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shù)2025發(fā)布,我國居40國首位
7月24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shù)2025》中英文版正式發(fā)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Beijing-AISI)、人工智能安全與超級對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遠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同撰寫并發(fā)布。在評估的40國當中,中國在總體人工智能治理水平方面居第一梯隊首位。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shù)(AI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Index,簡稱AGILE指數(shù))項目于2023年啟動。首版AGILE指數(shù)于2024年2月發(fā)布,覆蓋了14個評估國家,初步建立起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較性的基準評估框架。在此基礎上,此次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shù)2025”(簡稱AGILE指數(shù)2025)在2024版基礎上進行了系統(tǒng)性優(yōu)化,繼續(xù)秉持“治理水平同發(fā)展水平相匹配”的理念,同時進一步平衡了科學嚴謹性與實踐適應性。評估過程在擴大數(shù)據(jù)多樣性的同時,增強了指標的有效性和跨國可比性。AGILE指數(shù)2025的評估框架包括了對各國在人工智能發(fā)展水平、治理環(huán)境、治理工具和治理成效等4大評估方面、17個維度和43項指標上進行評估,同時評估國家范圍擴大到了40個,涵蓋了不同的收入水平、地理區(qū)域以及技術發(fā)展階段的國家。在指數(shù)評估過程中,團隊整合了多源證據(jù),包括政策文件、治理實踐、科研產(chǎn)出及風險事件等,構建了統(tǒng)一的比較基準,來更加客觀地刻畫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現(xiàn)狀,幫助各國識別人工智能發(fā)展與治理優(yōu)勢、短板與系統(tǒng)性約束。
圖1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shù)(AGILE 2025)評估方面與評估維度
主要發(fā)現(xiàn):
根據(jù)AGILE指數(shù)2025的評估結果,40個國家的表現(xiàn)總體可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得分高于60(其中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1]和德國),第二梯隊國家的得分在50到60之間,第三梯隊國家的得分低于50。
圖2 AGILE指數(shù)2025:各國總分與排名
在四個評估方面中,AI發(fā)展水平(P1)和AI治理工具(P3)的得分分布明顯比AI治理環(huán)境(P2)和AI治理成效(P4)更為分散,顯示出更顯著的分層差異。
圖3 AGILE指數(shù)2025:各國在不同評估方面上的得分與排名
在所評估的40個國家中,AGILE指數(shù)總分與人均GDP之間仍然呈現(xiàn)總體正相關關系。相對滯后的國家需要提升AI治理準備水平,以增強應對能力與AI治理就緒度。
圖4 各國AGILE指數(shù)得分與其人均GDP水平呈正相關
對40個國家在AGILE指數(shù)2025四個評估方面得分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總體呈現(xiàn)出四種不同的AI發(fā)展與治理類型:包括全面領先型(如中國和美國)、治理超前型(如法國、韓國)、治理滯后型(愛爾蘭、以色列)和基礎建設型(如印度和南非)。
圖5 40國AGILE指數(shù)2025各評估方面得分的分布情況及國家類型
如果將40個國家按照“高收入國家”以及“中高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分為兩組,可以看到高收入國家組在AI發(fā)展水平(P1)和AI治理工具(P3)方面明顯優(yōu)于中高和中低收入國家組,而后者的AI風險暴露度相對更低且社會對AI的接受度普遍更高。
圖6 40國、高收入國家組、中高和中低收入國家組在各評估維度上的平均分
根據(jù)統(tǒng)計,此次評估的40個國家在過去一年內共有超過42萬名研究人員發(fā)表了超過20萬篇與AI相關的出版物,并且有超過1.6萬項專利獲得授權。截至2025年3月,這些國家已經(jīng)開發(fā)了375個大型AI系統(tǒng),擁有累計超過11,500 EFlop/s的超級計算機算力,并擁有至少8,000余個托管數(shù)據(jù)中心來支持AI相關的研發(fā)活動。
