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球變“懶”、扳手掉頭…“天宮課堂”第三課圓滿成功!
最后更新: 2022-10-12 19:53:31水球上了太空就變“懶”了?看劉洋改變流體的振動幅度
上了太空水球就變“懶”了?一顆小小的鋼球就能改變流體的振動幅度。
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 劉洋:這是提前做好的一個水球,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微重力環(huán)境下水球的振動會有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我先用注射器噴出空氣快速的沖擊它。
同學們看,水球的振動挺劇烈,如何可以減小這種振動呢?我準備向水球內(nèi)加入一個空心鋼球,看看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雖然鋼球穿進了水球,但是水球仿佛有黏性一樣把鋼球又給拉回來了。
鋼球已經(jīng)放置好,再以同樣的力度來沖擊它,振動確實變小了,水球好像變“懶”了一樣。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小球的加入使流體的振動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應用?
微重力環(huán)境下 扳手會掉頭?這里的物理真奇妙
航天員陳冬為大家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理的奇妙之處。
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 陳冬:空間站常用的工具T字扳手在空中同時旋轉起來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我們先旋轉這個小扳手。
這個小扳手在自己翻身,頭朝上、頭朝下,又頭朝上,如此反復,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我們再看這個扳手,注意看標有顏色的一端。
標有顏色的一端在掉頭,一會在左邊,一會跑到右邊,來回變換。兩個扳手同時旋轉起來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這兩個扳手的旋轉姿態(tài)是不一樣的。同學們開動一下腦筋,想一想什么情況下扳手容易掉頭?什么情況下掉頭現(xiàn)象不容易發(fā)生呢?
我們看一眼,這樣旋轉,扳手旋轉的很穩(wěn)定,沒有出現(xiàn)掉頭。
那我們再這樣旋轉呢?看到了嗎?扳手又掉頭了,這是蘇聯(lián)航天員賈尼別科夫在空間站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所以也叫賈尼別科夫效應,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與扳手的旋轉方式和它質(zhì)量的分布有關系。這個現(xiàn)象在地面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在太空中這就是小菜一碟。
擬南芥、水稻……空間站植物都生長得怎么樣?
在空間站的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中,種植的擬南芥和水稻現(xiàn)在生長得怎么樣了?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劉洋:空間站為我們提供了長期微重力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與地面不同的現(xiàn)象,更加深刻地認識了一些科學原理和科學規(guī)律,除了這些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我們還會和科學家共同開展科學實驗。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陳冬:前段時間我們一起澆水、播種了擬南芥。小南也非常適應太空生活,長得非常好,今天我們來直播空間站科學實驗操作,采集它的樣本。等會兒給同學們上完課之后,我會把剩下的樣品都剪下來,放到我們的凍存管里面。在所有的凍存管都拿出來之后,我會把它放到下面的零下80度存儲區(qū),等到返回地面的時候帶回地球交給科學家研究。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劉洋:在我們的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里除了住著小南,還培育著另外一種植物,水稻。經(jīng)過70多天的生長,水稻種子已經(jīng)長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這個實驗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壽命周期的培養(yǎng)。在生長盒里住著高稈和矮稈兩種水稻,在水稻培育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在剛剛萌發(fā)的水稻葉間上出現(xiàn)了一個晶瑩的小水滴,并且小水滴會越變越大,直到貼到生長核的壁上,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水稻的吐水現(xiàn)象,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更容易觀察得到。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陳冬:我們在空間站里面種植的水稻、小麥都展示了勃勃生機,非常期待能夠在空間站收獲我們自己種植的糧食,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在月球甚至在火星我們都能實現(xiàn)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
篤行不怠 勇敢追夢!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寄語同學們
今天(10月12日)下午在天宮課堂即將結束之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分別對天宮課堂的同學們發(fā)出寄語。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陳冬:我們在金秋十月也一起度過了一段精彩時光,不久后我們的夢天實驗艙就要發(fā)射入軌,到時我們將見證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的歷史時刻,我們非常期待同學們在未來可以把我們的太空家園建設得更好。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蔡旭哲:同學們,強盛的祖國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機會,希望大家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勇敢追夢,把自己的努力匯聚到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歷程中。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 劉洋:同學們,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希望你們心懷山海,眼有星辰,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精彩的未來。
- 原標題:“天宮課堂”第三課馬上開講!地面設置一個主課堂三個分課堂
- 責任編輯: 黃一帆 
-
此次“天宮課堂”,將首次采用雙中繼衛(wèi)星分別跟蹤
2022-10-12 07:29 航空航天 -
福建7500年前就有水稻種植,或自此傳到臺灣
2022-10-11 16:19 考古 -
Meta即將推出新VR頭盔,但自己員工都不想用?
2022-10-11 15:23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長七遙六火箭運抵文昌,將執(zhí)飛天舟五號
2022-10-11 14:50 航空航天 -
量子力學基礎研究,中科大團隊獲重要進展
2022-10-11 10:44 科技前沿 -
研究:月球可能在數(shù)小時而非千年內(nèi)形成
2022-10-11 10:39 -
中國航天這十年:空間科學項目大發(fā)展
2022-10-11 07:46 航空航天 -
中國量子力學后發(fā),要看將來
2022-10-09 07:42 科技前沿 -
長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發(fā)射,“快響利箭”到底有多快?
2022-10-08 08:07 航空航天 -
三位科學家分享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第二次獲獎
2022-10-05 18:06 諾貝爾獎 -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量子信息科學家獲獎
2022-10-04 18:09 諾貝爾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
2022-10-03 17:54 諾貝爾獎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開始選拔,首次在港澳選拔載荷專家
2022-10-02 19:32 航空航天 -
我在聯(lián)合國談太空軍控:大國擦槍走火的風險多大?
2022-10-02 09:20 航空航天 -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研制再傳捷報!
2022-10-01 08:51 航空航天 -
問天實驗艙如何完美轉位?詳細解讀來了
2022-09-30 16:46 -
遙感衛(wèi)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2022-09-28 06:41 航空航天 -
珠海航展11月8日起舉行,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將首次亮相
2022-09-27 17:59 -
汲水12噸!“鯤龍”AG600M滅火機完成投汲水試驗
2022-09-27 15:19 -
NASA成功撞擊小行星:防御地球還是昂貴的作秀?
2022-09-27 09:56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