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前總理李洛淵參選總統(tǒng):若當選,將首先解決青年居住問題
最后更新: 2021-07-05 20:39:58(觀察者網 訊)據韓聯(lián)社7月5日報道,韓國執(zhí)政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前總理李洛淵當天線上宣布競選下屆總統(tǒng),承諾將中產階層占比提高到70%,再造中產經濟。他表示,三分之一的首爾青年住在地下室、閣樓、考試院(狹窄陰暗的廉價長租旅館),如果當選總統(tǒng),他將首先解決韓國青年居住問題,爭取讓全體國民的居住環(huán)境到2030年分階段達到中產階層水平。
李洛淵演講視頻截圖:爭取讓全體國民的居住環(huán)境到2030年分階段達到中產階層水平
“不應容忍‘口銜金匙、土勺定終身’的富二代、窮二代現(xiàn)象”
李洛淵當天上午10點在油管(YouTube)頻道“李洛淵TV”上傳視頻表示,韓國中產占比由10年前的65%減至目前的57%,只有壯大中產階層,才能緩解不平等,增強社會危機應對能力。他喊出“保衛(wèi)我生活的國家”的口號,提出國家五大發(fā)展愿景。除重建中產經濟外,五大愿景中還有作為“NY(洛淵)經濟學”核心的新福利、修憲、軟實力強國新外交、文化強國。
李洛淵表示,金大中政府以來,韓國開始全面建設福利國家,但還有國民沒有達到保持人性尊嚴所需的基本生活水平,這是他提倡的“新福利”的出發(fā)點。他說,三分之一的首爾青年住在地下室、閣樓、考試院(狹窄陰暗的廉價長租旅館),如果當選總統(tǒng),他將首先解決韓國青年居住問題,爭取讓全體國民的居住環(huán)境到2030年分階段達到中產階層水平。他強調,不應容忍“口銜金匙、土勺定終身”的富二代、窮二代現(xiàn)象,他將通過創(chuàng)造就業(yè)、完善稅制、提高福利化解階層固化。
“金匙、土勺”是近年來韓國流行的“勺子階級論”的說法,這一理論將年輕人依據家庭背景分為“金勺”、“銀勺”、“銅勺”和“土勺”四個不同階層。
據上觀新聞此前報道,韓國媒體曾對不同“勺子”的具體標準進行報道:“金勺”指家庭財產高于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95萬元)或年收入高于2億韓元;“銀勺”指家庭財產高于10億韓元或年收入高于1億韓元;“銅勺”指家庭財產高于5億韓元或年收入5500萬韓元;家庭財產低于5000萬韓元或年收入低于2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1.95萬)的則被稱為“土勺”。
英國《金融時報》6月29日報道稱,有專家指出,經濟問題可能是韓國此次大選的決定性因素。
文在寅的五年任期將于明年5月結束。地方民調顯示總統(tǒng)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原因是公眾對日益加劇的收入不平等以及他未能遏制房地產市場的不斷飆升而感到憤怒。韓國國民銀行(KB Bank)的數(shù)據顯示,自文在寅上任以來,首爾房價上漲了88%,全國上漲了57%。
李洛淵說,如果當選,他將修改《憲法》促進社會經濟領域的民主化,為大刀闊斧推進韓國首都圈和地方的平衡發(fā)展筑牢憲法根基。同時將“生命權利”“安全權利”“居住權利”寫入憲法,明確土地公有概念,防止富人壟斷非勞動收入,切實分配土地收入緩解社會不平等。
韓國房價越調越漲
對文在寅的政策,尤其是房地產政策,韓國民眾普遍有疲勞和不快。
《經濟日報》三月份曾撰文指出,韓國出臺多項調控政策試圖“冷卻”樓市,但房價卻“越調越漲”。2020年,韓國房價經歷了過去9年來最快的增長,同比漲幅達5.36%。此輪上漲始于2016年,次年就職的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盡管從上臺伊始就展現(xiàn)了迎擊房地產泡沫的決心,自2017年以來共頒布了25項房產調控政策試圖“冷卻”樓市,但韓國房價卻出現(xiàn)了“越調越漲”的怪象。
首爾房價走勢圖
韓國保守派媒體《中央日報》援引“經濟正義實踐市民聯(lián)盟”的一份調研報告稱,文在寅上任后至去年年末,首爾使用面積82.5平方米的公寓價格從6.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9萬元)上升到11.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38萬元),暴漲了近80%。而今年4月,首爾公寓平均交易價格首次突破11億韓元,距離去年9月首次突破10億韓元大關僅僅過去了7個月。
針對這些情況,文在寅曾多次做出承諾采取措施,誓言將打擊炒房堅決遏制房價上升,但在25項房產調控政策輪番上陣后,房產價格仍舊節(jié)節(jié)攀升,迄今為止收效甚微。
