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沙野:我們提出和平主張,但無法強迫沖突各方接受
最后更新: 2024-05-08 21:42:24編輯:法國有些人就是將維護美國利益置于維護本國利益之上。您說有些人不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意味著什么,我認為他們其實很清楚自己維護的首先是外國利益。我是愛國者,這令我憤怒。
5月15日至28日,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前中國駐俄大使李輝訪歐,介紹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方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此訪成果如何?我注意到,俄外長拉夫羅夫持悲觀態(tài)度,他說:“目前看這些主張難以推進”。您對此如何看?
盧大使:李輝大使對歐洲國家的訪問是為了介紹中國的和平方案,推動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在內(nèi)的危機當事方開展和談,這些國家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方。但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接受中國的和平主張,因為戰(zhàn)場形勢并不有利。戰(zhàn)事持續(xù)延宕,并且烏克蘭身后的美國和北約并不希望戰(zhàn)爭結束。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美國和北約仍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甚至包括F16戰(zhàn)機在內(nèi)的進攻型武器和尖端武器,這是想讓局勢升級?
當然,西方國家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他們認為戰(zhàn)爭是俄羅斯發(fā)起,俄是侵略方,只有俄軍隊從烏克蘭撤出才能實現(xiàn)和平。但對另一方來說,戰(zhàn)爭是北約東擴引發(fā)的,北約5輪東擴將其防線向俄推進近1000公里,對俄構成重大戰(zhàn)略安全威脅。各方對沖突的根源各執(zhí)一詞。同時,俄烏之間還有復雜的歷史問題。不應糾纏于這些短期內(nèi)復雜難解的問題,能否先實現(xiàn)停火、回到談判桌上來呢?但北約和西方國家不這樣認為,他們堅持俄從烏撤軍后才能談判。而俄方要求則完全相反。中國不是危機當事方,戰(zhàn)事延宕不是中國的責任。我們提出和平主張,但無法強迫相關方接受我們的主張。我們能做的,就是推動實現(xiàn)和談,推動政治解決。
編輯:大使先生,我想談談您此前接受的LCI電視新聞臺的對話。我看了對話直播,我是一名律師,長期從事國際法專業(yè)。我認為,那些被您寬厚相待的人自己心里很清楚,他們是在對您發(fā)起一場惡意的論戰(zhàn)。
您所闡述的是,蘇聯(lián)解體是一個重大的“元史學”事件:舊的沙皇帝國被布爾什維克接管,而后者最終又解體。如果有一場國際會議來界定和明確各自的邊界,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邊界等問題,當然也不會有今天的烏克蘭危機。您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或許也對這場國際會議的缺失感到遺憾,但這并非否認有關國家的主權,因為中國在蘇聯(lián)解體后馬上承認了這些國家。這場論戰(zhàn)是相當不光彩的。2022年2月24日前,俄羅斯曾提議在歐洲召開一場國際安全會議。這本是為了討論、辯論、避免妥協(xié)可以做的最起碼的事情。但不幸的是,大使您說的對,今天實現(xiàn)和平的手段相當有限。我們只能希望情況會有所改變。
接下來我想聊聊非洲。您在那里度過了職業(y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法國與法語非洲有著特殊關系,但卻逐漸被擠出這些國家:馬里、中非、布基納法索……而中國被描述成一個進軍非洲、取代法國人的“新帝國主義者”。瓦格納也受到同樣的指責。您如何看非洲及其發(fā)展前景?
