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遇電腦故障,數(shù)據(jù)無法發(fā)回地球
最后更新: 2023-12-15 15:43:27(觀察者網訊)美國“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航天器,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已有240億公里。但在最近,這個在太空中航行了46年的探測器出現(xiàn)故障,與地球的通信遭遇了困難。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13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透露,“旅行者1號”上個月出現(xiàn)計算機故障,無法將收集的信息正確地傳回地球。NASA技術團隊正在收集有關問題原因的更多信息,將采取進一步的糾正措施。
報道稱,“旅行者1號”有三臺機載計算機,其中包括一個飛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可以將科學儀器收集的信息和反映探測器自身情況的工程數(shù)據(jù)通過二進制代碼發(fā)回地球。但從11月14日開始,“旅行者1號”不斷發(fā)送重復的“1”和“0”代碼,就像是陷入了“死循環(huán)”。
在這樣的情況下,盡管“旅行者1號”依然可以接收并執(zhí)行地面控制中心發(fā)送的指令,卻無法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發(fā)回地球。
“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藝術圖像 圖源:NASA
NASA表示,“旅行者1號”任務團隊已經向探測器發(fā)送了重啟飛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的指令,但探測器還沒有發(fā)回任何可用的數(shù)據(jù)。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媒體關系專家卡拉·科菲爾德(Calla Cofield)告訴CNN,NASA工程師正在嘗試收集有關問題原因的更多信息,以確定下一步可能采取的糾正措施,整個過程可能要耗費數(shù)周時間。
科菲爾德表示,此次通信故障似乎與“旅行者1號”最近幾年遭遇的其他故障無關,上一次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故障發(fā)生在1981年。任務團隊成員現(xiàn)在只能參考幾十年前編寫的技術手冊,但這無法解決航天器因為老化而帶來的新問題。
由于“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有240億公里之遠,從地球發(fā)出的指令需要22.5小時才能到達探測器,任務團隊每次發(fā)出指令后需要等待45小時才能收到回應。CNN稱,NASA專家希望在發(fā)送后續(xù)指令前考慮所有潛在的問題,確保探測器的運行不會受到“意想不到的影響”。
“旅行者1號”于1977年9月5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升空?!奥眯姓?號”在1979年近距離“訪問”了木星,在1980年飛越土星。此后,“旅行者1號”開始朝著太陽系邊緣前進,并在2012年成為首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航天器。
它的同伴“旅行者2號”(Voyager 2)也已在2018年進入星際空間,距離地球200億公里?!奥眯姓?號”于1977年8月20日發(fā)射升空,是目前唯一飛掠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器。
在四十多年的太空旅行中,兩個探測器都曾遭遇過意想不到的問題和通信故障。今年7月21日,由于地面控制人員發(fā)送的指令出現(xiàn)差錯,“旅行者2號”指向地球的天線偏離2度,導致其無法與地球正常通信。8月4日,NASA通過“深空網絡”設施重新發(fā)送指令,要求“旅行者2號”對地定向并反饋操作成功的遙測信息,最終在失聯(lián)兩周后恢復了通信。
科菲爾德對CNN表示,“旅行者”探測器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的使命,比歷史上任何其他航天器都要長,“所以,即使工程團隊正努力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我們也預料到可能出現(xiàn)各種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NASA-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差點又搭進去兩名美軍…
2023-12-15 15:14 -
“時隔31年,韓國對華貿易重現(xiàn)赤字”
2023-12-15 14:00 三八線之南 -
最新民調:巴民眾贊同襲擊,以民眾支持繼續(xù)戰(zhàn)爭
2023-12-15 11:51 巴以恩仇錄 -
不給以色列,這些槍美國扣下了
2023-12-15 11:44 巴以恩仇錄 -
“美國告訴以色列:近期就降低戰(zhàn)爭強度”
2023-12-15 11:28 巴以恩仇錄 -
一艘貨輪在也門附近失聯(lián),與伊朗有關?
2023-12-15 11:22 巴以恩仇錄 -
“反常操作”,歐盟“繞過”匈牙利通過
2023-12-15 10:14 觀察者頭條 -
開放僅數(shù)小時,芬俄邊境又關了…
2023-12-15 09:58 -
芬蘭將與美國簽署防務協(xié)議,向美軍開放15處設施
2023-12-15 09:37 -
菲軍總參謀長登仁愛礁“坐灘”軍艦,中方嚴正交涉
2023-12-15 09:14 南海局勢 -
中方:摒棄“雙標”幫助阿富汗反恐,及時調整制裁
2023-12-15 07:18 中國外交 -
卡梅倫指責港警通緝5名外逃反中亂港分子,我使館:堅決反對
2023-12-15 06:52 香港 -
日本偏袒菲律賓,中方嚴正交涉
2023-12-15 06:42 南海局勢 -
怒斥“以色列將遭到真主的懲罰”后,他突發(fā)心臟病倒地搶救無效身亡
2023-12-14 23:12 -
以色列有意減少加沙平民傷亡?美情報部門的這一發(fā)現(xiàn)“打臉”
2023-12-14 22:16 -
“不,提問機會先給新華社,之后再給美媒”
2023-12-14 21:25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搖人”欲組建特遣部隊:澳已受邀,伊朗發(fā)出警告
2023-12-14 20:29 -
中越關系進入新階段,接下來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2023-12-14 20:03 中國外交 -
普京:每天有1500人志愿入伍,不需要第二波動員
2023-12-14 19:12 俄羅斯之聲 -
中菲合作遣返180名在菲從事離岸博彩中國公民
2023-12-14 18:50 打擊網絡詐騙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3“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