐洲本來就對俄的道路不認同,在歐洲金融危機期間,俄羅斯還在強勢地擴展自己的影響力,比如“策反”要加入歐盟的烏克蘭,以及在歐亞聯(lián)盟問題上的強勢表現(xiàn)等。所以這一次抵制冬奧會集中釋放了歐洲對俄羅斯的不滿。
歐洲眾國抵制索契冬奧會
“沒必要讓俄羅斯獲得掌聲”
“盡管距離開幕式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索契冬奧會已經(jīng)滿是爭議”,英國《一周》雜志10日稱,這不僅因為510億美元的巨額成本,也不僅是和奧運村相關的腐敗和環(huán)境破壞指控,主要的問題是來自運動員、政府首腦對反同性戀法律的抵制。
據(jù)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雷丁10日表示,將不會參加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冬奧會。這名來自盧森堡的歐盟官員在推特上發(fā)文表示,只要少數(shù)群體依舊受到當前俄羅斯法律的類似對待,她就絕對不會前往索契。報道稱,目前不知道雷丁是作為歐盟代表,還是個人受到邀請,但是她公開反對俄羅斯關于同性戀的立法,是迄今為止政治家發(fā)出的最強烈聲明。俄羅斯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一項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同性戀的法律后,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德國總統(tǒng)高克成為歐洲第一個宣布不參加索契冬奧會的國家元首。
“越來越多歐美政治人物開始作出抵制索契冬奧會的姿態(tài)”,法國《快報》稱,除了雷丁、高克,還有德國綠黨歐洲議會議員、曾作為無政府主義者挑起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而名噪一時的丹尼爾·科恩·邦迪。他將索契冬奧會和1936年納粹舉辦柏林奧運會相提并論,呼吁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抵制出席開幕式。邦迪呼吁更多運動員“自愿抵制”,或者在冬奧會上作出“必要的政治姿態(tài)”,就像1969年捷克斯洛伐克冰球隊拒絕和蘇聯(lián)隊員握手以抗議1968年蘇聯(lián)入侵那樣。邦迪稱,普京在距離格魯吉亞邊界5公里處修建滑雪賽場是“向格魯吉亞變相炫耀武力”。
“索契雪前的寂寞普京”,德國《世界報》11日以此為題寫道,一個又一個取消索契之行的消息讓俄羅斯難堪,歐洲議會人權事務委員會官員芭芭拉·羅西比勒爾表示,這是一個“政治信號”,俄羅斯必須改變其人權政策。不過,她也強調(diào),抵制冬奧會的運動是錯誤的。
《華盛頓郵報》10日的文章公開呼吁奧巴馬及其他政治人物抵制俄羅斯冬奧會。該文章說,運動員不得已要參加比賽,但政治家并不是這一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美國沒有理由縱容俄羅斯,更沒必要讓他們獲得國際社會的掌聲。
國家首腦出席奧運會開幕式并不是外交準則,奧巴馬既沒有參加溫哥華冬奧會,也沒出席倫敦奧運會。但德國《萊茵郵報》的一篇評論稱,對普京來說,沒有比缺少強大的、重要的人物出席更讓他感到難過的事情了。多年來,索契運動會一直是俄羅斯精心準備的重頭戲,普京希望扮演著這項體育賽事的倡導者,然而很多歐美政治人物并不想?yún)⒓舆@場游戲。
對于歐美借同性戀問題向俄羅斯發(fā)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對記者說,歐洲這種心態(tài)由來已久,他們始終覺得有一種普世價值需要推廣,所謂普世,就是以他們自己為標準,他們自認代表先進價值觀,長期以來受基督教傳教士文化的影響,歐洲人有一種使命感,中國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他們是“己所欲,施于人”,以前是要把上帝的光輝帶到你那兒去,現(xiàn)在是他們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演化成規(guī)范推廣到全球。
俄對冬奧會充滿期待
“反同性戀法律會毀掉索契冬奧會嗎?”一家英國媒體發(fā)出這種疑問。但俄羅斯人的心情似乎沒受太大影響。俄羅斯媒體稱,為了沾上冬奧會的喜氣,近來各地公民向索契民事登記處申請在奧運日結(jié)婚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赴索契結(jié)婚已在俄羅斯成為潮流。
