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揭“四風”十大問題,習近平作批示 內參再顯威力
關鍵字: 習近平批示四風【文/觀察者網-正經君】
今天,習近平的一則批示再次刷屏了。
習近平是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制定和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開始,全黨上下糾正“四風”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文章指出了十大問題:
一、一些領導干部調研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調研現場成了“秀場”;
二、一些單位“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難辦”;
三、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領導“可視范圍”內的項目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
四、有的地方層層重復開會,用會議落實會議;
五、部分地區(qū)寫材料、制文件機械照抄,出臺制度決策“依葫蘆畫瓢”;
六、一些干部辦事拖沓敷衍、懶政庸政怠政,把責任往上推;
七、一些地方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績”;
八、有的領導干部熱衷于將責任下移,“履責”變“推責”;
九、有的干部知情不報、聽之任之,態(tài)度漠然;
十、有的干部說一套做一套、臺上臺下兩個樣。
習近平就此指出,文章反映的情況,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再次表明“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地區(qū)各部門都要擺擺表現,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別要針對表態(tài)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拿出過硬措施,扎扎實實地改。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義,以好的作風確保好的效果。
觀察者網-正經君注意到,這是五年來官方第三次公布習近平對內參的指示。巧合的是,前兩次也和“四風”有關,雖然當時還沒有明確的反“四風”概念。
習近平兩個月兩次批示“舌尖上的浪費”
“四風”問題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前往全國總工會機關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他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發(fā)揚勞模精神,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堅決反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這是習近平首次完整明確提出“四風”問題。
在這之前,2013年1月,習近平近日對新華社的一份內參作出批示,要求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
新華社《國內動態(tài)清樣》第227期發(fā)布了一篇《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huán)節(jié)“舌尖上的浪費”》的文章。習近平讀過這篇文章后批示,從文章反映的情況看,餐飲環(huán)節(jié)上的浪費現象觸目驚心。廣大干部群眾對餐飲浪費等各種浪費行為特別是公款浪費行為反映強烈。聯想到我國還有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各種浪費現象的嚴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費之風務必狠剎!
習近平要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大力宣傳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各級黨政軍機關、事業(yè)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yè),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嚴格執(zhí)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jié)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要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加強監(jiān)督檢查,鼓勵節(jié)約,整治浪費。
之后同樣是中辦印發(fā)通知, 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迅速傳達學習并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一個月之后,習近平在人民日報《專家學者對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議》等材料再次批示,中央要求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衷心擁護。后續(xù)工作要不斷跟上,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于白抓。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方面就此積極建言獻策,不少意見值得重視。要梳理采納合理意見,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借鑒國內外有益做法。下一步,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jiān)督保障等制度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強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現象。
和前述兩者批示均由新華社發(fā)布不同,這一批示在2014年12月出版的《習近平治國理政》一書中首次公開。
從習近平批示“舌尖上的浪費”,到反“四風”行動的開展,再到《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出臺,節(jié)儉之風終吹遍各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
誰能看內參?
在中國新聞傳播體制中,“內參”是獨特的信息傳播現象,指一種具有參考性質的內部信息傳播載體及其工作機制。決策者通過閱讀內參,了解民意和實際。因而,內參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
“中央領導、各省市領導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調閱新華社內參。”許多新華社記者經常向同行們炫耀。在中國,官方新聞機構都有專為各級領導采寫和編譯國內外重要新聞的任務。這類新聞統(tǒng)稱內部參考資料,簡稱內參,大都被定為國家秘密,只供相應級別的官員閱讀。由于內參報道的真實度、敏感度、深度都遠遠超過公開報道,一些官員幾乎不看公開出版刊物,其信息來源就是內參,并會就重要問題作出批示。
2016年,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人民周刊》在《直達中南海的內參,怎樣影響中國》一文中披露了內參的部分內情。
目前,固定向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呈送內參的主要是新華社、《人民日報》 以及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大報和電臺、電視臺,其中影響最大、發(fā)稿最多、內參制度最健全的是新華社。
人民日報、新華社每天都要發(fā)若干條內參,《人民日報內參》和新華社《國內動態(tài)清樣附頁》專門提供給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員參閱,一般反映極為重大和緊急的事態(tài)。其次是《國內動態(tài)清樣》和國際《參考清樣》,供省部級以上領導參閱,主要反映重要動態(tài)、敏感問題和重要建議。
此外面向地市級和司局級的是《內部參考》,反映問題的敏感度要弱許多。而最低一級的是《內參選編》,主要從《內部參考》和中選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內容,每周一期,發(fā)至縣團級等基層干部閱讀。
微信公眾號“政治局”制圖
“內參”的讀者群主要是黨政軍領導層,這決定了雖然其傳播范圍小,能量卻很大。因此,了解中國政情和領導人的工作,不可不知道“內參”機制;了解領導人的思想關注、政治考慮和領導風范,不可不知道領導人的“內參”批示。
一般來說,國內內參主要報道重要時政動向、負面新聞、爭議話題、突發(fā)事件、重要技術突破、基層民意等敏感內容。這類內容不適合公開報道,但必須讓中央知道。國內內參還報道重大成就、重要經驗和典型。這些正面報道得到中央領導批示后,會很快轉為公開報道,形成較大報道聲勢。國際內參則主要報道重大國際事件、重大國際外交動向、外國政要和媒體對中國的各種評價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