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月,18種轉基因農產品獲進口許可,中國也有“苦衷”
關鍵字: 轉基因農產品轉基因大豆進口轉基因據(jù)科技日報微信公號消息,繼6月批準進口16種轉基因作物之后,7月,農業(yè)部再次批準進口兩種轉基因作物。根據(jù)中美達成的貿易協(xié)議,中國政府同意加快對生物技術產品申請的審批。
農業(yè)部官網顯示,這兩種作物是在7月16日批準的,有效期均為3年,用途皆為“加工原料”。兩種作物分別為先正達公司的5307轉基因抗蟲玉米和孟山都的87427耐草甘膦轉基因玉米。
該消息一經發(fā)布,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再次引發(fā)關注。我國為什么要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我國為什么不買非轉基因產品?東北玉米已經庫存積壓,為何還要進口轉基因玉米?科技日報記者就相關熱點問題采訪了業(yè)內專家。
為什么要進口轉基因農產品?
國內產量與需求之間差距大
目前,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轉基因糧油作物是大豆。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我國年產大豆在1400萬噸左右,而近三年每年進口大豆量均超過8000萬噸,這其中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根據(jù)中國海關的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14年中,中國的轉基因大豆進口量逐年上升,從2003年的1690萬噸飆升到2016年的8391萬噸,增長了近4倍。
資料圖/本文圖均來自《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為什么我國要進口如此多的轉基因大豆呢?
“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產量與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敝袊r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新海說,進口轉基因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和生產豆粕,前者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后者作為飼料用于畜禽養(yǎng)殖。
因此,進口轉基因大豆保證了植物油來源和動物性飼料安全。
“同時,中國的耕地資源不足。我國的口糧小麥、水稻要完全自給,谷物基本自給,大豆只能靠進口,因為土地有限,進口成為必然?!敝袊r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yè)經濟系教授司偉說。
司偉對進口大豆的種植面積進行了換算,我國進口大豆是國產自產量的6—7倍,如不進口大豆,在國內種植需要7億畝土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皳Q一種角度,進口大豆相當于節(jié)約了中國的農業(yè)資源,保證中國口糧的自給自足?!彼f。
“適度進口農產品是調劑和補充國內農產品余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是這些農產品的一部分,在大豆方面,轉基因大豆更為突出一些,甚至成為了剛性需求?!崩钚潞=忉尅?
“現(xiàn)在就是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非轉基因大豆全賣給中國,也滿足不了中國8391萬噸的大豆進口數(shù)量?!彼緜フf。
庫存積壓,為什么非要買轉基因玉米?
政策價格品種多種因素造成
大豆我國產量不夠需要進口,而玉米情況恰恰相反,我國庫存玉米數(shù)量巨大。根據(jù)智農通APP行情寶最新數(shù)據(jù)監(jiān)測顯示:截至本月中旬,玉米臨儲庫存總量還有2億噸左右。那么,為何還要進口轉基因玉米?
“價格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國內外玉米價格倒掛,進口玉米具有比價優(yōu)勢?!崩钚潞Uf,同時,我國的玉米與國外轉基因玉米相比,質量競爭力相對較弱。
由于每年進口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在國際上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買方市場。有人就問:那么,我們是買方,可以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為什么我們不買非轉基因產品?
專家分析,從政策上,我國難以實施針對轉基因產品的非關稅壁壘政策。
“根據(jù)WTO協(xié)議適用的最惠國待遇或國民待遇,只要我國對某些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審批通過,就不能以進口玉米是轉基因產品而實施歧視性的進口政策?!敝袊嗣翊髮W教授仇煥廣解釋說。
那就是說,如果我們以一種產品是轉基因為由拒絕進口,就實際上歧視了轉基因產品,根據(jù)WTO規(guī)定,這是不允許的。
實際上,不買非轉基因產品更根本的原因是價格、品質等原因。
“是否進口玉米包括轉基因玉米,最終還是取決于成本上的比較優(yōu)勢?!崩钚潞Uf。
數(shù)據(jù)顯示,自加入WTO以來,受玉米深加工和居民肉蛋奶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玉米種植成本不斷提高和國際市場因素的影響,我國玉米價格呈現(xiàn)大幅上漲趨勢,2014年9月達到2714元/噸。而國際市場轉基因玉米價格較低,相差在幾百到一千元/噸,進口轉基因玉米相對于國內玉米具有價格優(yōu)勢。
- 原標題:兩個月,18種轉基因農產品獲得進口許可,我們也是“有苦衷”的!
- 責任編輯:李東堯
-
最新聞 Hot
-
“美國代表團‘放鴿子’,不去印度談判了”
-
怕澤連斯基再搞砸,歐洲派“特朗普最愛的對話者”出馬
-
這次會吵嗎?他們仨又要在白宮會面了
-
“澤連斯基愿與特朗普討論領土問題”
-
“SpaceX靠美國政府合同賺錢,卻幾乎不繳納聯(lián)邦所得稅”
-
“白素貞”被聘為青城山文旅推薦官
-
李滔,跨省履新云南
-
“上海第三機場”有新進展
-
印度高官膨脹了:不想當下一個中國
-
“普特會”談近3小時未達成協(xié)議,普京:下次去莫斯科
-
新西蘭防長咋呼:中國太讓我意外了,敲醒我
-
警惕!歐盟想學美國對華打“臺灣牌”
-
特朗普搞了個企業(yè)效忠榜:看看誰最聽話
-
“普特會”釋放緩和信號,俄烏沖突離?;疬€有多遠?
-
“澤連斯基非常緊張”
-
特朗普:我打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