俄羅斯“商業(yè)區(qū)”網(wǎng)站9日報道稱,大多數(shù)俄羅斯公民對冬奧會即將舉行充滿期待,網(wǎng)絡名人巴久科夫表示:“在普京總統(tǒng)的努力下,俄羅斯獲得主辦權后,我就對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隨著開幕式的日益臨近,我的自豪感更加強烈。冬奧會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強大力量。雖然西方國家一直對我國說三道四,這是他們戴著有色眼鏡在看待我們。”俄《陽光海灘》雜志主編庫茲涅佐娃表示:“這是我國的一個重大盛會。全國人民都對此感到自豪。這有助于提高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聲望。這一運動會將會把我們?nèi)嗣窬o緊地團結(jié)在一起。我期待著開幕式的來臨。”
烏克蘭《今日報》10日報道稱,來自歐美政治人物的指責在俄羅斯引起強烈不滿,但普京陣營對此并不在乎。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那些人應當譴責的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殺死婦女和兒童,而不是俄羅斯的人權問題。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9日回擊德國總統(tǒng)稱,高克是一名老牌的反俄分子。他擔任總統(tǒng)后從來沒有對俄羅斯進行過正式訪問。他曾多次批評俄羅斯壓制反對派。去年6月他還拒絕與普京舉行計劃中的會面。德國總統(tǒng)此舉在俄社會引起強烈不滿,從而將影響德國人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形象。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俄新網(wǎng)12月8日報道說,這一盛會引起俄羅斯舉國關注,總統(tǒng)普京親自上陣定期敦促相關籌備工作。上月底他在視察體育設施建設情況時表示:“忘掉即將到來的假日,全身心投入索契冬奧會。冬奧會籌備完成在即,但某些方面仍需完善,等待我們的還有許多工作。”
“俄羅斯之聲”電臺11日稱,來自俄羅斯70個地區(qū)的約5000名演員將參加2014年索契冬奧會文化活動。冬奧會嘉賓和參加者將欣賞到俄羅斯各地音樂舞蹈團體的精彩演出——楚科奇民族演唱、達吉斯坦列茲金舞、庫班哥薩克演唱、中提琴家尤里·巴什梅特的即興演奏等,演員們將向全世界展示俄羅斯文化的多樣性。
抵制索契冬奧會海報
對俄強勢復興的忌憚
除同性戀問題,有美國議員曾以“讓俄羅斯為收留斯諾登付出代價”為由抵制冬奧會。另據(jù)法國歐洲新聞網(wǎng)報道稱,俄羅斯近來“針對外籍勞工的清洗”也是促使針對索契冬奧會的名人抵制行動再度高漲的觸發(fā)點之一。
歐美的這股浪潮在各自國內(nèi)獲得的支持度不算低。德國《圖片報》的一項網(wǎng)絡調(diào)查顯示,56%的網(wǎng)民支持政治家抵制索契冬奧會,46%的人反對。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評論稱,索契冬奧會只不過是一貫批評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政治家又一次展示自身政治觀點、立場的契機,但政治家們的角色不同,采取的姿態(tài)也會不同,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其政治色彩和總統(tǒng)高克接近,但她8月時已承諾,屆時必定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很顯然,默克爾作為政府負責人,必須避免過度抵制對俄德雙邊關系,以及對德國戰(zhàn)略利益的影響。
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季志業(yè)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抵制冬奧會更深層的是反映了歐洲對俄強勢復興的忌憚。歐洲本來就對俄的道路不認同,在歐洲金融危機期間,俄羅斯還在強勢地擴展自己的影響力,比如“策反”要加入歐盟的烏克蘭,以及在歐亞聯(lián)盟問題上的強勢表現(xiàn)等。所以這一次抵制冬奧會集中釋放了歐洲對俄羅斯的不滿。
“抵制奧運會?不,謝謝!”德國《商報》11日以此為題說,官方性質(zhì)的德國電視一臺和二臺對抵制說“不!”將派出史上最大的冬奧會報道組。德國電視二臺總編輯彼得·弗雷說,“這是一項體育賽事,我們希望讓觀眾快樂。”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夏雪妮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62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3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5“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2最新聞 Hot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