表1 40國AI發(fā)展水平總體情況
與此同時,2024年記錄在案的AI風險事件數(shù)量較2023年大幅上升,增長了約100%。其中,美國的AI風險事件數(shù)量增長了1.8倍,而其他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更快,達到2.1倍。
圖7 2017年至2024年記錄在案的AI風險事件數(shù)量 數(shù)據(jù)來源:OECD AIM
在全球AI治理參與度方面,此次評估的40個國家都以多種形式參與了相關機制或倡議,其中法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整體參與度最高。
表2 各國參與國際AI治理機制概況
- 責任編輯: 陸遠聲 
-
事關駕駛自動化技術,科技部發(fā)布《指引》
2025-07-23 21:44 -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填補這一芯片領域空白
2025-07-22 15:32 科技前沿 -
雅魯藏布江的世紀工程,西方媒體錯誤解讀了
2025-07-22 11:52 心智觀察所 -
外交部:美國富國銀行高管茅晨月涉刑案,被限制出境
2025-07-21 15:47 -
美教授:中國這項技術也在反超,令人興奮
2025-07-21 12:04 觀察者頭條 -
推動RISC-V芯片設計革命,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EDA分論壇干貨滿滿
2025-07-18 17:02 心智觀察所 -
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隆重開幕!中國領航全球開放算力新時代
2025-07-18 17:02 心智觀察所 -
徐易難:SVM——基于硬件的高效RISC-V處理器驗證方法
2025-07-18 13:24 心智觀察所 -
曹夢俠:香山系列高性能RISC-V多核處理器驗證方法學創(chuàng)新實踐
2025-07-18 13:24 心智觀察所 -
美國真能推動本土稀土供應鏈建設嗎?
2025-07-17 08:31 心智觀察所 -
又一個“首次”!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2025-07-16 17:17 -
身穿唐裝,黃仁勛首次用中文演講
2025-07-16 15:04 -
首次!中國空間站將利用腦類器官芯片開展生命科學研究
2025-07-15 07:18 科技前沿 -
對話凱文·凱利:對芯片禁運只會加速中國發(fā)展
2025-07-14 09:18 心智觀察所 -
100%國產(chǎn)化!我國首套,研發(fā)成功
2025-07-14 08:45 -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有新發(fā)現(xiàn)!
2025-07-14 00:29 科技前沿 -
檢驗宇宙起源理論!我國在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2025-07-13 14:32 科技前沿 -
臺灣火箭首次在日本發(fā)射,升空不久即墜落
2025-07-12 20:59 臺灣 -
美國不能讓中國主導機器人世界
2025-07-12 08:40 心智觀察所 -
嫦娥七號明年前后將發(fā)射,還會帶地震儀上月球
2025-07-10 18:34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又盤算去緬甸找稀土,被批“完全瘋了” 評論 82法國炸鍋:不能再當最后一個傻瓜! 評論 1793年進口7500億美元?“癡人說夢” 評論 150“美國挪用核導彈經(jīng)費,改裝特朗普新專機” 評論 128特朗普滿嘴跑火車:風車殺人,美歐都別建了 評論 21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又盤算去緬甸找稀土,被批“完全瘋了”
-
已老實?沒敢提中國,只覺對美“虧欠”…
-
“馮德萊恩被當作早餐吃了”
-
紐約曼哈頓街頭突發(fā)槍擊致6死,目擊者:像身處戰(zhàn)區(qū)
-
特朗普金主警告:這么對中國,只能擊中自己
-
美國私下提議交換,盧拉:留著自己用,給他干什么
-
美國拒絕,竄訪泡湯
-
“美機構被告知,要避免對華采取強硬措施”
-
AI也能寫代碼,“讓軟件開發(fā)工作變得更高效”
-
法國炸鍋:不能再當最后一個傻瓜!
-
尷尬了,這也是“中國造”
-
河南省工信廳廳長李建濤,跨省履新
-
受利好政策刺激,這幾個板塊在開盤后大漲
-
美兩黨又想下黑手:面對中國,不能慫啊
-
特朗普良心發(fā)現(xiàn)?
-
首次披露:熊宇已被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