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出口份額在歐盟市場迎頭趕上德國,德媒:尤具爆炸性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08-16 11:51:50(觀察者網訊)路透社15日報道說,在歐盟市場上,中國制造商正越來越多地向德國制造商發(fā)起沖擊,尤其是在德國處于領先地位的先進工業(yè)產品領域,德國《商報》將這一發(fā)現描述為“尤具爆炸性”。
據報道,德國經濟研究所(IW)15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僅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制造”在許多歐盟進口產品中所占份額的增長幅度就與2000年至2010年整個前十年相當,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高。路透社稱,這一點在精密工業(yè)產品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而這正是德國迄今為止的“強項”。
這份報告也引起了德媒的注意。德國《商報》15日寫道:“尤其具有爆炸性的是:我們談論的不是紡織品或防護面具等易于生產的產品,而是更為復雜的商品。IW的分析表明,特別是在機械或汽車等高價值工業(yè)產品方面,中國企業(yè)在歐盟國家進口中所占的份額增加了,而德國公司所占的份額卻縮小了。”
報道引述報告中的數據提到,2000年,歐盟在上述領域的進口產品中有2.5%來自中國,而到2022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13%。與此同時,“德國制造”的份額從17.7%下降到15.5%,“從很多角度看,中國份額的增長和德國份額的下降往往是同步的”。
具體而言,在機械工程產品方面,2010年,中國企業(yè)在歐盟進口中所占份額仍為6.8%,而去年已達到11.4%。同期,德國機械制造商在歐盟進口中所占份額從22.6%降至20.5%。根據該報告的結論,化工產品方面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
青島港資料圖 圖片來源:德媒
報告作者、IW全球和區(qū)域市場研究部主管于爾根·馬特斯(Juergen Matthes)稱,盡管報告未對個中因果關系進行研究,但“這一發(fā)現有力地表明,中國在其歐盟本土市場和傳統強勢領域與德國經濟的競爭日趨激烈”,“鑒于能源變革的挑戰(zhàn)和德國競爭力的問題,這些發(fā)現令人擔憂”。
《商報》則指出,這種發(fā)展態(tài)勢已出現多年,也有其他分析證實了這一趨勢。報道援引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日前的一份研究說,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額增加了11個百分點以上,達到約15%,而德國經濟所占份額卻幾乎停滯在約8%。
馬特斯認為,德國出口份額在歐洲市場下滑的原因之一在于德國企業(yè)的能源成本增加。路透社提到,在經歷了多年增長之后,德國經濟在今年5月陷入衰退,出口受到供應鏈困境、通貨膨脹和俄烏沖突后能源成本上升的打擊。“德國企業(yè)一直不得不為此而掙扎,但成本劣勢已大大增加,尤其是在能源領域。”馬特斯說。
專家預計,德國企業(yè)在出口市場上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分析稱,中國政府未來將繼續(xù)把重點放在促出口上,他“毫不懷疑”來自“中國制造”出口的壓力在未來兩年將繼續(xù)增加,“中國的出口份額上升而德國的出口份額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馬特斯還指出,不僅在制造方面,在技術方面中國也正迎頭趕上,中國企業(yè)在創(chuàng)新產品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強。他提到中國2015年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該戰(zhàn)略旨在使中國成為關鍵技術的領導者。
《商報》稱,觀察家們認為,汽車市場可能是中國制造商的“下一個目標”。據伯恩斯坦銀行分析師尤妮斯·李(Eunice Lee)估計,中國企業(yè)已經具備年產約4000萬輛電動汽車的能力,中國國內本身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僅為2000萬至2500萬輛。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15日援引穆迪的一份報告說,到2023年底,中國有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報道說,中國的鋰供應量占全球鋰供應量的一半以上,這使得中國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生產成本方面具有優(yōu)勢。
盡管與德國相比,中國汽車在歐盟進口中所占的份額仍然很小,但根據IW的數據,中國汽車制造商已有明顯的追趕之勢。2000年,中國在歐盟汽車進口中所占的份額還只有0.1%,而到2022年,這一份額已經達到3.5%。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楊蓉 
-
白俄羅斯防長:未來與北約直接沖突的可能性“非常明顯”
2023-08-16 11:13 -
“金磚國家建共同貨幣有點難,但想削弱美元可以先這么做…”
2023-08-16 09:56 金磚國家 -
涉嫌推翻佐治亞州選舉結果,特朗普第四次遭到起訴
2023-08-16 09:25 特朗普 -
朝鮮:對美軍太失望,他想投朝
2023-08-16 09:01 朝鮮現狀 -
朝鮮譴責美國:卑鄙的“人權”騷動侵犯主權
2023-08-16 07:47 朝鮮現狀 -
恐怖組織公開呼吁襲擊瑞典,我使館發(fā)安全提醒
2023-08-16 07:26 歐洲亂局 -
高級指揮官遭扣押,利比亞首都武裝沖突已致27死
2023-08-16 07:23 非洲之窗 -
賴清德散布“臺獨”言論,駐美使館回應
2023-08-16 07:17 臺灣 -
我使館:受蠱惑港人抵英后生計窘迫,備受歧視
2023-08-16 07:05 觀察者頭條 -
李尚福:妄圖“以臺制華”必將以失敗告終
2023-08-15 23:09 臺灣 -
耶倫回憶訪華:蘑菇好吃....
2023-08-15 22:45 中美關系 -
拉夫羅夫:西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極端虛偽”
2023-08-15 22:40 俄羅斯之聲 -
中印第十九輪軍長級會談:圍繞解決邊界西段剩余問題展開溝通
2023-08-15 22:28 龍象之間 -
兩架俄戰(zhàn)略轟炸機在日本海上空飛行超6小時
2023-08-15 21:39 俄羅斯之聲 -
德國極右政客自稱遭移民襲擊:他一拳打過來,還大喊“該死的納粹”
2023-08-15 21:11 德意志 -
日本二季度GDP同比增2%,個人消費環(huán)比降0.5%
2023-08-15 20:56 日本 -
莫迪打包票:印度經濟五年內將趕超日德,成為世界第三
2023-08-15 19:30 龍象之間 -
韓政府回應日本領導層參拜靖國神社:深表失望遺憾
2023-08-15 18:49 三八線之南 -
打不通中方電話,美軍副司令無能狂怒:中國軍隊太“傲慢”了!
2023-08-15 18:38 -
外交部:支持古巴舉辦“77國集團和中國”哈瓦那峰會
2023-08-15 16:03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