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微信公眾號“中核集團”消息,3月25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這是我國核電發(fā)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有力支撐了我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是中核集團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在總結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經(jīng)驗的基礎上研發(fā)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三代壓水堆電創(chuàng)新成果,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已成為中國為世界貢獻的三代核電優(yōu)選方案。
福清核電5、6號兩臺機組是華龍一號全球示范工程,業(yè)主單位為中國核電下屬福清核電,華龍一號研發(fā)設計總體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單位為中核工程。其中,5號機組創(chuàng)造了全球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yè)績,成功入選中國共產(chǎn)黨一百年大事記。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兩臺機組年發(fā)電能力近200億度,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經(jīng)濟社會和環(huán)保效應顯著,對優(yōu)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助力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發(fā)展,我國核電發(fā)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了10萬、30萬、60萬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廠的自主設計、批量建設、工程總承包和自主運營能力。
華龍一號在采用經(jīng)工程驗證的成熟技術基礎上獨創(chuàng)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首堆設備國產(chǎn)化率達88%。還運用了單堆布置、雙層安全殼等先進設計理念,具備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強化的外部事件防護能力和改進的應急響應能力等先進特征,經(jīng)過充分分析試驗和工程驗證,充分保證了電廠安全性、經(jīng)濟性和先進性。
華龍一號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chǎn)權,中核集團協(xié)同國內17家高校、科研機構聯(lián)合58家國有企業(yè)與140余家民營企業(yè)共同突破了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堆內構件等核心設備在內的411臺設備的國產(chǎn)化,共獲得700余件專利和120余項軟件著作權,覆蓋了設計技術、專用設計軟件、燃料技術、運行維護技術等領域滿足核電“走出去”要求。
作為中國高端制造業(yè)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帶動上下游產(chǎn)業(yè)鏈5300多家企業(yè),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轉型升級機遇。
中核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國家核電“走出去”戰(zhàn)略,推動海外華龍一號項目落地,與巴基斯坦、沙特、阿根廷、巴西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核電項目合作意向。
華龍一號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2號機組已投入商運,3號機組并網(wǎng)成功,其中2號機組創(chuàng)造了全球三代核電海外建設的最短工期,榮獲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
2022年,華龍一號阿根廷核電項目總包合同簽訂。
此外,華龍一號在國內已實現(xiàn)批量化建設,福建漳州、海南昌江等工程進展順利。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神十三航天員下周將進入返回準備階段
2022-03-24 16:37 航空航天 -
最新火星影像圖公布!
2022-03-24 10:10 航空航天 -
“天宮課堂”第二課,圓滿成功!
2022-03-23 15:05 航空航天 -
“天宮課堂”第二課,15時40分開課!
2022-03-23 09:30 航空航天 -
科技部擬規(guī)定: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2022-03-22 19:34 國家安全 -
釘釘宣布硬件全面生態(tài)化,開放音視頻、釘閃會、XR等多項能力
2022-03-22 15:50 -
中國生物滅活疫苗對老年人預防死亡有效率為85%
2022-03-20 15:28 抗疫進行時 -
“中國天眼”觀測到宇宙極端爆炸起源證據(jù)
2022-03-18 21:49 -
趙明:榮耀不會造車,將專注精力攻克國內高端市場
2022-03-18 17:46 大公司 -
長四丙成功發(fā)射遙感三十四號02星
2022-03-17 15:51 航空航天 -
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期開展
2022-03-15 16:09 航空航天 -
大推力氫氧發(fā)動機,今年首次試車成功
2022-03-14 16:01 航空航天 -
我國首列全自主研發(fā)磁浮3.0列車完成調試
2022-03-11 07:26 科技前沿 -
中美等多國溯源新研究進一步支持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2022-03-10 20:24 抗疫進行時 -
我國計劃2030年前后實施火星采樣返回
2022-03-10 14:44 航空航天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擬于2049年實現(xiàn)太陽系邊際探測
2022-03-08 19:50 航空航天 -
我國成第三個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
2022-03-08 16:29 2022兩會 -
中國探月工程總師:未來的月球科研站或有WIFI
2022-03-07 19:45 2022兩會 -
蔚來換電站,電動車的“加油站”
2022-03-07 10:13 科技前沿 -
楊利偉:十年內或將實現(xiàn)普通人進入空間站
2022-03-07 07:57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