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擬向美國采購至多100億美元軍備,“特朗普不會‘出賣’我們”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楊穎超認為,即使配合美國需求,成果也無法“外溢”到“保障臺灣安全”。他表示,由于美國國力不如往昔,在近期對外事務的處理上,特朗普更注重“因勢利導”,即讓美國利益最大化,這往往意味著犧牲更弱方的利益,像是最近烏克蘭就被排除在美俄和談之外。他分析,美方網站修改什么內容不重要,“這恐怕只是美國務院放出的外交迷霧,讓人看不清特朗普對待弱方的真實想法”。
在臺灣時政評論員王炳忠看來,特朗普此舉意在低成本“做大”臺灣牌,“對大陸毫發(fā)無損,卻已足夠逼臺灣‘感恩戴德’加緊納貢”。他17日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準備和中國大陸談判的起手式,‘臺灣牌’成了特朗普拿來交易的籌碼,也就是臺灣已上了人家中美談判的‘菜單’,這對臺獨會是好事?”
王炳忠補充,前任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務院網站也曾修改涉臺表述,但下個月就又改了回去,“至于新增的那段文字,才是大有玄機,說是要‘兩岸人民都接受的方式’來處理臺灣問題,這不正好打臉臺灣不分藍綠的政客都愛說的‘臺灣前途由臺灣人決定’?”
“臺灣對美依賴越重,美方要價就越多”
就在特朗普威脅對臺灣芯片征稅之后,臺當局經濟部門上周派代表團訪問華盛頓,試圖與特朗普的核心圈子建立聯系。但據三名知情的美國官員向美國《紐約時報》透露,這一努力到目前為止收效甚微,臺當局同特朗普政府的互動很有限。有美國前情報官員認為,此前“挺臺”的一些美國政客并未進入特朗普新內閣,這很能說明問題,表明臺灣在某些方面押錯了寶。
作為對特朗普威脅的回應,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賴清德14日還召開安全高層會議,稱新一年將優(yōu)先推動以下三大工作:提高防務預算,讓其達到生產總值(GDP)的3%以上;持續(xù)推動安全法制改革,應對大陸的“統(tǒng)戰(zhàn)”;以及與盟友合力打造所謂“全球民主供應鏈”,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伙伴倡議”。
這一表態(tài)很快引發(fā)擔憂。“賴清德所謂的三大應對策略,究竟是保護臺灣的堅實防盾,還是不得不繳納的保護費?”聯合新聞網14日發(fā)表社論質疑,在“不對稱作戰(zhàn)”成為主流的今日,臺灣一味增加硬件投入,且不見得買得到想要的軍備,是否真能有效提升臺灣的防御能力。
“此舉是否會加劇臺灣對美軍事裝備的依賴,進一步喪失自主性?”聯合新聞網寫道,“面對美方的予取予求,3%恐怕還不見得能讓特朗普滿意,何況按照之前美方的主張是希望臺灣將國防預算拉高到占GDP的5%?!?
按照臺灣政治大學財稅系教授陳國梁的計算,如果防務預算要達到GDP的3%,即約7500億元新臺幣,就要再增加1000多億元新臺幣。陳國梁14日分析,這勢必排擠其他施政資源,產生副作用,且無法創(chuàng)造對內經濟效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警示,臺灣防務預算“未來會逐年上升,這是可怕之處”。
“人民應該反思賴政府作為是否符合臺灣利益。臺灣固然必須跟美國談,但要認清的是,我們對美依賴越重,他們的要價就越多?!睏罘f超警示道。臺灣《中國時報》此前分析,臺灣要促進兩岸民間的“善意累積”,才更有底氣與特朗普談判。楊穎超也認為,臺當局在對美談判前,先與大陸達成一定程度的交流,才是有立竿見影效果的布局,“問題是,民進黨政府愿意這么做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楊蓉 
-
“中國這波軟實力大增!但…”
2025-02-18 13:36 人工智能 -
“美隊”闖使館,是尹錫悅派強扯中國的損招?
2025-02-18 12:05 三八線之南 -
中俄投棄權票,中方解釋原因
2025-02-18 11:45 -
“特朗普搞突襲,歐洲接不住招”
2025-02-18 11:2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為增加軍費,英國多部門將砍預算”
2025-02-18 10:39 不列顛 -
歐美產業(yè)鏈為何轉移到中國而不是印度?
2025-02-18 10:13 -
歐美公司發(fā)愁:把鈾都賣給中俄了,我們快沒的用了
2025-02-18 10:09 能源戰(zhàn)略 -
澤連斯基:不排除中國參與
2025-02-18 09:12 烏克蘭之殤 -
美俄談判今日開始,澤連斯基:沒參與、不承認
2025-02-18 08:44 烏克蘭之殤 -
波音又要延期,特朗普坐不上新“空軍一號”了
2025-02-18 08:09 航空航天 -
緬甸查獲273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員
2025-02-18 07:58 打擊網絡詐騙 -
歐洲領導人緊急會議前,特朗普與馬克龍通話
2025-02-18 07:41 烏克蘭之殤 -
合作打擊網賭電詐犯罪,中泰雙方深入溝通
2025-02-18 07:09 打擊網絡詐騙 -
中國向加沙地帶提供新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2025-02-18 06:57 巴以恩仇錄 -
王星案之后,打擊妙瓦底電詐進展如何?透過時間線看最新情況
2025-02-18 06:51 打擊網絡詐騙 -
中方:樂見一切致力于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啟動和談共識
2025-02-18 06:42 烏克蘭之殤 -
加拿大多倫多一客機著陸時發(fā)生事故,機身翻覆現場升起濃煙
2025-02-18 06:41 航空航天 -
伊朗外長:不會在威脅下與美國談判
2025-02-18 06:40 伊朗局勢 -
緬方再拘留控制妙瓦底地區(qū)273名非法入境外國人
2025-02-17 23:02 打擊網絡詐騙 -
“如果西方能明白點啥,那就是他們對中國一無所知”
2025-02-17 22:54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5“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