房產價格居高不下之外,韓國公職人員炒地丑聞發(fā)酵更是讓文在寅和執(zhí)政黨支持率大大下跌。今年三月,韓國負責開發(fā)土地的公共機構工作人員和公職人員投機炒地丑聞被曝光,引發(fā)韓國社會極大公憤。3月11日,韓國政府公布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多名土地住宅公社員工疑似違規(guī)投機炒地。盡管文在寅已經就此事公開道歉,但這件事引發(fā)眾怒,仍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重創(chuàng)。
“房地產問題是過去四年里最遺憾的一件事情,對此無言以辯。”5月10日的演講中,文在寅承認,因穩(wěn)控房價不力,其政府已受到了選民的“審判”,未來將盡最大努力穩(wěn)定房地產市場,并根治房地產腐敗。
5月10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在青瓦臺發(fā)表就職四周年特別講話 圖自澎湃影像
韓媒:房價暴漲致首爾人口出現(xiàn)近5年來最大減幅
據韓國《亞洲日報》7月4日消息,韓國在野黨國民力量黨議員太永浩4日從韓國行政安全部獲得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6月,首爾人口總計為956.599萬人,較1年前減少了15.4856萬人,減幅為1.5%,創(chuàng)下近5年間最大減幅。這一數(shù)據包括登記在冊的長居人口、居住地不定人口和旅外僑民,但不包括外籍居民。
首爾市人口減少現(xiàn)象雖已持續(xù)多年,但今年減幅大幅擴大主要原因在于房價暴漲。太永浩表示,韓國政府應盡快制定擴大住房供應、減少稅收等政策,防止首爾市人口進一步流失。
首爾市25個行政自治區(qū)中,近1年間人口減少最多的是蘆原區(qū),從去年6月的52.8887萬人降至51.5997萬人,減幅為2.44%。僅江東區(qū)和永登浦區(qū)因大規(guī)模宅地開發(fā)人口同比出現(xiàn)增長。
韓國執(zhí)政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洛淵 圖自澎湃影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夏雨 
-
“美國體制已爛透,中國體制行之有效”
2021-07-05 20:21 香港 -
英國凱特王妃居家隔離,此前接觸感染者
2021-07-05 18:39 -
“放棄阿富汗 西方將步蘇聯(lián)后塵”
2021-07-05 18:03 阿富汗 -
馬杜羅喊話COVAX:要么發(fā)貨,要么退錢
2021-07-05 17:4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英國非洲事務大臣,在非洲鬧了個“大烏龍”
2021-07-05 17:36 不列顛 -
“足球回家了,新冠也回家了”
2021-07-05 16:54 2020歐洲杯 -
拜登獨立日演講:打疫苗吧,這是最愛國的事
2021-07-05 16:52 美國一夢 -
外交部:事實一再證明,美國是世界公認“黑客帝國”和竊密大戶
2021-07-05 16:39 網絡安全 -
普京公布俄羅斯新戰(zhàn)略:中印是重點
2021-07-05 16:37 -
美軟件公司遭黑客勒索波及上千企業(yè),拜登又扯俄羅斯
2021-07-05 16:32 美國一夢 -
菅義偉拉16個南太島國領導人開會,日媒:對華暗戰(zhàn)
2021-07-05 16:19 日本 -
澳方百般阻撓中國對巴新援助疫苗 外交部:極其虛偽、不負責任
2021-07-05 16: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兒童報刊抹黑新疆,法國網友發(fā)起“撤稿請愿”:別給孩子洗腦
2021-07-05 15:32 -
“印尼人好心捐錢時,可能不知不覺為恐怖組織提供資金”
2021-07-05 14:15 -
扎克伯格這樣表忠心,被罵上熱搜
2021-07-05 14:08 美國一夢 -
距離開幕19天,36%東京居民仍認為應推遲或取消奧運會
2021-07-05 13:38 東京奧運會 -
-
百萬劑輝瑞疫苗月底到期,以色列急“出手”
2021-07-05 10: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韓執(zhí)政黨兩名總統(tǒng)人選合推單一候選人丁世均,或為牽制李在明
2021-07-05 10:39 三八線之南 -
中俄民間外交家:加林娜·庫利科娃
2021-07-05 10:07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19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