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譴責白俄迫降客機事件,俄外交部:雙標
-
馮智源fengzhiyu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1-05-25 17:09:12(觀察者網(wǎng)訊)據(jù)“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5月24日報道,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Jen Psaki)在當天的記者會上拒絕將白俄羅斯迫使過境客機降落事件與2013年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因被懷疑“斯諾登藏身機上”而迫降他國的事件進行比較,她還稱“美國正與世界各地的伙伴合作,除此以外無可奉告”。對此,俄羅斯外交部24日指責美國政府實行“雙重標準”,并列舉出美國在類似事件中的“雙標”歷史。
5月23日,白俄羅斯當局迫使一架過境客機降落,隨后逮捕了乘坐該趟航班的白俄反對派人士普羅塔謝維奇(Roman Protasevich)。
據(jù)《國會山報》(THE HILL)24日報道,針對該事件,普薩基在當日白宮記者會上對媒體發(fā)表講話時重申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意見,稱白俄羅斯當局迫降過境客機并逮捕反對派人士普羅塔謝維奇是“令人震驚的舉動”,是“對國際自由,和平與安全的無恥侮辱”。
普薩基稱,“我們譴責白俄羅斯當局不斷騷擾和任意扣押記者的行為”,尤其是“反對白俄羅斯為了逮捕一名記者而迫使兩個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航班降落”。普薩基要求國際社會對此進行調(diào)查,稱美國“正在與北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聯(lián)合國以及歐盟等一系列合作伙伴保持聯(lián)系,以尋求下一步行動的可能。”
然而,據(jù)“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在被問及是否也會對2013年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迫降一事表示類似的關注時,普薩基卻將該問題“一筆帶過”。
她稱,“我們與世界各地的伙伴一起合作,除此以外無可奉告”。
此外,當天美國白宮官方網(wǎng)站還發(fā)布聲明稱,“白俄羅斯強迫一架商業(yè)航班改道,隨后遣返并逮捕了一名白俄羅斯記者拉曼?普羅塔謝維奇,這是對國際準則的直接冒犯。美國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這種行為。”
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 圖自外媒
正如美國財經(jīng)新聞網(wǎng)站《Benzinga》專欄作者菲爾·霍爾(Phil Hall)24日在該網(wǎng)站發(fā)文所說,“白俄羅斯迫降航班事件引發(fā)了人們對愛德華·斯諾登事件的回憶”。24日,斯諾登話題(#Snowden)登上了推特熱搜,許多網(wǎng)友回想起了8年前美國和歐洲國家為搜捕愛德華·斯諾登時是如何采取類似行動、迫使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降落奧地利,進而引發(fā)拉美國家集體譴責這一事件。
2013年7月2日,玻利維亞總統(tǒng)埃沃·莫拉萊斯(Juan Evo Morales Ayma)在從莫斯科返回玻利維亞的途中,他所乘坐的專機因被懷疑搭載了美國“棱鏡”項目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而被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拒絕飛越領空,最終該專機因燃料不足迫降在奧地利維也納機場。隨后,奧地利警方甚至登機對乘客進行了檢查。該事件引發(fā)拉丁美洲國家的強烈譴責,時任阿根廷總統(tǒng)克里斯蒂納(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稱此事“不僅是對玻利維亞的羞辱,而且是對整個南美洲國家的羞辱”。
迫降在維亞納機場的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 圖自外媒
美籍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Glenn Edward Greenwald)5月24日發(fā)推特稱,“全世界都懷疑美國是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迫降事件的幕后黑手”。巧合的是,當初也正是時任美國國務院的發(fā)言人的普薩基就該事件答記者問。
據(jù)美國國務院網(wǎng)站顯示,當時,在被問及美國是否鼓動歐洲國家拒絕波總統(tǒng)專機飛越領空時,普薩基說,美國官員“在過去10天中一直與許多國家保持聯(lián)系”。至于斯諾登,她說他已“被指控犯有三個重罪,應返回美國”,她還稱“每個國家都清楚美國希望看到斯諾登回國”。
