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去年拒簽超1100名海外科研人員,“中國人占大多數(shù)”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wǎng)訊)近年來,英國政府隨美國起舞,頻頻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英兩國正常往來。
據(jù)英國《衛(wèi)報》3月15日獨家報道,2022年有多達1100余名科研人員被英國政府拒簽,其中大多數(shù)為中國人。大規(guī)模拒簽和程序拖延令許多英國高校的科研項目陷入困境,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直言,他認為英政府此舉“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報道截圖
報道稱,在2022年,在總計5萬名簽證申請者中,多達1104人被英國外交部拒簽,包括839名研究生和265名研究學者,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而在2016年,這個數(shù)字僅為13人;2020年,也僅有128人。
英國外交部拒絕按國籍給出具體數(shù)字,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頂尖高校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被拒簽的申請者中,中國籍學者和學生占大多數(shù)。
大多數(shù)申請者被認為是計劃到英國接受研究生學位或獎學金的學生。但《衛(wèi)報》注意到,包括帝國理工學院的5名中國科學家在內的一些研究學者也沒有通過審查,最終可能不得不離開英國,盡管他們已經(jīng)在英國高校就職了數(shù)年之久。
根據(jù)《衛(wèi)報》介紹,早在2007年,英國外交部就推出了所謂的“學術技術批準計劃”(ATAS),要求來自“受移民管制”的國家、在軍民兩用研究和其他“敏感”課題上工作的人,來英前必須申請許可。
近年來,英國政府頻繁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英兩國正常往來,上述“學術技術批準計劃”于2020年擴大到所有先進常規(guī)軍事技術方面,實際上涵蓋了物理學、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大部分領域;并在2021年,將人員限制范圍擴大至普通研究學者和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3月13日,英國外交發(fā)展大臣克萊弗利在議會宣稱,為應對所謂中國構成的“系統(tǒng)性挑戰(zhàn)”及加強對中國的了解,英國將把培育政府工作人員“中國能力”的資金提高一倍,涉及普通話、中國外交、經(jīng)濟和軍事政策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英國外相克萊弗利(資料圖)
此外,根據(jù)英國高校管理者透露,除拒簽率增加外,長時間的程序拖延也導致科研項目進一步陷入困境。由24家高校組成的英國羅素大學集團稱,在對1450多名學生和教職員工調查后發(fā)現(xiàn),目前,學生簽證申請批準平均需要10周以上的時間。有些人表示曾等待時間超過6個月。
對此,一名英政府發(fā)言人回應稱,程序拖延是因為,此前兩次擴大了“學術技術批準計劃”的范圍,導致需要申請批準的海外科研人員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
多名英國頂尖學者對現(xiàn)狀感到擔憂,認為英政府的計劃將導致高校難以招募到最優(yōu)秀的海外人才。
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彼得·馬西森表示,長時間的拖延和“地毯式”的審查方式意味著這個過程“正在成為一個障礙”。他說:“研究項目被推遲了,招聘工作人員的過程也被推遲了,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英國皇家聯(lián)合軍種國防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查爾斯·帕頓表示,他對計劃本身并不反對,但批評英國政府未能清晰闡明計劃內容和對華戰(zhàn)略,包括究竟涉及了多少科學領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政策教授詹姆斯·威爾斯登表示,他理解政府在安全問題上的擔憂,但過去兩年做出的“180度大轉彎”與政府讓英國成為“科學超級大國”的雄心相悖,目前中英兩國的科學聯(lián)系“陷入了深度凍結”。
值此之際,美英澳三國正進一步推動核潛艇合作。三國領導人13日宣布,澳大利亞將從美國購買核動力潛艇,據(jù)稱該協(xié)議是出于對中國在亞太地區(qū)影響力的擔憂。
我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14日指出,美英澳發(fā)布的最新聯(lián)合聲明表明,三國為了一己地緣政治私利,完全無視國際社會關切,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方敦促三國傾聽國際社會和地區(qū)國家的呼聲,摒棄陳舊的冷戰(zhàn)零和思維和狹隘的地緣政治理念,切實履行國際義務,不要做破壞地區(qū)和世界和平穩(wěn)定的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英國- 責任編輯: 齊倩 
-
47人受傷!巴基斯坦前總理拒捕,支持者與警察沖突超10小時
2023-03-15 17:06 -
中國正推動解決巴以問題,汪文斌:中國始終是善意可靠的斡旋者
2023-03-15 16:59 中國外交 -
禁止在聯(lián)邦土地鉆探石油?拜登食言
2023-03-15 16:58 -
“金融紀律不復存在,美式資本主義正在眼前崩潰”
2023-03-15 16:41 美國經(jīng)濟 -
洪都拉斯尋求與中國建交?外交部回應
2023-03-15 16:32 中國外交 -
“美國如何解釋?是不是有難言之隱?”
2023-03-15 16:17 歐洲亂局 -
汪文斌:美國導演的所謂民主大片不是世界福音,而是動蕩禍根
2023-03-15 16:14 美國一夢 -
“中國的‘無意推翻西方’,并不意味永遠活在美國戰(zhàn)略統(tǒng)領之下”
2023-03-15 14:55 -
又是1萬人…時隔4個月,Meta再次宣布大規(guī)模裁員
2023-03-15 14:41 -
為新疆說話被疑“假帳戶”,澳學者亮真身:明年赴疆曬幸福
2023-03-15 13:53 -
女校要不要招女跨男?美國這所學校和學生吵起來了
2023-03-15 13:21 -
用非二元性別的“他們”代稱小金人,奧斯卡最佳女配被嘲了
2023-03-15 12:37 -
普京:二戰(zhàn)后德國被美國“占領”至今,從未獨立
2023-03-15 10:55 俄羅斯之聲 -
“美無人機進入俄方公開劃定區(qū)域,這是挑釁”
2023-03-15 09:56 俄羅斯之聲 -
進出口銀行與沙特國家銀行成功落地首筆貸款合作
2023-03-15 09:37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普京談向遠東輸送天然氣:與中國簽署協(xié)議后將確定管網(wǎng)路線
2023-03-15 09:14 俄羅斯之聲 -
耿爽:“中國恐懼癥”是對中國的錯誤認知、戰(zhàn)略誤判和政治操弄
2023-03-15 09:05 -
洪都拉斯總統(tǒng):尋求與中國建交
2023-03-15 08:54 拉美左翼 -
朝鮮宣布試射彈道導彈
2023-03-15 06:56 半島火箭 -
美國俄亥俄州就“毒火車”脫軌事故起訴諾??四戏焦?/a>
2023-03-15 06:56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