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看不下去采購禁令:讓中國來改善美國交通系統(tǒng)吧
最后更新: 2019-11-02 23:00:20【文/觀察者網(wǎng) 趙挪亞】
對于中國制造的城市軌道車輛和公交大巴,美方一直有種“奇怪”的論調(diào)——中國黑客會“竊聽”這些車廂,“竊取情報”來“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今年“國防授權法案”便擬設相關采購禁令。
面對如此荒唐做法,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美國政治外交雜志《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10月31日刊登了題為《給中國一個機會改善美國交通系統(tǒng)》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面對中國造車輛的做法“嚴重反應過度”,也會對美國就業(yè)和運輸造成負面影響。
2018年12月18日,中國中車在美首列地鐵車輛下線 圖自視覺中國
該篇評論由安·菲蘭(Ann Phelan)和尼克·扎亞克(Nick Zaiac)撰寫,前者曾供職于美國交通領域非營利性智庫“艾諾交通中心”(Eno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現(xiàn)為政策研究智庫“R街研究所” (R Street Institute)的通信副主任。后者則同樣供職于“R街研究所”,是交通和基礎設施政策研究員。
值得一提的是,中企在美國公共交通設施中的存在感已經(jīng)越來越強,在過去幾年里,中國中車贏得了波士頓、芝加哥和洛杉磯等幾項大型鐵路車輛的采購合同。
“嚴重反應過度”
評論指出,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對事物并不缺乏恐懼,但所謂中國黑客竊聽美國巴士或控制軌道車輛,不在其中。
然而,美國今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有條款,擬禁止使用聯(lián)邦資金購買來自中國國有或補貼廠家的列車和巴士。
這一禁令的支持者認為,如果這些車輛是中國公司制造的,就容易被黑客攻擊,因此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過去幾個月里,這項禁令已經(jīng)得到了白宮和參眾兩院的支持。
評論認為,對于這些不太可能發(fā)生的事,這種做法是嚴重的反應過度。如果真的通過這一禁令,那么這將損害到美國各個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部門。
該禁令著重將矛頭對準了比亞迪和中國中車。比亞迪為一些世界最大公共交通機構——包括洛杉磯地鐵公司——生產(chǎn)電動巴士,雖是中資,但60%股票是美國投資者持有。中國中車是全球最大軌道交通車輛制造企業(yè)。該公司擁有為波士頓、費城、洛杉磯和芝加哥制造地鐵車輛的合同,是通過競標得來的。
比亞迪慶祝在美生產(chǎn)的第300輛電動大巴正式下線 圖自視覺中國
上述禁令,不僅會造成這些公司在美工廠減少就業(yè)崗位,還會嚴重限制美國公共交通運輸部門的選擇,令全美相關產(chǎn)品的價格上漲。
評論強調(diào),更重要的問題在于:對中國制造車輛的擔憂,被嚴重夸大了。
這一禁令,還引發(fā)了一個問題,即這些所謂通過車輛收集的數(shù)據(jù),對黑客有什么價值。就算中國方面知道公交車是否會遲到,也不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即便外國官員真的想知道這些信息,那么他們也可以通過公開數(shù)據(jù)找到。
簡單來說,外國黑客通過監(jiān)視上千人上下班通勤來收集無價值情報的可能,微乎其微。作為交通車輛制造商,中企根本沒必要從美國的交通網(wǎng)絡收集情報。
- 責任編輯: 趙挪亞 
-
蘇格蘭首席大臣:獨立近在咫尺
2019-11-02 22:58 不列顛 -
央視:真相再給CNN一記“耳光”
2019-11-02 22:54 傳媒帝國 -
氣候大會改址,環(huán)保少女在線求助:走錯路了
2019-11-02 21:51 -
被問到不耐煩,美眾議院元老撞向攝像機
2019-11-02 19:46 美國政治 -
為避稅,特朗普要“移民”?
2019-11-02 17:42 特朗普 -
英美等23國“發(fā)難”新疆事務,54國反擊
2019-11-02 16:34 中國外交 -
iOS上線“中性”表情,這下正確了吧?
2019-11-02 16:16 蘋果新“品” -
中方這些核心關切,沒有變
2019-11-02 15:19 中美關系 -
蓬佩奧:朝鮮又射火箭,但我們?nèi)耘β男袇f(xié)議
2019-11-02 15:07 朝核危機 -
荷蘭接受首架F35A,主持人笑場
2019-11-02 14:31 趣讀 -
沖繩首里城火災前1小時無異常,刷桐油木墻極易燃
2019-11-02 14:02 -
-
加州政府“威脅”接管最大電力公司
2019-11-02 13:20 美國一夢 -
越南外交部:人口販賣將受到嚴懲
2019-11-02 11:44 疑案追蹤 -
默克爾訪印期間,新德里因霧霾進入緊急狀態(tài)
2019-11-02 11:38 印度驚奇 -
臉書產(chǎn)品新漏洞,至少20國官員手機被黑客控制
2019-11-02 11:09 網(wǎng)絡安全 -
美國對TikTok下手,理由是兩年前的收購案?
2019-11-02 09:35 美國一夢 -
英國警方:39名遇難者全為越南籍
2019-11-02 07:52 不列顛 -
歐盟委員會進入“看守”期,將不會做出重大政治決定
2019-11-02 07:25 歐洲亂局 -
上合總理會,李克強會見梅德韋杰夫
2019-11-02 07:05 中俄關系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