當時的記者會記錄 圖自美國國務院網(wǎng)站
對此,格林沃爾德24日評論稱:美國官員簡直不敢相信他們也要受同樣標準的約束,正如他們的對手必須遵守(那個標準)一樣。(US officials simply do not believe that they are bound by the same standards to which its adversaries must be subjected.)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25日也報道稱,批評者指責美國實行“雙重標準”(a double standard)。
報道也提及了2013年降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迫降事件,并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的話稱,鑒于美國干預民航飛機的歷史事件,“美國不應對其他人的類似行為感到震驚”。
但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也指出兩起事件性質(zhì)有所差異。報道稱,與白俄羅斯動用軍事手段、出動戰(zhàn)斗機威脅客機的情況不同,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事件僅與政治因素有關:一些歐洲國家因懷疑斯諾登搭乘該機而拒絕其進入領空。
俄外交部就此次客機事件發(fā)表評論 圖自俄外交部網(wǎng)站
24日,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表評論指出,一些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對這一事件的一致反應令人驚訝,他們要求釋放被拘留的普羅塔塞維奇,并對白俄羅斯最大限度地實施嚴厲的額外制裁。而他們對此前在其他國家發(fā)生的類似事件的反應卻截然不同。除2013年玻利維亞總統(tǒng)專機迫降事件外,俄外交部還列舉出了一系列事件:
2004年,美國強迫俄羅斯前第一副財長瓦維洛夫的私人飛機在執(zhí)飛莫斯科-巴巴多斯-阿斯平航線時降落在棕櫚灘機場,并對瓦維洛夫進行了數(shù)小時的審訊;2012年,土耳其出動戰(zhàn)機使執(zhí)飛莫斯科-大馬士革航線的一架飛機迫降,土方對飛機進行了搜查并扣押了機上貨物;2016年10月,白俄羅斯國家航空公司一架客機被烏克蘭政府迫降,目的是抓捕乘坐該航班的烏克蘭的反暴力活動者馬爾季羅相。烏方調(diào)度員要求該機立即返回起飛機場,還威脅機組,如不執(zhí)行指令,將出動戰(zhàn)斗機升空攔截。
俄外交部稱,上述所有行動均系有意為之,并且違反了國際法。西方國家對這些事件幾乎沒有任何反應,而且沒有一個肇事者因此受到懲罰。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白俄羅斯- 責任編輯: 馮智源 
-
比利時參議院通過涉疆決議,中方嚴正聲明
2021-05-25 17:01 中國外交 -
“不確信”自然起源,福奇變了?
2021-05-25 16:54 美國政治 -
伊朗電力短缺,主因之一加密貨幣“挖礦”耗電太多
2021-05-25 16:34 伊朗局勢 -
日本印度餐館,每天都被打電話……
2021-05-25 16:24 -
中國海鮮?“強迫勞動”?
2021-05-25 16:21 中美關系 -
“擬撥款520億美元助推美芯片產(chǎn)業(yè),或催生10家新廠”
2021-05-25 16:14 美國經(jīng)濟 -
美俄亥俄州發(fā)生槍擊事件致多人喪生
2021-05-25 16:11 美國槍擊案 -
多家臺媒曝光:臺軍4架F16戰(zhàn)機抹掉涂裝,凌晨秘飛美國
2021-05-25 15:06 臺灣 -
-
日媒:輝瑞或?qū)o償為東奧提供約2萬人份新冠疫苗
2021-05-25 13:14 東京奧運會 -
紐約治鼠患,有一群人“狗拿耗子”三十年
2021-05-25 11:38 -
拜登基建計劃被迫“縮水”后,還是快談崩了…
2021-05-25 11:15 美國一夢 -
馬來西亞首都兩輕軌相撞,致213傷
2021-05-25 11:00 -
馬里過渡總統(tǒng)被軍人帶走,聯(lián)合國呼吁放人
2021-05-25 10:45 非洲之窗 -
美民調(diào):53%的共和黨人認為特朗普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tǒng)
2021-05-25 09:35 美國一夢 -
多國航空繞飛白俄羅斯,除了當事的瑞安航空
2021-05-25 09:30 -
美國得州距“無證持槍”,只差一步
2021-05-25 08:55 美國槍擊案 -
愛立信預計在華5G市場份額將大幅縮水,原因“心知肚明”
2021-05-25 08:34 5G -
印度警方突襲推特辦事處
2021-05-25 08:26 印度驚奇 -
歐盟將對白俄羅斯關閉領空:放人!
2021-05-25 07:58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