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曝強征勞工案二審敗訴后已繳6000萬韓元保證金,日立造船被批“背叛國家”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
上周,韓國最高法院就二戰(zhàn)期間強征勞工索賠案做出終審判決,要求日立造船等日企按照二審原判支付賠償,此后日媒曝出日立造船早在2019年二審敗訴后便向韓國最高法院交存了6000萬韓元(約合32.5萬元人民幣)保證金。
香港《南華早報》1月4日稱,日立造船因此被日本右派人士批評“背叛國家”。日媒分析稱,如果原告方接受日企賠償的方針得到認可,將與1965年《韓日請求權協(xié)定》中補償問題已經解決的日本政府立場相反,可能對日立造船方面造成輿論負擔。
2023年12月28日,韓國大法院作出原告勝訴裁決后,原告方走出法庭歡呼。圖片來源:韓聯社
據韓聯社報道,上月28日,韓國最高法院(大法院)就二戰(zhàn)擄日韓籍勞工遺屬針對三菱重工和日立造船株式會社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終審裁決,維持原判,判處日企向受害者每人支付5000萬韓元到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至82萬元)的賠償。
日本共同社稱,在韓國最高法院已經做出終審判決的同類訴訟中,勒令另兩家日企三菱重工和日本制鐵(原新日鐵住金)賠償的終審判決已確定,此次是首次涉及日立造船。
據《南華早報》介紹,日立造船成立于1881年,在二戰(zhàn)以前以及二戰(zhàn)期間為日本軍方建造了各種船只,包括掃雷艇、登陸艇和運輸潛艇等。在此案中,原告李某等人1944年9月起被強征到日立造船的大阪工廠當苦力,2015年提起索賠訴訟,在一審和二審中均獲部分勝訴。
1月4日,據日本《讀賣新聞》披露,在2019年二審敗訴后,為避免其在韓國的資產被扣押,日立造船已經“立即”向韓國最高法院交存了6000萬韓元(約合32.5萬元人民幣)的保證金。這一數字高于當時韓國最高法院判處的5000萬韓元(約合27萬元人民幣)賠償金額。
原告方律師表示,原告已表達了領取這筆款項的意向,并計劃盡快完成手續(xù)?!冻招侣劇返热彰秸J為,如果原告收到了這筆款項,將有悖于日本政府在1965年《韓日請求權協(xié)定》中提出的“賠償問題已得到徹底和最終解決”的立場。
韓方統(tǒng)計顯示,日本1910年至1945年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朝鮮半島期間,以誘騙、脅迫等方式強征多達78萬人到日本本土或日占區(qū)從事勞役。他們飽受非人待遇,不少人被折磨致死。
日本政府一貫辯稱,根據旨在實現兩國外交關系正常化的1965年《韓日請求權協(xié)定》,與殖民統(tǒng)治相關的賠償問題已經“完全且最終”解決。韓國大法院2012年認定,韓國公民依然有個人請求權、即索賠權。
日本右傾學者、福井縣立大學教授島田洋一曾長期擔任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顧問。他告訴《南華早報》,在韓國大法院作出初步裁決后,一些日企曾考慮向韓國原告支付賠償金,以避免其在韓資產被沒收清算,但日本政府出面說服他們抵制了這一要求。
島田洋一批評稱,如今日立造船似乎打破了這種“團結”,這種“背叛”令他深感遺憾?!叭樟⒃齑坪踹`背了政府的指示,這對其他公司來說只能是壞事,因為這是一個對他們的案件不利的先例?!彼f,“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日立造船就是在背叛國家、政府和其他公司。”
據報道,島田洋一還抱怨,韓國大法院擠滿了由前總統(tǒng)文在寅任命的左傾法官。他進一步揚言,如果日本企業(yè)被勒令出售資產以支付賠償,那么日本政府“將別無選擇,只能通過對韓國實施一些制裁來進行報復”。
對于韓方的終審判決,日立造船此前回應表示,該判決違反了《韓日請求權協(xié)定》,對此深表遺憾,今后將根據日本政府的應對情況等進行適當的應對。至于今后具體程序,日立造船拒絕置評。韓國原告律師則指出,即使日立造船向法院申請回收委托金,也需征得原告的同意,因此原告方面得到委托金的可能性很大。
在韓國,對于判決的反應則更為積極。韓國金大中和平基金會董事會成員金尚宇(Kim Sang-woo)稱這是向前邁出的積極一步,“很高興聽到法院在這些案件中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是迫于本國政府或其他國家政府的壓力做出決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楊蓉 
-
緬甸炮彈落入云南爆炸,我外交部:強烈不滿,已嚴正交涉
2024-01-04 22:27 緬甸局勢 -
日本石川縣遇難者升至84人,另有179人失聯
2024-01-04 21:50 地震 -
將被引渡至美國,他向印度法院求救被拒:不會干預
2024-01-04 20:36 印度驚奇 -
遭遇45年來最慘重恐襲,這次伊朗會不會被拖下水?
2024-01-04 20:20 伊朗局勢 -
他回應被比亞迪超越:特斯拉其實不是汽車公司
2024-01-04 19:51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向伊朗總統(tǒng)萊希致慰問電
2024-01-04 18:22 中國外交 -
俄烏沖突下,歐洲把美國買成了“全球第一”
2024-01-04 17:39 美國一夢 -
中國軍方在南海例行巡航,外交部回應
2024-01-04 17:09 南海局勢 -
多名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時遭盤查,外交部回應
2024-01-04 16:41 中美關系 -
中方為什么沒有發(fā)聲譴責胡塞武裝?外交部回應
2024-01-04 15:57 巴以恩仇錄 -
-
李在明左側頸內靜脈60%被切斷
2024-01-04 15:28 -
-
“我在國會聽證會上陷入了精心設計的陷阱”
2024-01-04 14:54 -
我使館:沒有中國公民在伊朗恐襲事件中受傷
2024-01-04 14:03 伊朗局勢 -
“華為鴻蒙今年將擊敗蘋果iOS,成為中國第二”
2024-01-04 13:38 華為 -
他竟教尼赫魯做事:在和中國打交道時,應該…
2024-01-04 10:58 龍象之間 -
米萊政府喊話英國:談談歸還馬島?
2024-01-04 10:50 -
“美好的一天”,俄烏開戰(zhàn)以來最大規(guī)模戰(zhàn)俘交換
2024-01-04 09:16 -
多國譴責,伊朗誓言復仇,誰干的?
2024-01-04 08:45 伊朗局勢
相關推薦 -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279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4“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7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