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雜志社恐怖襲擊后 法國穆斯林遭多起爆炸槍擊報復
關鍵字: 巴黎雜志社查理周刊巴黎雜志社襲擊恐怖襲擊穆斯林伊斯蘭報復法國巴黎雜志社襲擊事件后,歐洲人最大的危機不是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威脅,而是內(nèi)部的右翼思想回歸是否會徹底撕裂多元社會。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查理周刊》遇襲后的一天內(nèi),法國發(fā)生了多起針對穆斯林的爆炸和槍擊事件,全國600萬穆斯林擔心遭到報復。
報道稱,昨天法國勒芒的一座清真寺遭到3枚手榴彈襲擊,而南部城市奧德一處穆斯林祈禱室也遭到槍擊,所幸無人在內(nèi)。
在法國東南部的沃克呂茲省,一個穆斯林家庭駕車外出時遭到槍擊,無人受傷。普瓦提埃市的一座清真寺被人涂抹了“阿拉伯人去死”的標語,索恩河畔自由城(Villefranche-sur-Sa?ne)的清真寺旁則發(fā)生一起爆炸,震碎了附近商店的玻璃。
法國穆斯林走上街頭悼念遇難者,但難以改變被敵視的現(xiàn)實
二戰(zhàn)后的幾十年來,穆斯林群體大量涌入歐洲,法國因為比政策更加開放,而成為歐洲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目前共有超過600萬穆斯林居民。
然而如今法國失業(yè)率高達24%,這不僅使得原本教育水平就不高的穆斯林移民生存就業(yè)困難,也讓不少當?shù)孛癖妼?jīng)濟環(huán)境的不滿轉(zhuǎn)嫁到了穆斯林移民身上。根據(jù)2012年《費加羅報》委托IFOP調(diào)查公司進行的民意調(diào)查,43%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社區(qū)對法國的國家身份是種威脅,67%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完全沒有或者沒有很好融入法國社會。
近年來,法國穆斯林人口占多數(shù)的街區(qū)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騷亂、越來越致命的反猶太主義以及恐怖主義,都反映出法國部分穆斯林人群與主流社會漸行漸遠的現(xiàn)實。
對外來移民的排斥帶來的是法國右翼勢力的興起。201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以超過25%的得票率迅速崛起,該黨領導人勒龐可能在下屆法國總統(tǒng)選舉中掀起更大風浪。
這不是法國一家的現(xiàn)象。就在《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前一天,德國爆發(fā)了3萬人的反“伊斯蘭化”抗議游行,打出“歐洲愛國主義者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的標語。2014年8月,德國一場新納粹分子游行也曾引起關注,示威者要求廢除對納粹服飾的法律限制。
在英國,2013年5月的士兵被割喉案仍然讓人記憶猶新,穆斯林兇手稱此舉是為英國軍隊在海外殺害的穆斯林復仇。此后英國出臺新的反恐法,對穆斯林實行嚴格的管控,激起270萬穆斯林的不滿。
此外,在東歐和北歐,新納粹的崛起也在嚴重威脅著社會穩(wěn)定,在烏克蘭這樣曾經(jīng)遭受納粹壓迫的國家,納粹分子卻成為了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之一。
巴黎恐怖襲擊之后,法國和歐洲的穆斯林領袖都迅速表達哀悼,將恐怖分子與穆斯林社區(qū)切割,但普通的穆斯林民眾仍然無法忽視來自白人的敵意。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廣凱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