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消耗驚人,北約將要求成員國增加彈藥儲備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路透社當地時間2月13日報道,北約預計將要求其成員國增加彈藥儲備,北約國家的國防部長將于2月14日、15日在布魯塞爾討論這一問題。
報道稱,在俄烏沖突發(fā)生即將滿一年之際,北約國家試圖把對烏克蘭和本國軍隊的武器供應維持在“可持續(xù)的”基礎之上。在去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前,許多北約國家就并未達到北約的彈藥儲存目標,因為官員們普遍認為,大規(guī)模炮戰(zhàn)這種消耗戰(zhàn)已經成為過去。
然而,烏軍當前每天發(fā)射多達一萬枚炮彈,向烏克蘭運輸物資的速度也已經耗盡了西方國家的彈藥庫存,并暴露出供應鏈在效率、速度和人力方面存在漏洞。
英國《金融時報》也同樣發(fā)表評論文章指出,俄烏沖突表明西方軍隊的戰(zhàn)斗裝備不足,北約的武器儲備需要“緊急補充”。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一名歐洲外交官對路透社表示:“如果歐洲要與俄羅斯作戰(zhàn),一些國家將在幾天內耗盡彈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約官員則告訴路透社,北約剛剛完成了對剩余彈藥庫存的特別調查。
這位官員說:“我們設定的北約(彈藥目標),每個盟國都有一個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在俄烏沖突前)大部分都沒有實現?!痹撓⑷耸糠Q,由于俄烏沖突,現在的庫存量甚至更低,這使得北約很可能會提高其成員國彈藥儲備的目標水平。
路透社稱,西方軍事庫存中還剩多少彈藥屬于高度機密,北約的儲備目標也是如此,每個成員國都有具體的儲備目標,這是北約最重要的秘密之一。一般來說,北約會要求每個盟國提供某些方面的軍事能力,以便在發(fā)生沖突時可以利用。
北約官員稱,目前最大的短缺是“戰(zhàn)斗決定性彈藥”,從榴彈炮使用的155毫米炮彈,到海馬斯火箭炮,以及IRIS-T和愛國者等防空系統(tǒng)的彈藥,烏克蘭軍隊都大量使用這些彈藥。
據報道,預計北約各成員國領導人將于今年7月中旬在立陶宛舉行峰會,屆時將對儲備目標作出討論和決定。而在當地時間2月14日和15日,北約各國防長就將在布魯塞爾開會討論此事。此后,數十名西方領導人還會在俄烏沖突爆發(fā)滿一年前夕,參加著名的防務會議——慕尼黑安全會議。
資料圖:“海馬斯”(HIMARS)高機動火箭炮系。圖自澎湃影像
路透社指出,在北約中,美國和法國都已經開始向防務公司施壓,要求這些企業(yè)提高產量。
據《紐約時報》1月24日報道,美國政府計劃將每月的火炮炮彈產量目標,從俄烏沖突前的1.44萬枚提高到9萬枚。根據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數據,作為烏克蘭最大的軍事捐助國,自沖突開始以來,美國已經向基輔提供了價值約300億美元的武器,包括100多萬發(fā)155毫米口徑的彈藥。
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去年7月曾命令該國的軍事承包商提出一項“戰(zhàn)爭經濟”戰(zhàn)略,以加快從子彈到榴彈炮等各種武器的生產。法國官員拒絕透露軍火產量的具體數字,但在2023年,法國訂購了價值約20億歐元的軍火,其中約11億歐元的產品將在今年交付。
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國家卻進展緩慢,比如德國。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初,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宣布了設立一項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以實現軍事現代化。然而,在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和彈藥方面,德國相較之下卻進展甚微。
即便是作為烏克蘭主要援助國之一的英國,今年1月向基輔提供30門AS90自行榴彈炮后,反對派的不安情緒也在加劇。英國主要反對黨工黨的國防政策負責人約翰·希利(John Healey)就表示,這些火炮是英國全部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但英國在援助烏克蘭之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填補這些空缺。
路透社分析稱,提高國防生產受到幾個因素的阻礙,其中包括半導體、一些原材料的全球短缺,以及難以找到足夠多的高技能工人。
另一家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則也發(fā)文警告稱,俄烏沖突給西方軍隊敲響了警鐘,在柏林墻倒塌30年后,西方發(fā)現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應對如俄烏沖突這般高強度的對抗。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事實證明,西方提供的便攜式反坦克武器、精確制導導彈和各類火炮對削弱俄軍至關重要,但基輔的“貪得無厭”正以驚人的速度“清空商店”,超出了商店“補貨能力”。
文章同樣點名德國指出,盡管北約在2014年設定了基準,為高強度戰(zhàn)斗儲備一個月的彈藥,但有些國家,比如德國,最多只有幾天的供應量。
《金融時報》還認為,俄烏沖突是一場資源之戰(zhàn),北約各國政府反映遲緩。如今,美國至少已經開始簽署合同和開支票,希望在兩年內將火炮炮彈產量擴大五倍。然而,歐洲強國卻遠遠落后,迎頭趕上的代價將是昂貴的,因為歐洲國防工業(yè)不僅分散,而且產量也非常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自行升級”F-16V戰(zhàn)力如何?臺軍斥巨資請美國人赴臺驗收
2023-02-13 22:38 -
尹錫悅:應在不阻礙韓中交流前提下考慮防疫措施
2023-02-13 21:44 三八線之南 -
土敘強震遇難人數已達3.6萬人
2023-02-13 20:38 地震 -
山上徹也將以數罪被追加起訴
2023-02-13 19:52 日本 -
卡德羅夫:有人企圖毒殺我的助手
2023-02-13 19:24 -
《黑豹2》這一情節(jié),法國防長大怒:抹黑法國士兵形象!
2023-02-13 18:20 -
菲律賓海警指責中方,外交部發(fā)布事實回應
2023-02-13 17:22 -
美國敦促公民立即離開俄羅斯
2023-02-13 17:16 -
外媒試圖就氣球事件下套,汪文斌:不要做無端的猜測和聯想
2023-02-13 16:55 中國外交 -
中美是否就氣球問題進行談判?外交部:雙方保持著必要溝通
2023-02-13 16:50 中美關系 -
“去年以來,美方高空氣球10余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
2023-02-13 16:25 觀察者頭條 -
俄外長:美長期破壞俄和原蘇聯加盟國的友好關系,使俄烏成敵人
2023-02-13 16:00 烏克蘭之殤 -
“蘇丹已完成審查,俄羅斯將在紅海建海軍基地”
2023-02-13 15:55 俄羅斯與世界 -
孫春蘭將訪問南非、希臘
2023-02-13 15:42 中國外交 -
王毅將訪問法意匈俄,并赴德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
2023-02-13 15:35 中國外交 -
俄特使:對阿塔處理國內局勢感到失望
2023-02-13 14:30 阿富汗 -
“如果我還在任,絕不會去見他”
2023-02-13 14:26 歐洲亂局 -
“不排除外星人在內的可能,稱其為不明飛行物而非氣球是有理由的”
2023-02-13 14:03 -
北約特種部隊網站“被黑”
2023-02-13 13:07 俄羅斯之聲 -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