盧大使:在回答關于非洲的問題之前,我想先談談不久前的輿論風波。在我看來,LCI電視臺編輯挑起這場論戰(zhàn)是非常不公道的。我接受電視對話,表達觀點不應受到限制,何況我也不是胡編亂造。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可以討論,沒必要對我發(fā)起攻擊。對話的第二天,他們就在同一檔節(jié)目中找來一些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來批判我、譴責我。這很不厚道,不是嗎?他們已經(jīng)違反了新聞職業(yè)道德。
我們可以討論歷史問題,討論蘇聯(lián)解體,討論史實。蘇聯(lián)憲法中有一條是關于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lián)的,但還有其他條款規(guī)定蘇聯(lián)主權優(yōu)先于加盟共和國主權。如果我的問題能引起人們對歷史研究的興趣,這不很好嗎?此外,我的個人觀點并不妨礙中國政府與這些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保持官方關系。中國是蘇聯(lián)解體后最早與這些前加盟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我說的話與中國官方外交政策并不抵觸。有些人小題大做了。
編輯:那些人心懷惡意。遺憾的是,法媒往往如此。您在對話中還提到克里米亞。從法律上看,蘇聯(lián)解體后,克里米亞宣布獨立,但被烏克蘭吞并,隨后克里米亞經(jīng)過商議再次宣布獨立。在簽署承認烏克蘭邊界、使烏同意放棄核武器的《布達佩斯備忘錄》時,克里米亞還不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但兩個月后,第二次獨立宣言被克里米亞人自己廢除了。我想說,克里米亞問題確實存在。我們不妨坐下來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但遺憾的是,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將俄羅斯視為新的霸權國家。在這樣的國際體系中,美國仍以全球霸主自居,期待霸權永續(xù)。
盧大使:我認為這場論戰(zhàn)的關鍵不在于我說的對錯與否,而在于在電視公開辯論中是否有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應該得到保證。特別是在國際問題上,不同觀點交鋒并不可怕。比如對于烏克蘭危機,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觀點相左,但沒有一個法官來判定孰是孰非。西方國家大談特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此前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恰恰相反,甚至今天在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問題上,他們的立場也是相反的。他們對此怎么解釋?可以討論,但不能無端指責別人。
關于非洲問題,中國為幫助非洲國家發(fā)展做了很多事情,如修建基礎設施,這是發(fā)展之基,能夠改善投資環(huán)境。2000年以來,中國已在非修建了大約100個港口、1000座橋梁、1萬公里鐵路、10萬公里公路,以及大量醫(yī)院和學校。
非洲國家沒有錢修建這些基礎設施,中國借錢給他們,這很正常,不是嗎?那么怎么還呢?中國說,我們把錢借給你們,你們不用急著還錢,而是之后用我們購買自然資源的錢來還。這就如同允許非洲國家賒賬。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指責我們?yōu)榉侵迖以O置“債務陷阱”。許多非洲國家都有債務,但中國只占其外債的10%,最多15%,其余都是欠西方國家多邊金融機構和私人商業(yè)債權人的債務。造成非洲債務危機的不是中國。但現(xiàn)在西方國家說中國應該對非洲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負責。這是不公平的。
此外,中國的所作所為與殖民國家此前在非洲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過去,西方殖民國家來到非洲就是為了掠奪財富,促進發(fā)展的事情一件沒做。近兩百年來,他們在非洲留下了什么?非洲國家依然貧窮。而中國在短短幾十年里就援建了很多新的基礎設施。比如在肯尼亞,中國援建了一條400多公里的鐵路,拉動該國經(jīng)濟增長1.5個百分點,創(chuàng)造約4萬個就業(yè)機會,縮短了首都內(nèi)羅畢和港口城市蒙巴薩之間的交通時間,提高了運輸效率。這只是一個小例子。因此,中國不是“新帝國主義者”,而是非洲國家的忠實朋友和伙伴。否則為什么非洲國家不相信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指責呢?
- 責任編輯: 范維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yè)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
泰國新衛(wèi)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zhàn)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nóng)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中塞簽署聯(lián)合聲明
2024-05-08 18:40 中國外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lián)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16:18 中國外交 -
“黑手黨式恐嚇”,美議員向國際刑事法院發(fā)威脅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大廈前廣場 出席武契奇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認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證,與恐襲無關
2024-05-08 16:04 巴鐵 -
習近平將出席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5:54 中國外交 -
中方將公布與菲軍方的通話錄音?外交部表態(tài)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勢 -
-
美國將承認越南“市場經(jīng)濟”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